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Q: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它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面对未来,贵公司将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赵迪丨科技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风电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能源革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也是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绿色动能。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它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抗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其次,风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风电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进一步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最后,风电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能源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对挑战,东方风电将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际合作、产业链协同发展等举措,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强风电领域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风电机组的性能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公司将通过技术改造和智能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公司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将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Q:您认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为风电企业带来了哪些市场机遇?贵公司具体实施了哪些项目?在已开展的项目中,贵公司有哪些产品和解决方案,能更好的服务风电“下乡”?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模式可以分享?未来在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方面,贵公司有哪些新的计划、展望或建议?
费元汉丨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运营中心主任
答:“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为风电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极,是具有典型乡村振兴属性的新能源开发模式,其采用“村企合作”的投资建设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机制,将很大程度地带动企业和村集体协同发展,促进分散式风电特别是中东部区域规模逐步扩大。
东方风电进行了政策研读,与高校、政府等相关方已开展合作,已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等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已进行了重点区域筛选,并在四川、贵州、河北、甘肃等地开展了资源摸排,协议签订和项目试点逐步推进中。
目前,四川省首个1.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在凉山德昌已投运近1年,其运行效率和发电收益表现优秀。另外,东方风电基于前期分散式风电开发运行的业绩与经验,今年即将在四川和贵州分别落地“千乡万村”试点示范项目。
东方风电在合作中,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清洁电能出发,结合带动当地产值、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当地民生水平等方面,推动并建设“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
未来东方风电将基于市场和项目实际,打造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成熟可靠产品,在项目开展中充分协调投资收益、乡村振兴、村集体民生等方面,结合当地政策和项目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项方案、进行村企合作、开展项目业务。
Q:伴随“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五周年重要节点的到来,我国正处于向碳达峰全力冲刺并规划未来五年深度脱碳路径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紧迫形势,您如何看待风电行业在未来五年内的市场前景?贵公司计划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以确保能够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引领潮流,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费元汉丨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运营中心主任
答: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止2023年底,风光累计装机已达到10.5亿千瓦,目标可能提前实现。
风电产业作为重要新能源和绿色电力之一,是促进低碳发展、能源结构转型的中坚力量,碳达峰、碳中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以大代小等政策将继续支撑风电产业保持高位发展。
根据国内风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各省规划量,风电产业链开发建设能力,基于每年实际招标、中标和新增装机量,未来5年至少“十四五”后期年新增装机将维持在70GW左右。
在行业大上快上的背景下,风电产业发展市场容量虽可观,但一定时间内仍将面临着全面平价且市场化低价,技术迭代节奏快、市场竞争烈度高、行业洗牌和整合的市场新格局和行业新形势。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风口与困难同在的新背景和新形势,东方风电积极应对变化、抓住政策机遇,保持战略定力、稳步发展向上,将切实落实集团“11256”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公司“1246+4”发展战略落地,全面实施人才、技术、成本、质量、产业领先战略,围绕整机、服务、资源、叶片等方面进行市场深耕,打造“一核三翼”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并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加速“风电+”模式的发展,力争做新能源行业的长跑者和领跑者,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央企力量。
Q:面对市场变化,贵公司是否进行了业务模式调整或战略转型?能否分享一下,贵公司寻找并把握发展新机遇的破局之道都有哪些?
费元汉丨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运营中心主任
答:面对低价竞争和成本内卷的市场变化,整机业务在行业中均存在“增产不增收”和“难盈利”的局面和困境,并经传导影响了产业链上下游和零部件端。东方风电在原整机、服务、叶片、风资源的产业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展BT、EPC等新商业模式,结合产、学、研,寻找和把握“风光氢储”等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机会,将在行业发展浪潮中持续打造东方风电成为一流风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Q:请贵公司谈谈对风储、风氢产业融合发展的看法,以及贵公司在这方面的布局和计划?本届展会是否会进行相关展示?
赵迪丨科技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答:风电产业与制氢、储能之间的产业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电网性能,降低系统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目前,“风电+”产业也逐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推动了能源系统脱碳的进程,这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东方电气集团于2022年12月与谢和平院士团队组建联合科研团队集中推进海水制氢原理技术海上中试示范,成功研制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以及海上风电智慧供电系统。2023年6月2日,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在福建兴化湾风场完成中试。依托10MW海上风力发电机为“东福一号”搭载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设备提供绿色电力,中试系统在真实海洋环境下连续稳定运行10天,首次实现了海上风电和海水直接制氢的一体化技术验证。
下一步,东方电气将以“风氢联营、以电育氢、以氢消电、绿氢入化”为发展理念,以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为龙头,针对深远海风电开发利用,实现漂浮式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氢氨转化、海上化工、海洋牧场、海洋平台、海工装备等多产业协同、联营,形成资源-能源-产品的全绿色转化体系,引领产业、占据前沿、做强做大。
Q:贵公司当前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请对风能行业未来的发展发表您的寄语和展望,您希望看到行业哪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赵迪丨科技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答:关键词: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东方风电作为风电装备制造央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在叶片技术、变桨技术、机组容量等关键核心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用户提供性能卓越,智能化水平高的风力发电机组。
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风能行业能够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理性竞争,健康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聚焦创新发展,面对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深海域拓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风电技术已站在全球前沿,踏入了“无人区”的探索之旅。在此关键阶段,我们亟需在新材料、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和齿轮箱、发电机、叶片、轴承等关键核心部套件实现新突破,必须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确保中国风电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二是坚持质量兴业,近年来,国内外风电市场不乏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损失案例,这些沉痛的教训提醒我们,无论成本如何优化,质量永远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管控,确保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建立风电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中国制造”风电产品的国际声誉,让“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代名词。
三是秉持行稳致远,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风电产业必须更加开放包容,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风电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繁荣。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风电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抓住“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机遇,推动风电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向世界,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Q:对于即将参加的 CWP2024,您有哪些期待?贵公司将展示哪些新技术或新产品作为亮点?
