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洞察国内外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和基本要求,指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能源战线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持之以恒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积极推进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和变革性实践,相继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推动能源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有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是发展的刻度,更是奋进的脚步。由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编写的《能源高质量发展十年成就报告》,系统总结分析了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总体脉络,展现了能源发展辉煌历程。报告以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主线,分为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科技、能源体制改革、能源国际合作五个篇章,回望我国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将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03能源科技篇
能源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邱丽静)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十年来,我国持续推进能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有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能源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突破,能源技术水平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 ,科技进步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基本力量。一、清洁能源产业走在前列十年来,我国持续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光伏、风电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领跑世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等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山东石岛湾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建成投运。(一)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更新
产业化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业化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高效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5.5%;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HJT(异质结电池)、XBC(背接触电池)等新型晶体硅高效电池与组件技术加速产业化,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产业化生产研究加速,钙钛矿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新型电池转化效率屡创新高,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
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光伏设备实现了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产品定制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产能与高效自动化能力不断提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的提升推动光伏制造向光伏智造转变。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主要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
发电系统技术不断优化。大量新技术被应用于光伏电站整体设计以及系统级优化。光伏支架跟踪系统、1500伏电压的采用有效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发电能力。在黑龙江大庆、青海共和建成全球首个国家级光储实证实验平台、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二)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机组容量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陆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主流海上风机超过7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中16兆瓦设备已实现批量生产,18兆瓦、20兆瓦风电机组也蓄势待发。成功研制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海上直驱风电机组。20兆瓦海上风机已经下线。叶片长度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大部分主流海上风机叶片的长度在100米左右。风机大型化有效提升单机发电量,大幅降低安装、运维等成本。
风电装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我国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我国陆上低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电机组。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风电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2023年,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我国占据6席,其中4家跻身前五,国产风机已广泛出口海外市场。
(三)水电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大型特大型水电机组制造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水能资源总量、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于世界首位,水电工程建设能力和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成套设计制造能力领跑全球,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400兆瓦超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700米级超高水头机组和交流励磁变速机组,引领世界水电装备发展。白鹤滩水电站机组是全球首个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也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完全国产化百万千瓦机组,研制与安装难度远大于世界在建和已投运的任何机组,为我国机电装备走出国门,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高坝筑坝技术领跑全球。我国水电站建设在坝高、坝型和筑坝技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水库大坝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位列世界前茅,世界最高的拱坝、面板堆石坝、碾压混凝土坝等均在我国,建成投产的200米、300米级高坝工程均名列同类大坝世界前列;高水头泄洪消能防护、高坝抗震设防、超高边坡变形稳定控制、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明堆石混凝土、胶凝砂砾石筑坝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四)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大型压水堆核电装备产业体系先进完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原材料、主设备、辅助设备、仪控仪表产业链及其生产和供应能力,能够满足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批量应用,主要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快堆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小型堆、聚变堆等关键技术持续取得新突破。多用途模块化小堆开工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等先进核反应堆技术正在抓紧攻关和示范。可控核聚变研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此外,先进核燃料元件和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研发实现重大突破。我国三代和四代核电、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的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五)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相继取得突破
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热发电、海洋能等相继取得突破,持续拓展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方向、新空间。生物质能方面,“生物质热—电—气—炭”多联产技术及成套装备等新技术推动生物质发电产业全面加速。地热能方面,我国深层地热科学探井成功钻探至5200米;研发耐高温钻头、腐蚀检测仪、高温热泵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装备;逐渐形成了以供暖(制冷)为主的地热发展路径,带动地热直接利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发电方面,具备全产业链技术,完全掌握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聚光、吸热、储换热、发电等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在中东、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海洋能技术方面,潮流能、潮汐能、波浪能三大能种的总体装备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机组实现并网;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
