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招致了众多分析解释。
电气化,即在建筑、工业和交通领域从直接使用燃料转向使用电力,被认为是能源消费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分析人士还指出了其他因素,包括:高科技和清洁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金属出口增长、北方地区“煤改电”供暖导致居民用电量激增、极端高温天气下空调使用量增加、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对电力需求激增。
然而,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呈现中国能源消费加速背后的全部原因。电气化可以解释电力消费的增长,但无法解释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非电力行业能源消费增速开始反弹。
数据中心可能是其所在地的用电大户,但从全国范围来看,IT服务仅占电力需求增长的2%,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也类似。
电力需求在供暖和制冷方面确实显著增加。根据对月度电力消费数据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商品房和住宅房整体贡献了电力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一,其中供暖和制冷的比重略微过半,因此,总体来看,供暖和制冷约占电力需求增长的15%—20%。
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难免会受到关注,但在用电量增长方面,其直接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最炎热的几天里,制冷负荷确实会大幅增加,但从全年来看,制冷需求的增长均摊在更长的时段里。受到极端高温影响,更多的家庭和企业安装了空调,这导致了在并不极端的温度下电力消费的增加。此外,“煤改电”“煤改气”推动了供暖从直接的煤炭消费转向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尽管建筑能效改进有助于在减少电力需求的同时保持居民居住的舒适度,但这方面的进展不尽如人意。现有的措施实施效果有限,并不能抵消其他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增长。
总体而言,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能够解释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增加。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超过10%。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遍的趋势,即整个经济正在转向高能耗、高电耗。
转向能源密集型产业
导致能源消费增长提速的关键原因是2020—2023年期间,低能耗的服务业和其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增长乏力,而与此同时,能源密集型的制造业则快速增长。伦敦大学的相关研究指出,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得更加依赖能源和电力。在工业领域内部,也明显看到能源密集型行业近年迅速增长,尤其是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转变呢?新冠疫情显然对许多服务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指出,服务业增长乏力是能源消费增长提速的原因之一。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和企业的政策,包括减税、用电优惠、支持出口等。相比之下,大多数其他国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向家庭发放补贴增加其收入,从而提升其消费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服务业增长乏力的影响。此外,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政策也导致了消费需求的转变,全球消费的重心都从服务转向了耐用品,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和海外对耐用品的需求。
2020—2023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约增长了12%,其中“新三样”(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产品)制造业约占中国碳排放3%,贡献了约2%的碳排放增长。
房地产行业曾是能源密集型商品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萎靡不振,这一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看似矛盾的是,能源密集型工业产量却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投资浪潮的兴起,对工业机械、工业设施建设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用钢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一需求的增长部分替代了房地产行业对钢铁的需求,但并未推动钢铁产量的整体增长。尽管2022年至2023年房地产行业遭受了重创,但钢铁产量却保持稳定,水泥产量则持续下降。由此可见,制造业对钢铁和水泥的需求增长也无法解释能源消费加速增长的现象。
除了结构性因素外,水电发电量下降也是导致2022下半年至2023年碳排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水电发电量下降主要源于历史罕见的干旱。降雨量变化属于季节性因素,随着水电产量的恢复,其增加的电力供应将替代燃煤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回落。
能源消费增长前景展望
当前,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否将持续是备受关注的关键问题。随着疫情之后服务业的复苏,这一因素应被重新评估。尽管服务业复苏速度略低于预期,但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出积极向好的迹象。
经济转型和家庭消费将对能源消费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如果经济转型成功,家庭消费得到提振,与GDP增长相比,能源消费增长将出现明显的放缓。
若政府继续将制造业视为关键的经济增长引擎,则意味着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持续下去。然而,由于当前的问题,制造业产能和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恐难以维持近期的高位水平,如果制造业能够成功转型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产品转向更高附加值产品,就能降低对能源消费的需求。
空调的拥有率和使用率将持续增长,但其对总体电力需求的影响有限。即使未来空调保有率按照过去几年的增速继续增长,其所产生的总电力消费增幅也将低于每年1%,远低于2021-2023年均6%的增长率。
清洁能源:
2023年是意外还是新常态?
