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多家能源央企“一把手”发表署名文章,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汇总如下:
(来源:《求是》杂志、中国能源观察、人民日报《新安全》杂志、国资报告、《学习时报》)
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智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来源:《求是》杂志
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深化国际合作,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的这10年,是我国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绿色低碳转型速度最快、安全高效发展质量最高、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最多、国际电力合作领域最广的10年。目前,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新能源装机容量、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发电量、用电量保持世界首位,电力事业在砥砺奋进中走过非凡历程。
10年来,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有力保障人民用上电、用好电。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需要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国深入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6%,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1/3。因地制宜推进电能替代,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8%左右。10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由5.3万亿千瓦时增长到9.2万亿千瓦时,以用电量年均5.6%的增速有力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国家电网建成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可启停充电桩超51万个,注册用户超2500万。在福建深入实施电力“双满意”工程,向11.7万户用户推送能效账单,提供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
10年来,全面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实现绿色电力发得出、供得上。我国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深化电源结构调整,不断增加“含绿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较2013年分别增长约5倍、40倍。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建强电网“大动脉”。截至2023年底,国家电网在国内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超过2.9万亿千瓦时,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创造12项世界纪录,助力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成为亮丽名片。
10年来,持续强化能源技术革命,抢占电力科技最前沿、制高点。“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电力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大电网控制等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建立了完备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60%,白鹤滩水电站、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等一批世界级工程相继投产。国家电网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水平,构建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技术标准体系,研发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换相技术换流阀,自主研制特高压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工程样机,建成新一代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在上海建成世界首个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提升了我国在超导输电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10年来,不断推进能源体制革命,加快电力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力现货、绿电交易等试点取得重要进展。2023年我国市场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我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注册市场主体70.8万家,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深化绿电市场建设,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深化电价改革,“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输配电价机制初步形成,燃煤发电上网价格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配合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浙江成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累计成交绿色技术1300项,交易金额超31亿元。
10年来,积极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推动电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电力行业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装备、标准、文化、品牌一体化“走出去”。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全球贡献了60%的风电装备和70%以上的光伏组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主导发起编制电力国际标准超过100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持续电气化交通系统委员会落户中国。国家电网在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投资和参与运营13个能源网项目,特高压技术在海外生根开花,建成投运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二期工程,将亚马孙流域清洁水电输送到2000多公里外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累计送电超过1800亿千瓦时。成功中标巴西东北部新能源送出特高压直流输电特许权项目。巴基斯坦默拉直流工程荣获“中巴经济走廊突出贡献奖”。
二、准确把握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我国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作为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电网,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动能作贡献。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随着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电力消费仍将持续增长,电力供给侧将面临生态环境约束较多、系统调节能力相对不足等制约。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解决当前电力转型发展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根本出路。预计2030年、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25%、8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35%、75%,能源配置格局将更加科学高效,能源供给结构将发生深刻调整,能源利用方式将更加复杂多元。贯彻落实国家“双碳”工作部署,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要站在全局、抓住要害,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有效应对保供、转型、稳价“三大挑战”。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清洁低碳,就是要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能源供给侧实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侧实现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安全充裕,就是要支撑性电源和调节性资源占比合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结构坚强可靠,系统承载能力强、资源配置水平高、要素交互效果好;经济高效,就是要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能源电力需求,转型成本公平分担、及时传导,系统整体运行效率高;供需协同,就是要源网荷储多要素协调互动,多形态电网并存,多层次系统共营,多能源系统互联,实现高质量供需动态平衡;灵活智能,就是要融合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实现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显著。
加快建设新型电网,厚植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适应能源转型需要,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适应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落实好“十四五”电力规划,超前谋划好“十五五”电网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特高压和主网架建设,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赋能赋效,形成安全合理的电网布局,实现交流、直流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和微电网等实现可观、可测、可控,全面提升电网发展质效,大力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推动我国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确保能源安全是推动我国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力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载体,电网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平台。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电网将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进一步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深化国际合作,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让人民获得感更充实,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低碳电力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电网将着力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稳妥有序推进电能替代,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延伸拓展。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效,推广能效诊断、能源托管等服务,深入开展居民“e起节电”活动。深入实施电能替代,推动北方地区以电代煤清洁取暖,全力服务保障“煤改电”用户温暖度冬,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港口岸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强化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推进老旧及高耗能变压器改造。深化“国网绿链”建设,打造全供应链绿色低碳场景,助力形成绿色产业集群。
让电力保障更有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确保能源安全可靠清洁供应,需要实现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给。国家电网将以坚强的特高压和主网架为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配电网为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积极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推动新能源集约式发展,强化配电网建设,服务新能源分布式发展,推动常规电源、新能源、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灵活接入、可靠送出、高效消纳。深化电力供需平衡分析,加强电力调控体系建设,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电力保供工作。科学合理安排电网项目和建设时序,全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实施。