二、电网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十年来,我国电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总体装备和运维水平处于国际前列,连续攻克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控制、特高压套管、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近年来,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一)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世界引领地位
掌握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运行着领先世界的特高压电网,全面掌握1000千伏交流、±1100千伏直流及以下等级输电技术并实现装备国产化。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吉泉(昌吉—古泉)±11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产。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超长跨江距离的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成功投运。
(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世界首台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投运,成功研制500千伏/26千安直流断路器。成功研制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攻克±535千伏/3000兆瓦柔直换流阀等核心技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相继投产送电。
(三)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加速构建
已全面掌握国际领先的大电网仿真技术,构建起大电网仿真技术支撑体系,研发了适用于各级调度的大电网安全监测、预警与防御系统,实现了多级协调防御。建立大电网安全防御信息支持系统,解决了大电网协调建模和海量电力信息处理等难题。自主创新研发出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开发完成了适应智能电网发展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三、油气安全供应技术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我国油气工业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成功,油气工程技术与装备水迈上新的台阶。
(一)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常规油气勘探理论技术、老油田/常规气藏持续提高采收率技术、近海油田开发技术等具备优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化学驱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超深井、深层勘探理论创新与技术实现突破,系统掌握世界先进的超深井钻井技术,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实现了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工具的自主研发,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万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二)非常规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较大进步
建成一批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页岩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支撑我国成为北美之外首个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成为全球累计试采天然气水合物产气量最多的国家。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投运。
(三)关键装备和设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
油气长输管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驱压缩机组、燃驱压缩机组、大型球阀和高等级管线钢等核心装备和材料实现自主化,有力保障了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长输管线建设。千万吨级LNG项目、千万吨级炼油工程成套设备已实现自主化。天然气管道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持续推进,首次提出管道金属损失及裂纹缺陷电磁控阵检测原理和方法,研制首台1016毫米口径油气管道电磁控阵内检测器等。
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不断突破
十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我国持续推动规模能源清洁化,加快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煤炭清洁利用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一)开采技术及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
系统攻关特厚煤层开采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年产1000万吨以上特厚煤层综采与综采放顶煤开采装备规模化应用。大断面快速掘锚系统、岩巷全断面掘进装备、大倾角矿用盾构机等在井下成功应用,多种新型快速掘进装备系统现场投入使用,大型矿用设备节能传动技术应用效果显著。研发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8.8米超大采高综采智能设备、7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综放成套装备成功投用。重型燃气轮机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E级到F级的新跨越。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入商运。
(二)煤炭深加工技术取得新进展
现代煤化工领域推动产品高端化、高值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技术日渐成熟。率先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化技术,建成世界首套示范工程——鄂尔多斯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和新疆准东、新疆哈密和山西晋北6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三)超低排放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煤电结构不断优化,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高效煤电机组比重持续提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先进煤电机组在全国煤电总装机中占比超过一半,百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组、二次再热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等技术均世界领先。多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煤电机组相继投产,国际首创135万千瓦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煤电机组投入运行,煤电超低排放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此外,在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方面,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投产。
五、能源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
十年来,我国多举措激发能源领域新活力,壮大能源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国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逐步完善。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加速。能源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创新创造的优势领域,虚拟电厂、智慧能源站、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一)储能技术装备不断提升
当前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安全防控技术和措施逐步完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十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钒液流电池的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已经实现国产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在张北、金坛等地建设的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实现并网运行。飞轮储能突破了大容量飞轮及高速电机关键技术,完成了样机方案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具有成本低、原材料丰富特点的钠离子电池也崭露头角,钠离子电池实现兆瓦时级示范。
(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加速
我国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燃料电池、加氢等装备进行了全面攻关。自主设计制造的单槽产气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电解槽,成功用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突破车载储氢瓶核心材料及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难题,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已实现自主可控,我国已实现35兆帕车载高压气瓶的小批量生产,70兆帕气瓶已通过型式试验。管道输氢方面,建成输氢压力为4兆帕的氢气输送管道,建成了掺氢量10%的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工程。氢能燃料电池方面,针对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已具备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三)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围绕新能源开发、多能转换、先进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更加智慧、开发、高效、友好。综合智慧能源服务、虚拟电厂、供需互动等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集团总部与中国大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传江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强化能源领域合作、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刘国跃对张传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中国大唐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电力保障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作出重大