自从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其清洁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清洁能源装机量持续快速增长,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发展中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约216吉瓦,是美国太阳能总装机量的两倍,更是中国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的四倍。
风能也是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2023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7吉瓦,同比增长了一倍。这一增量相当于德国的风电总装机量,使中国稳固了世界风电第一大国的地位。
核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补充。2022年和2023年,中国连续两年批准建设10座核电反应堆,展现出对核能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坚定承诺。
仅2023年新增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预计每年将产生420太瓦时的电力,几乎相当于法国该年的总用电量。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源需求增速回落至疫情前水平,那么这一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增速将足以满足其能源需求增长。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近期刊文表示,2026—2030年,清洁能源应占能源消费增长的70%。这意味着仍有30%的能源消费增长将由化石燃料满足,那么碳排放仍将继续增加。持续的碳排放增长意味着中国可能无法实现其“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65%”的承诺。根据中国的目标设定,如果年均GDP增长率为5%或更低,从2023到2030年,能源部门的碳排放必须保持零增长。
除了电力部门外,钢铁行业和煤炭开采行业等领域也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钢铁制造业是继电力部门之后的第二大碳排放源,随着钢铁需求见顶并开始逐步下降,加上有更多的废钢再生产替代高排放的煤基钢铁生产,该行业的碳排放可实现迅速下降。
煤炭开采是另一个重要的减排领域。随着煤炭消费开始下降,关闭和封存甲烷排放异常高的矿井可以大幅削减甲烷的排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甲烷排放国,这方面的减排潜力巨大。
然而,到目前为止,政府在为钢铁行业、煤炭开采等非电力部门制定具体量化减排目标上仍显犹豫。
电网是关键
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之一是电网的并网意愿和并网能力。
去年,由于担心电网容量不足,许多省级的电网运营商已经开始限制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接入并网。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在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仅占总发电量的15%,仍相对较低,而电网瓶颈已经显现。相比之下,欧盟的比例为27%,而德国、西班牙和希腊等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40%。
并网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中国电网的管理方式。现行的电力体制仍以大型煤电厂为中心,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电网改革需要克服强大的利益阻力:煤电所有者不愿看到清洁能源增长继续挤占其市场份额,减少燃煤发电的空间。
地方政府对于解决电网问题持积极态度,因为清洁能源可以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税收增长。许多地方政府还大力支持太阳能、电池和其他清洁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并希望这些投资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中央政府启动的电网改革尚未取得重大进展,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工程措施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问题,抽水蓄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储能和绿氢项目也在兴起。一些省份开始要求新建的太阳能发电厂和风电场配备储能设施。另外,据报道,电网公司大概率将放开可再生能源95%的消纳红线,这可能会降低新增清洁能源项目的盈利能力,但不至于使其亏损。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将促进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为电网改革争取时间。
碳排放何时达峰?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清洁能源在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投资清洁能源项目,发展速度远超中央政府制定的目标。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2025和2030年的气候承诺,以及是否会维持2023年的清洁能源装机增速。
中国气候政策的焦点已从控制能源消费和化石能源消费转向建设绿色产业。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更加依赖能源消费,从而部分抵消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减排效果。
目前,清洁能源投资主要受到地方政府和市场的热情推动,然而,当面临障碍,如电网运营能力不足限制了清洁能源并网时,中央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中国碳排放未来的轨迹仍然悬而未决。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使其有潜力成为中国新的更低能耗的经济增长引擎,为中国在短期内实现碳达峰并在未来十年大幅减排提供了机遇。最终, 这取决于国家的选择。
(作者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首席分析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的公告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保护交易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北京市碳排放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2025年4月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上,海尔新能源重磅发布了全新的星擎261工商业储能系统。本次发布环节邀请了环保领域行业专家、资方合作伙伴、EPC合作方及高耗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海尔新能源展区)此次大会以“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随着75台阿特斯CSI320kW(千瓦)光伏逆变器的成功投运,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30MW(兆瓦)山地光伏电站正式并网。阿特斯凭借行业领先的逆变技术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年均发电量3642万kWh(千瓦时),在复杂山地环境中树立起高效发电、智慧运维、生态友好的新型电站范本。硬核技术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为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南》,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指南》制定背景数字化能碳