让创新动能更澎湃,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根本举措。国家电网将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深入研究电源结构、负荷特性、气候变化等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大力开展关键装备和核心器件攻关。加快研究新能源与各类资源协同运行技术,加强实验研发能力建设,健全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强化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牵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强数字赋能和规模化应用,深入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力北斗等技术。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让治理体系更有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是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国家电网将助力新要素新业态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加强风光水火储联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业态准入规范、市场主体权责、交易模式等研究,促进多能互补。完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用户侧储能等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推动电力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融合发展。协助优化完善代理购电政策机制,提升代理购电服务质效与客户体验。积极改善电力营商环境,大力实施“阳光业扩”,持续拓展“一网通办”,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配合政府部门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强电力上下游成本疏导,建立各主体合理分摊系统成本的市场机制,实现多层次各类市场高效协同运作。
让国际合作更广泛,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国网力量。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国家电网将积极稳妥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境外资产运营管理,担当“一带一路”形象大使。利用和发挥好IEC等国际组织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建设,全面提高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重点市场和重点项目,高质量拓展国际业务,持续发挥好技术、装备、标准、文化等优势,培育能源转型新增长点,在国际市场上培育核心竞争力。稳健运营境外资产,加强与当地监管机构沟通,做好境外电网运营安全生产,强化重大项目管理,提升运营质效,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稳步扩大“朋友圈”,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高标准履行海外社会责任,持续推动“小而美”民心项目,促进民心相通,架起“连心桥”,打造品质典范、创新典范、治理典范、文化典范、责任典范“五个典范”和管理领先、声誉领先、价值领先“三个领先”的全球知名品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全国气温攀升,各地陆续进入迎峰度夏保障供电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6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1025.8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有力发挥了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迎峰度夏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细化分解各子分公司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3日,国电电力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7,835,619,082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961,918,099.02元。
科环集团国能智深大同湖东电厂2×1000MW、陈家港电厂2×660MW等35个项目电缆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安徽长城仪表线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29.22251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33.628620万元。
7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和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桑杰·沙玛一行,双方就深化国际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卢睿朗、桑杰·沙玛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海外业务发展等情况。他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海德氢能正式完成。这是继2024年6月中国石化资本旗下恩泽基金战略投资海德氢能后,中国石化资本再次加码增资。海德氢能是全球能源变革者的绿氢科技合作伙伴,致力于引领绿氢行业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氢能发展,加速能源革命。海德氢能聚焦持续领先的绿氢
7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带队前往国铁集团,与国铁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郭竹学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国铁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狄威,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国铁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国家能源集团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国内光伏项目并网进程持续提速。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仅6月以来,已有44个光伏项目陆续并网投产,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85GW。从地域分布看,新疆、宁夏、山东、内蒙古、青海等省份并网规模居前。其中,宁夏、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依托广袤荒漠、戈壁资源,在规模化开发优势尽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其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破开后置于120℃真空干燥箱恒温静置6小时,实测质量损失率仅0.023%,满足最新的“失重率≤1%即判定为全固态电池”权威认证标准,且产品已通过钢针穿透、金属剪切、暴力穿刺、高空跌落等多项安全认证。与此同时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据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消息,近日多地遭遇高温天气,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运行机组超100台,开机台数创年内新高。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连续21天单日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刷新历史同期纪录。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民航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行业运行规律,持续强化本质安全建设,坚决将“确保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技术与管理并举,聚焦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确保每一单业务的经营安全,确保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开启以新型电网和现代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渝电建设新征程,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体干部员工努力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狠下功夫,为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带电运行。这是在国内50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应用的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输变电装备。该设备的温室效应较传统六氟化硫设备下降97%。据了解,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优异,很早
6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历时3年多研究建设的华中新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是公司首套采用自主可控设备的区域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等软硬件全栈国产和适配。据介绍,该系统实现了平台底座自主化、业务支撑智能化、技术
热浪来袭,电力迎峰度夏大幕开启。截至目前,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2.4亿千瓦,同比增长6.1%,比历史最高负荷仅差1000万千瓦。据南方电网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将达到2.7亿千瓦。6月30日,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建设线路总长度达1.1万千米,输电
近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高质量完成整组调试工作,所有试验数据均优于设计标准,预计7月投入商业运行。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持续完善抽水蓄能建设管理体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全面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投产9台机组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6月26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王绍武肯定了公司在实现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第一个五年
据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消息,近日多地遭遇高温天气,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运行机组超100台,开机台数创年内新高。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连续21天单日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刷新历史同期纪录。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能源发展公司面对50000皮法超大附加电容量、复杂的电磁环境,在广东省内首次自主完成了带有近千米GIL管500千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测试。本次试验实现了对超大附加电容量的超高压电压互感器误差测量试验从“理论可行”到“实践落地”的跨越,标志着公司电力互感器现场误差试
7月2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举办计量自动化系统3.0双轨运行启动暨成果发布会。广州供电局携手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联合攻关多项关键技术,打造计量自动化系统3.0,具备全市近千万级用户用电数据的分钟级采集能力。发布会邀请来自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华为、中国能建广东院、中国联
6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小辰出席会议,党组成员、副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月28日,贵州贵安新区110千伏思丫变电站成功投运,项目的投运将有力满足花溪大学城区域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项目本期规模新建63MVA主变压器1台,10kV出线15回;从220kV党武变新建2回110kV线路,线路全长3.1千米。据介绍,截至目前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在新区范围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3日消息,7月2日12时08分,内地向澳门供电负荷创下历史新高,达103.9万千瓦,较历史最高负荷增长0.19%。截至2025年6月30日,内地向澳门累计供电量超过785亿千瓦时。为有效应对澳门持续攀升的电力需求,广东电网公司不断优化对澳供电网架结构,今年4月30日完成珠海220千伏琴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