2023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痛点”。2023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99%和41.11%,凸显出国家能源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为了提升能源安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2024年煤电规划建设,确保我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安排,山西能源监管办于10月下旬赴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对纳入监管的2个外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和2个支撑性保障性电煤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组摸清了项目的投资建设现状和拟投产计划,分析了项目投产滞后的原因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陈敏曦)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能源规划第三章能源开发利用第四章能源市场体系第五章能源储备和应急第六章能源科技创新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
Dr.MatthewSlavin在RenewableEnergyWorld发表文章,讨论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简称IRA)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经济和政治因素,探讨了IRA被废除的可能性。(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背景:•自2022年拜登总统签署IRA以来,美国
11月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上海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市场部部长金孝龙参加会谈。邹磊对上海电气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大唐的
截至11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疆煤出区年累总量完成2006万吨,同比增加792万吨、增幅65%,年发运总量3年跨越式增长两倍,一举跨入两千万吨级规模化运输新阶段,能源保供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扎实践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全面落实疆煤出区战略布局,锚定月均200万吨高标
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
11月20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11月20日,公司与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订立风电场及光伏电站运维服务框架协议,自2024年11月20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期间,公司同意委聘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为集团的所有风电场及光伏电站提供技术维护服务。董事会认为,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具备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天眼查显示,近日,北京嘉晟云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宇斌,注册资本125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零配件销售等。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乐通股份、深圳朝鸣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2024年10月25日,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会长李宁、秘书长孙闽兆一行莅临迈贝特访问交流,迈贝特董事长陈熹接待了各位嘉宾,双方针对新能源业内态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也称新能源产业联盟,该联盟通过组织业内论坛、比赛及产业研修等一系列活动,促进
近日,飞毛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储能”)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秉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将结合各自在品牌、资源、技术及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储能项目合作开发的新模式,推动储能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平高储能作为国内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的开拓
近日,深圳市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储能”)成功中标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风光”)214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此次中标,彰显了欣旺达储能的综合技术实力,同步也开启了欣旺达储能与山东省能源集团合作的新篇章。该项目作为山东省的储能示范类项目,项目采用
科技成果转化需多端同时发力《能源评论》:应如何看待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低的现象?该怎样体系化地解决科技与产业脱节的问题?金涌:一个科研成果从研发到真正产业化生产,需要漫长的过程,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高校追求前沿科研课题,有时离产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比较远,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才可能有市场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4年8月9日,新疆健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韩天奇,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天眼查资料显示,新疆健龙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别,于9月6日在海南文昌沿海首次登陆,随后在广东湛江地区进行二次登陆。“摩羯”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6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15百帕,强度之强为历史罕见,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其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时间长达64小时,给多地造成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阐明了融合的基础、融合的关键、融合的途径,突出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背后,也充分体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新质生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天津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聚合物电池全自动快充产线项目RCO废气处理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内容为RCO废处理设备一套,详情如下:
在金秋九月的厦门,厦门紫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紫京科技”)正以稳健的步伐,引领着新能源科技行业的潮流,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贡献紫京力量。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紫京科技成立于2020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福建省厦门市,是一家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11月19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参加会谈。王彤宙感谢国家电投一直以来给予中交集团的信任和支持,介绍了中交集团总体情况。王彤宙表示,国家电投是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军企业,肩负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分析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当地时间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于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气候融资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效用,助力各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和气候韧性提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可持续发
日前,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展开合作,帮助减少该公司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双方协议,日立能源将为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提供创新的EconiQRetrofill解决方案,以替换其现有55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中的SF气体。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签署EconiQRetrofill合作协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根据预测,为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超过100万亿元。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将从2023年的28%左右,提高到20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