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系统系统集成市场正文

5MWh储能系统“爆单”背后5大行业信号

2024-05-21 09:12来源:高工储能关键词:储能系统液冷储能储能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距离密集发布已经过了大半年,5MWh储能系统步入“爆单期”。

近日,晶科能源与江苏新霖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1GWh大型储能订单。该订单将覆盖江苏省范围内的多个储能项目。此次签约的是晶科全新一代蓝鲸源网侧5MWh液冷储能系统SunTera G2。

无独有偶。不久前,位于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麻山打龙沟100MW农业光伏电站项目(配备了10MW/20MWh储能系统)成功签约。此次签约的是天合储能搭配自研自产的314Ah电芯的Elementa 2柔性储能电池舱。

而5MWh+系统获得订单较早的,称得上宁德时代的EnerC Plus。去年9月,宁德时代为西澳大利亚Kwinana、Collie两个共计700MW/2800MWh项目提供950组EnerC Plus储能系统。

日前,阳光电源与Nofar Energy签署了116.5MW/230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供应协议。这是阳光电源的5MWh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在德国首次使用。

另一个体现5MWh储能系统的快速的渗透,则在于招投标市场对5MWh储能系统的青睐。

5月17日,浙江诸暨拟建100MW/200MWh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文件显示,储能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设计安装44套5MWh电池集装箱,22台变流升压一体机(变压器容量5MVA,变流器5MW),控制中心等。据悉,该储能项目建设于陶朱街道新亭路与新亭支路交叉口东南侧,建设单位诸暨世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城大有产业集团子公司。

5月14日,中国石油济柴动力发布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框架协议招标。本次采购为配套150MW/300MWh液冷储能项目,5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包含磷酸铁锂电池、1P13S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盒、汇流柜、内部电缆及附件,电池采用不低于314Ah的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预算14390万元(含税)。

从上述5MWh储能系统频频获得订单,不难发现五大行业信号

1、搭载300Ah+的5MWh与前一代搭载280Ah的3MWh+储能逐渐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迭代关系,且5MWh储能系统出现渗透加速的迹象。

行业步入关键的2024年,无论是系统还是电芯,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价的区间,而电芯、系统均出现利润微薄的迹象。这对产业链而言,降本增效逐渐上升为“刚需”,5MWh+储能系统得到较快渗透。

高能量密度、高能量效率、高安全性,以及低运维、低辅助功耗和长寿命等特点,使得5MWh储能系统在储能领域一定时期内具有极高的竞争力。

以常规项目容量100MW计算初始投资成本,大容量标准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比主流3.72MWh产品占地面积节省43%,成本节省26%。

相比主流的20尺3~4MWh储能系统,5MWh+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更大,减少了占地面积;由于采用大电芯,BMS数量相对减少,但是所需均衡电流却相对变大;EMS没有本质影响,仅仅是监控电芯数据减少。

以宁德时代“Ener系列”为例,单舱能量由现有的3.354MWh提升到了5.016MWh,能量密度提升约50%,可有效节省占地面积,降低储能电站的综合投资成本、站用电损耗以及施工费用。

提升能量密度是储能设备降本的主要途径之一。据业界专家测算,40尺的电池舱从2018年开始单舱2.5MWh提升到如今10MWh以上,储能电池舱的能量密度提升了4倍左右,直流侧设备成本也由2元/Wh左右降低到目前的0.8元/Wh左右。

2、液冷、一簇一管理、交直流一体.....5MWh储能系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简便安装和智能运维等综合考量日渐凸显,集成商壁垒越来越高。

尽管5MWh储能系统安全性提高,但基于安全的设计也在5MWh储能系统体现得较为明显。

阳光电源PowerTitan2.0单柜20尺容量达5MWh,可达10MWh,背靠背结构;首创“交直流一体化”极简结构,电池单元与PCS融于一柜,占地节省29%,百兆瓦时仅2000㎡。在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资本支出 (CAPEX) 和运营支出 (OPEX) 成本。

科华数能S³-EStation 2.0 5MWh液冷储能电池系统相较上一代,系统辅助功耗平均降低20%,能量密度提升45.35%,实现整舱温差小于3℃,pack内温差更是小于2℃,电池衰减率降低10%~15%,液冷储能电池系统寿命可达15年以上。

