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一年看,以2023年为例,浙江用电负荷最大峰谷差为3152万千瓦,年用电负荷曲线在降、稳、升的“三部曲”中,呈现出“双驼峰”特点。2月受极端寒潮天气影响,负荷上升达到年内的第一峰,夏季平均气温上升,负荷也随之快速上升并在7月达到全年最高峰。
负荷曲线背后的供需情况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的快速增长,一天中电力供需紧张和宽松的时段发生了迁移变化。例如夏季酷热天气里的13:00至15:00,空调等制冷设备密集运行,电力需求高企,但由于此时间段有大量的新能源电力产生,该时间段的供需也可能变得不那么紧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新型的负荷也进入视野,成为推动负荷曲线变化的因子之一。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飞快,截至2023年底,该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万辆,并且产销两旺,今年一季度浙江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4万辆,占整个汽车产量的40.5%,零售额增长了28.9%,占整个汽车零售额的37.9%。
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充电基础设施也加快建设步伐。截至3月底,浙江已建成公共充电站12521个、公共充电桩152493个。一季度浙江电动汽车充电电量达9.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0%。
储能发展也带来负荷之变。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浙江作为全国新型储能重要产业集群和市场业态聚集地,近年来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正在提速。据统计,2023年浙江投产新型储能装机108万千瓦,同比增长440%,其中工商业新型储能装机量约占全国总装机量的44.3%,位居全国第一。
以往提及电力,发电方与用电方,总是有着清晰的分野。而近年来,用能者成为供能者,已司空见惯。如今迅猛发展的电动汽车、储能等所带来的负荷,正是集用能与供能于一体的产销型负荷,可用电储电,也可给电网送电。目前,浙江的电动汽车、储能等最大负荷达381万千瓦,产销型负荷占比近20%。
2020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新建或改造上万个有序充电桩,累计在省内建设17座V2G(双向充放电)示范站。2023年11月,浙江首个V2B场景电动汽车充放电示范站在宁波江北区绿地中心投运。V2B,即“Vehicle to Building”——电动汽车到办公楼宇,将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应用于商业建筑楼宇。在V2B车网双向互动的应用场景中,电动汽车担当电力“搬运工”,为办公楼宇接上移动“充电宝”,统一接受充放电策略的调度,参与电网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及辅助服务。
在用电尖峰时刻,聚焦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资源,让负荷从刚性变得柔性可调可移,也是一大趋势。2023年夏季用电高峰期,浙江启动空调负荷柔性调控和移峰填谷,最大压降空调负荷152万千瓦,最大转移高峰用电负荷216万千瓦,在闪转腾挪中平缓尖峰时刻的负荷曲线。
为更好地应对“峰谷现象”,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就派上了用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负荷曲线走向。
如果峰谷分时电价时段设置长期不变,电价信号的引导效果就会逐年下降。及时调整峰谷电价时段划分,让电价机制更符合实际供需情况,从而更好地引导用户在合适的时间用电。
今年1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推出工商业峰谷分时电价新政。新政统一了工商业用户峰谷时段,分季节更精准地调整了尖、高、平、谷四个时段在日内的分布。且在春节、五一、国庆等三个假期创新设立深谷时段,电价下浮比例达80%。新政还设立了季节性峰谷浮动比例,拉大了夏冬季尖峰上浮比例及低谷下浮比例。也就是说,如今的浙江峰谷电价,峰更高、谷更深,用更大的峰谷价差引导企业参与削峰填谷。
不少企业根据电价信号调整了生产计划。从3月来看,大工业用户在0至8点低谷时段的用电量占全天用电量比重,同比增加约0.8个百分点;8至11点、13至17点两个高峰时段的日内电量占比,同比减少约1.6个百分点。
国网磐安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前往磐安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空调负荷柔性调控,对空调负荷管理设备开展现场调试和全方位巡检丨陈梦雪 摄
以浙江某钢铁企业为例,去年3月该企业尖峰电量占比9.92%,高峰电量占比32.54%,低谷电量占比57.54%。今年3月该企业调整生产时间,高峰电量占比6.39%,低谷电量占比59.32%,平段电量占比34.42%。与去年同期对比,今年3月该企业约有占比36%的电量由尖高峰时段转移至低平时段,经计算可降低用能成本约18%。
浙江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大工业用户错峰生产,帮助削减峰负荷,3月大工业用户终端销售电价下降约4%,全社会负荷最大峰谷差缩小到3094万千瓦,同比降低2.86%。
在经济金融学中,有均值回归的概念,即股票价格等社会现象、或气温降水等自然现象,无论高于或低于价值中枢(或均值)都会以很高的概率向价值中枢回归的趋势。
负荷曲线也是如此,涨落中蕴藏着大天地。
浙江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44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2%。综合宏观经济走势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今年后三季度浙江经济将延续稳定向好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增长5.5%。如遭遇连续极端天气、外来电供应不及预期、企业用电过快增长等情况,用电高峰期间还需采取临时增购省间现货等保供举措,这将相应抬高用电成本。
调整峰谷电价,除了助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推动企业节约用电成本,也能更好地在用电低谷时促进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浙江光伏最大出力1944万千瓦,甚至一度超过当日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的60%。
高低之间,也孕育出新的机遇。
进一步拉大工商业峰谷价差,使用光伏+储能的企业,在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享受更低的成本,第三方运营商还可通过峰谷价差实现盈利。
与工商业峰谷电价调整类似,根据电力供需情况、新能源消纳情况及削峰填谷需要,今年1月1日起,浙江针对向电网企业直接报装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也进行了峰谷时段和电价浮动比例的优化设置。在低谷时段多充电、高峰时段少充甚至反向送电,新能源车主参与削峰填谷,也能获益。
