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水电总院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

2024-06-28 16:26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者:水电总院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水电抽水蓄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

2024年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重磅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斯西科·拉·卡梅拉,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国功,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水电总院院长李昇主持发布会,水电总院副院长张益国、总工程师赵全胜分别进行报告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王仲颖,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单葆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郭雁珩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

1.jpg

发布会现场

国家能源局向海平总工程师首先发表致辞。他指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实现了两个“超一半”的历史性突破,其中累计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一半,新增装机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过一半。

2.jpg

国家能源局向海平总工程师发表致辞

发布会受到国际能源领域高度关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斯西科·拉·卡梅拉表示他非常赞赏中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他指出,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变革需要以下三大支柱作为基础:一是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加强对电网的投资,并加强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电力互联互通;二是不断完善政策和监管架构,从而拉动更有针对性的投资;三是各国应根据自身技术和条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战略。

3.jpg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

弗朗斯西科·拉·卡梅拉现场连线致辞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国功高度评价此次发布的两份报告。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强调要把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水电总院作为国家能源领域的专业智库,是国家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目前已成为国资央企智库建设“排头兵”。他要求国资央企智库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能源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国资央企改革发展任务等,持续加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投入力度,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

4.jpg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国功发表讲话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对两个报告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国电建作为大型能源电力央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懂水熟电的核心发展能力,聚焦“水、能、城、数”主责主业,发挥“投建营”一体化优势,争做能源电力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5.jpg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对发布会表示热烈祝贺

本次报告编制及发布会的东道主水电总院院长李昇在致欢迎辞时指出,2023年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配置消纳能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水电总院将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深化国家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当好国家能源转型的智囊,行业发展的参谋,企业发展的帮手,国际能源合作的桥梁。

6.jpg

水电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致欢迎辞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在致辞中提出,此次发布的两个报告,清晰勾勒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呈现了各类型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水平,总结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两份报告的发布,将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企业投资决策、科研机构开展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以及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7.jpg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致辞

本次报告发布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杜国功,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主任陈涛、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梁志鹏、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李梦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朱平国,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等院士、领导和专家共同上台见证报告发布。

8.jpg

领导专家共同见证报告发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是水电总院连续第八年编写的重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本次报告推陈出新,打破了以往分能源品种纵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尝试以资源、开发、建设、利用、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国际合作等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地呈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水电总院副院长张益国在发布报告时指出: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光伏发电、风电跃升为我国的第二、三大电源,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可再生能源清洁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高效利用水平,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7.3%,全国光伏平均利用率98%。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推进,产业链配套能力不断增强,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国际能源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风光一体化、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同时,我国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力度,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还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jpg

水电总院副院长张益国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

《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是可再生能源定额站首次编制的年度行业专项报告,对当前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技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进行了全面梳理、综合归纳和深入分析。水电总院总工程师赵全胜在发布报告时,重点针对2023年度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水平进行了多维度、系统性的介绍,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客观的预测,同时也对水电、新能源发电有关电价政策及电价水平进行了梳理,总结了2023年定额标准管理、行业综合管理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展示了近期工程造价热点问题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0.jpg

水电总院总工程师赵全胜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

11.jpg

水电总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易跃春主持交流发言环节

在专家交流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从我国可再生能源概况及发展、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发展规划、“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与规划布局、基于“西氢东输”的氢能基地规划布局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通过加快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设想和实施路径。他指出,通过进一步提升水电调节性能实施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是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重要措施;“沙戈荒”大基地开发过程中要统筹好新能源开发与电网消纳、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关系;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氢东输”骨干管网是解决氢能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方案。

12.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首席科学家

张宗亮在交流发言环节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岩石力学专家、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创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水利水电行业发展历程、转型升级呈现的新特点,以及科技创新若干问题。他指出,水利水电行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正在向“学科更交叉、开发更生态、建管更智慧、防灾更韧性”方向发展。行业转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需要突破现有的组织模式、研究范式及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

1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岩石力学专家、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创兵交流发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王仲颖对中国能源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对2060年能源发展形势进行展望。他提出能源转型三条路径: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二是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三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坚持多元平衡,同时构建高度智能化的电网新形态。

14.jpg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王仲颖交流发言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单葆国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总结了历史成就、提出了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重点举措。他指出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科技驱动、市场带动、政策联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能源电力支撑。

15.jpg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单葆国交流发言

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水电总院副总工程师郭雁珩系统梳理和介绍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亟须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他指出,随着绿证消费需求的不断攀升、碳证市场的协同发展、国际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绿证中长期交易将成为主流交易模式,为可再生能源全面市场化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16.jpg

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水电总院副总工程师郭雁珩交流发言

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丹麦驻华使馆、荷兰使馆、英国驻华使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欧盟驻华使团、德国国际组织GIZ,有关智库机构、高等院校,各主要能源开发投资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企业等300多家单位共500余位代表参加现场发布。新华网线上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500万人。

17.jp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抽水蓄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