远景能源EnPower智慧储能系统搭载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提升至15000次,交直流一体设计,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较上一代液冷产品占地面积减少5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可降低45%。

天合储能Elementa 2搭配自研自产314Ah电芯,可降低31%的场站占地面积,实现20尺/5MWh 容量与成本的完美平衡。采用 “一簇一管理”, 使得电能吞吐量提升7%,并且可以从源头消除簇间环流带来的安全隐患。

但不容忽视,5MWh交直流一体式储能系统若遇到电芯热失控、冷却液漏液、PCS炸机等事故等,有些问题很难找出原因究竟是哪方出现问题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或是着火。

此外,5MWh交直流一体舱内需要配组串式PCS的集控模块,以及就地监控和通讯单元。还涉及箱变的集成,组串式储能系统的箱变低压侧有两台交流汇流柜,变压器、高压室开关和测控装置、自供电隔离变压器、通讯控制柜,整个箱变也属于组串式/分散式储能系统单元的一部分,基本上这部分跟PCS变流升压一体化集成技术关联性比较大。换言之,5MWh储能系统交流侧集成技术壁垒越来越高。

3、5MWh储能系统的较快渗透,带动了300Ah+电芯的规模化交付,也加快了PCS的迭代升级。5MWh系统带来的全产业升级趋势明显。

从今年的招投标迹象来看,伴随5MWh储能系统的加入渗透,300Ah+储能电芯正在迎来规模化交付。

为匹配5MWh+电池舱的应用,单机2.5MW额定功率的PCS正在2024Q1密集问世,配合5000kVA左右的变压器使用,从而提升整站的功率密度。

盛弘股份最近推出了全球首款单机2.5M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PWS1-2500KTL-H,可灵活适配直流侧600~1500V宽电压范围,和交流侧400V、630V、690V等多种电压制式,满足不同场景的接入需求。产品具备VSG(虚拟同步发电机)、PQ(有功无功控制)、VF(电压频率控制)以及黑启动等功能,兼备构网型功能。还兼容单/六支路接入方式,分簇管理,分簇控制,AI算法,具备动态簇间SOC均衡能力。

科华数能推出的S³-EStation 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包含了2.5MW液冷储能变流器等3款全新储能解决方案。其2.5MW储能变流器占地仅1.4㎡,最大效率达99.03%,单机支持40℃下110%过载运行,相比于传统风冷变流器方案,PCS功率模块寿命提升25%,同时保障了变流器具有更好的温升效果,能够在50℃环境温度下不降额运行。

禾望电气单机2.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采用单路直流输入,采用专利二相流换热技术,最高可抵御50℃极热环温,稳定运行不降额;在功能设计上,不仅PQ、VF、VSG、黑启动等功能一应俱全,还具备构网型功能,满足1.5倍10秒过载能力。

从上述单机2.5MWPCS来看,功率提升、高压化、模块化分簇管理、液冷、构网型成为PCS技术进化主要方向,将助力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4、相较上一代产品,5MWh储能系统在储能专用赛道的独特设计性越来越来越明显,也表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

相较搭载280Ah的3MWh+储能系统,5MWh储能系统专为储能赛道而设计。

从5MWh储能系统问世的背景来看,一是在行业极度内卷的2023年陆续问世;二是在“71173”这个电芯尺寸规格下,314Ah的容量等基本达到了“极限”。

从设计原理来看,其中包含了降本、安全等多种维度的考量。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在接受调研时指出,坚信5MWh集装箱和大型储能系统是未来市场的主流方向。

海外系统集成商Fluence、Powin相继发布5MWh储能系统,表现出了对此技术路线的看好。其中Powin将在2025年中期开始交付Powin Pod。

一定程度而言,5MWh储能系统获得海内外系统集成商的响应,也对应正在渗透全球储能市场。

5、随着5MWh储能系统单体规模的变大,给储能电站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要求设备商具备更综合的能力。

例如,如何设计冷却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实现整个周期更高放电,如何提升系统循环寿命,降低度电成本,如何采取消+防措施,实现整个电站安全运行。

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周俊表示,储能单体价值大,其中电芯价格波动,对系统成本影响更为显著。这对于在项目成本的精益化管控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厂商众多,不仅有电芯、PCS产商,还有众多企业跨界进入储能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我们在选供应商时,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还需要关注厂商的供应链风险控制能力,交付能力、服务能力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系统查看更多>液冷储能查看更多>储能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