将不断波动的负荷曲线拉长去看,种种调整分时电价机制或运用产销型负荷的努力,也正是在拉平电力供需的曲线,使其回归至更理性的位置,在削峰降本中走向更高质量的远方。
供稿
融媒体中心 陈丽莎
感谢
财务部 营销部 经研院
营销服务中心 电动汽车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1日,当五一假期的春风拂过大地,人们纷纷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1000千伏张家口变电站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正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电力脉搏,诠释着新时代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基本情况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生了大规模停电事故,两国多个地区的电力供应中断,波及超过5000万伊比利亚半岛民众,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受到影响。此次停电覆盖西班牙本土近70%地区,持续时长从数小时至3天不等,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欧元,并引发连锁社会反应。当天,西班
4月27日,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成都市电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保障新型储能项目用地需求。对列入年度计划、独立占地的新型储能电站,优先保障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按公用设施优先安排项目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无法保障的,可利用产业园区规定
为期27天的大秦线春检宣告结束,进港煤车增多,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大秦线春检期间,环渤海港口库存不降反增,据统计,环渤海八港合计存煤2910万吨,较检修前增加了40万吨。检修期间,煤价先稳后跌。大秦线恢复后,进港煤车增多,环渤海港口继续垒库,预计煤价仍会继续下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广袤无垠的大西北,坐拥大自然赋予的丰富光照资源,昭示着无限潜力与希望。却也因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让电网稳定运行成为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在这片充满机遇与考验的土地上,科华数能以2.5MW储能变流器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灵活、可靠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宁夏、新疆多个项目中大
4月2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浙江省间电力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1.3亿千瓦时。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同时又是个经济大省。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预计今年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而这其
4月25日,江西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除了冬季之外,其他月份都将新增2小时午间深谷电价。深谷浮动比例由原平段下浮60%扩大到70%,全年高峰、平段、低谷浮动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复苏乏力与新能源装机激增交织,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电力系统提出多维挑战。出口型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导致区域用电承压,而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火电占比下滑则凸显系统调节短板。在此背景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强化跨区域协同调度、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按月依据《虚拟电厂等级评定标准》将虚拟电厂评定为A#x2B;至D档,并更新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数字能力证书内容包含主体信息、调节能力、等级评定等信息。
4月17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杭州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方案提出,当出现短时、突发性缺电情况,按照排定的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2025年全市共安排69.4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当出现连续性电源性缺电情况,全市采用A-F级有序用电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记者21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增长,光伏出力也创新高。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占当日最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的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截止2025年2月底首注地为浙江的16家售电公司连续3年未在任一行政区域开展售电业务(详见附件)。依据规定,对这些售电公司启动强制退出程序。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商规范注册入市的通知。文件明确,原在浙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为“发电企业”类型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应注册为“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应与电网企业签订负荷确认协议或并网调度协议,根据电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强化虚拟电厂运行管理。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虚拟电厂按月向电力调度机构提交可调节资源清单和变更申请,月内原则上不得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