碳足迹是用于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是全面建设绿色低碳社会的重要基础。浙江嘉兴南湖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连续三年蝉联美丽浙江考核优秀,上榜全省首批四星“无废城市”。一是数字赋能,搭建碳足迹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覆盖面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贵州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贵州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我省能源领域固定
4月初,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的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施工现场,两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风电机组安装作业,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所有风电机组安装后,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产。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包括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4月10日,欣旺达动力携旗下全场景储能电芯产品280Ah电芯、314Ah电芯、600+Ah电芯,重磅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本次展会中,欣旺达动力聚焦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突破与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全方位展示覆盖全场景的储能产品矩阵,并深度分享行业前瞻技术趋势,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
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2022年11月,隆基创造了26.81%的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5月,隆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培育工业大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油头化尾”、“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为重要抓手,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富氢能董事长邬品芳先生率代表团到访马来西亚砂拉越州,与当地政府高层及行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共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深度合作。会谈中,邬品芳先生表示,国富氢能希望与砂拉越本地合作伙伴及新能源投资基金携手,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利用国富氢能先进的技术资源与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上海电气与阿曼Mawarid集团签署风电项目供货框架协议、技术授权、本地化工厂设计等一揽子合作协议。以此次风电项目签约为契机,阿曼政府十分期待未来在储能、氢能、光伏等多个领域与上海电气扩展和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阿曼能源结构转型。上海电气始终秉持“开放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近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多个海洋能源项目,中标金额共计24.99亿元。其中,国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9.19亿元,包括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1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4月7日~4月11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黑龙江绥棱变电站3月31日,黑龙江省首座新型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绥棱变电站投运,该站的投运结束了绥棱县电网没有220千伏电源点的历史,缩短了当地66千伏网架供电半径,减轻了周边变电站的供电压力,提升了地区电网运行安全水平。作为国家电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4月11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在安徽芜湖基地举行BC2.0新品春季发布会,推出BC二代技术Hi-MO9升级版组件,宣布升级版产品已实现全面量产。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规模化量产+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布局,隆基绿能正引领光伏行业加速向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收益时代迈进。30GW订
近日,启源大荣研发的新型分子筛脱硝催化剂,以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再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支持。3月,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复购同款产品,并完成安装运行。新型分子筛脱硝催化剂采用多孔分子筛材料设计,在200℃低温环境下即可实现90%以上的脱硝效率,较传统产品节能30%以上。蒲城清洁能源化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7日~4月11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甘肃酒泉三座加氢站建设项目选址公示4月7日,甘肃酒泉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瓜州县柳沟东加氢母站、柳沟西加氢站、桥湾加氢站建设项目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公示。总投资27亿元!内蒙古通辽1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及加氢站开工建设近日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辽宁省发改委、农业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辽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统筹风能资源、接入能力、乡村基础条件,按照“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则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受邀率队访问泸州老窖,双方围绕融资并购、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永清集团与泸州老窖的此次实业对接标志着双方合作从资本层面向产业协同的跨越。后续双方还将进一步深入沟通,在生态环保、智慧能源、双碳治理、产业协同等多个领域开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华能花山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主体及线路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项目共有40个储能单元,每个储能单元容量为5MW/10MWh,将储能单元划分为8个储能子系统,每套储能子系统由5个储能单元构成,容量为25MW/50MWh;每个储能子系统经35kV电缆连接至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