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锂电新电池技术尤其全固态电池,2024年在全球热度暴涨。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微信号:weixin-gg-lb)
4月末CIBF2024期间,超20家布局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相关企业参展,展位人头攒动,样品固态电池、材料吸引国内以及日、韩、欧美人士的各色眼球。
结合近期动态与展会走访,多元应用领域对高性能电池的迫切需求,将新电池技术推至高潮,并从研发阶段向商业化过渡。
一片热闹中,固态电池作为话题中心存在两个迷思。
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电最大的应用市场,在国内外多家车企的推动下,固态电池装车在今年初见眉目。4月,上汽清淘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已搭载上汽智己,并引爆业内关于(半)固态电池“白马非马”的探讨。
“半固态电池是固态电池吗?”,这成为全固态技术发展之路的第一个迷思。
对此,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在CIBF2024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是每一种半固态技术未来都能够发展到全固态,按照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半固态是到全固态的必然发展过程。”且为填补固态电池现有的快充性能短板,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搭配了高电压整车平台,保证消费者使用体验。
这与业内更多的声音相契。展会期间高工锂电了解到,不少人认为固态电池掉入玩概念的“俗套”,而纠结于“白马非马”并不为业内所乐见,将重心放在解决产业化问题并关注应用或才是新电池技术发展热闹之下的真相。
立足应用,高性能锂电池一定是固态电池吗?这成为固态电池的第二个迷思。
锂金属电池企业SES AI似乎并不认同。SES AI曾在2012-2016期间名为SolidEnergy,经过对固态路线的摇摆,逐渐转变为SES。
SES AI创始人胡启朝表示,“电解质造成了不必要的偏见,限制了我们的创新能力。真正的圣杯应该是锂金属,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能量密度增益,固态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优越性,同时液体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缺陷,业界根据电解质的固态或液态来区分电池是不合适的”。
而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同样获得显著进展。4月25日,SES AI官方微信披露,与现代汽车·起亚签署协议,在现有联合开发协议内推进下一阶段合作,共同开发锂金属电池B样品。
根据该协议,SES AI将携手现代汽车·起亚2024年内于韩国京畿道义王市建立专门用于B样品电池开发、组装和测试的设施,这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锂金属产线之一。
全固态、锂金属负极两大高性能新电池技术代表,除了在车端应用上演产业化竞速,在另一大热领域——低空经济,有着更为有趣的演绎。
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低空经济涉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同时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坚持稳中求进,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技术创新为驱动、空域开放为保障,推动形成场景丰富多元、供给智慧高效、监管安全规范 的低空经济健康发展良好局面。
除了发改委的定调式发言,国内主要城市自2023年起广泛出台扶持规划,至今,北京、重庆、苏州、合肥、广州、深圳、珠海、芜湖、成都、福州、武汉已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实施方案、行动计划以及产业具体支持措施。
主要航空器eVTOL已在全球涌现“首飞”“首个商业eVTOL服务计划区”“首张eVTOL-TC(适航证)”等系列0-1的突破。并且,就在5月,中国多款eVTOL在全球各国完成试飞。
5月6日,亿航智能宣布其载人eVTOL EH216-S完成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首次载人飞行演示。
5月7日,峰飞航空科技的消息,今年3月在中国民航局取得TC的峰飞航空科技2吨级非载人eVTOL凯瑞鸥也在阿联酋完成首飞。动力电池作为eVTOL能源系统关键技术支撑,受到eVTOL企业集中关注。亿航智能就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动力电池供应链做布局。目前,亿航智能已与国轩高科、巨湾技研进行eVTOL电池方案的合作,并作为资方参与了锂金属电池企业欣界能源PreA+轮融资。
有趣的是,从电池角度看,全固态电池与锂金属电池或在eVTOL应用道路上“相遇”。高工锂电CIBF2024期间走访了解到,目前,产业距离兼具长寿命、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仍有一段路要走,但面对多元应用场景,各企业正尝试立足单一性能,实现电池的全固态形态。对于eVTOL垂直起降的高倍率放电、与轻量化要求,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选择上将优选考虑锂金属负极。
专注于锂金属电池的企业的进展似乎更快。
盟维科技锂金属电池METARY系列已经在多种无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得到验证。
欣界能源,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首款产品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并与顶尖eVTOL生产商合作验证。
SES AI在2023年末的SES Battery World上披露SES Cares项目,其A样品锂金属电池已搭载无人机进行实飞。
无论全固态技术还是锂金属负极,最终目标仍为下一阶段高性能锂电池。为实现这一目标,锂电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拥抱AI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下一代锂电技术趋势。
锂电头部企业试水AI用于电池、材料等研发在业内已不是秘密,甚至全球已在AI锂电应用上走得更远。
今年2月,优美科与微软正式签订协议,利用AI作为促进和加速其电动汽车电池材料技术研究的手段。电池材料人工智能平台将利用微软的Azure OpenAI服务,并通过大量未发布的特定科学人工智能模型进行扩展。该平台将在优美科专有环境中运行,并完全保障知识产权。
SES正在使用深度学习软件进行研究,同时推进与学术界的科研团队合作,合作探索用专业工具开发电池。
胡启朝认为,AI将在锂金属电池以及新电池开发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帮助科学家摒弃人的主观与习惯,打开创新空间、提高试错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什么下一阶段锂电技术发展需要AI?胡启朝的观点是,对于电池材料体系,创新对锂电池性能空间起决定性影响,但颠覆性的材料创新越来越少。
“电解液与正负极材料界面反应很难搞清楚,我们所认为的正确可能指向错误的方向。人的经验认知局限了锂电池的发展进程,过去30年电解质的溶剂总共就20种左右,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AI打破经验上的局限,用算力加速迭代进程。”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等在内业内专家及领袖的共同判断都是,未来,要基于AI大模型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电池设计、电池制造、电池管理、电池回收过程的智能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鹿山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可用于液态/半固态/固态锂电池中硅基负极极片的粘接。已通过3C电子客户的系统性验证,能够有效提升硅碳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与电池续航,已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已完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小试验证,目
4月24日,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5日,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省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343亿元。可以说,新公司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4月29日,江都经济开发区246MW/492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中标公示,江苏威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59000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1.199元/Wh。项目招标人为扬州市江都区江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本项目拟利用江都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现有场地建设储能电站,规划安装容量为246MW/492MWh。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新疆立新能源三塘湖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规模+80万千瓦风电项目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据项目开标记录显示,共22家企业参与报价,报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4月28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青浦区分会场活动在青浦区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行,以“青天揽星河浦江共逐梦”为主题,聚焦商业航天、空间信息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汇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共绘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新图景。活动中,四个标志性项目集中签约。“一电航空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聚焦无人机系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汇聚全球8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展览规模突破20万平方米,成为储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飞毛腿能源科技携多款创新产品参展,与行业同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