文利丨产业和市场开发中心主任
期待看到最新的风能技术成果和产品展示;期待看到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电力企业高层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风电行业合作与发展;期待全面了解风电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期待大会能提供全球风能市场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上内容由企业提供,不代表CWP观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投建的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西藏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构建了“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千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将成为藏东南首个风电
3月31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迎来了成立十周年。自进入风电装备赛道以来,东方电气风电产业实现了挺进全球TOP10的腾飞巨变,来自350余个风场的15000台风机,迎着东方的风,将绿色能量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万家灯火。东方风起勇闯能源新赛道2004年,随着我国风电产业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1、80千米!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开建2月28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
3月6日,内蒙古能源集团杭锦旗防沙治沙30万千瓦风电、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项目南区30万千瓦风储工程、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30万千瓦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该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方风电,投标报价为14.22亿元,折合单价为158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昨日(2月2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容量排名。据统计,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为86GW,创造历史新高,相较于2023年上升11%。其中,陆上风电新增79GW,同比增长14%;海上风电新增6GW,同比下降21%。根据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统计结果
风能专委会CWEA于2月24日发布《2024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东方风电以优异表现位居“整机商新增装机榜”第6位,海上新增装机量跻身前三,市场占有率突破10%,标志着东方风电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据统计,2024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4388台,总容量达86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
东方风电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四抓四强”倡议,以“开战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之姿、昂扬之态,全身心投入工作,鼓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高效开展,为公司“十四五”圆满收官注入强劲动力。东方风电首支B1130C叶片下线东方风电首支B1130C型叶片在包头生产基地顺利下线
1、新疆1G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2月13日,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人民政府与中海海洋建设权属的启耀(福建)新能源就投资建设集中式风力发电项目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总装机规模1000兆瓦。2、9个风电场项目获批核准!总装机630MW3、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正式并网发电2024年12月27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曹志刚表示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大唐山东沂南100M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华银攸县鸾山金子岭50MW、渌口太湖二期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清苑热电河北博野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
历经五年自研自制挂机应用,远景能源宣布,500台机组上的滑动轴承至今零失效。滑动轴承,是近年来备受风电行业关注的技术创新点,但在应用阶段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直至近日,远景能源公开了其自研自制滑动轴承的一系列成果:采用滑动轴承的齿轮箱已真正实现产业化批量应用,实际运行表现远超海外品牌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两大主力军,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提升。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风电、光伏设备批量退役难题摆在眼前。然而,当前我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着技术、标准、环保、经济性等诸多瓶颈,成为待解的重要课
当前,全球掀起了绿色能源转型浪潮,氢能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绿氢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正在加速绿氢的战略布局,以抢占能源转型的先机。在CWP2024上,业内专家、各大厂商热议风储氢结合的相关技术。氢能驱动的新能源时代储能技术的突破是解决风光能源电力高效利用问题的
伴随着能源转型的趋势与“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内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庞大资产存量将会加大运营管理的难度,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也正是因为如此,新能源资产管理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另外,随着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证券化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能源项目被打造成金融资
近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我国大兆瓦风机加速度,配套大部件的研发,则能更强有力助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盘点了展会上的大部件及海上风电装备相关产品展示,以下为不完全统计:风电齿轮箱相关南高齿:重点推出了10MW三级行星一级平行(3P1H)滑动轴承齿轮箱,
2009年左右,我国风电变流器进入国产化替代阶段,相继突破一批国外“卡脖子”技术。经历了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后,海陆大兆瓦风机也跑出了迭代“加速度”。2024年,国产化风电变流器已来到迎来了新的时代,完成了“质”的蜕变,甚至未来将强势引领全球创新风潮。风起云涌,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期之后,
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已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展会,“风电+”应用的多元化探索成为一大亮点,包括风电与氢能的深度融合、风电与储能的协同互补、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等。参展企业不仅展示了在“风电+”应用场景开发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实践案例,还积极应对未来清洁
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迅速攀升,技术迭代加速,使风电成为最经济性的电力来源。然而,面对大型化和平价化的行业趋势,风电行业如何行稳“质”远,已成为一道行业必答题。在今年CWP2024展会现场,11家风电整机企业发布了多款重量级新品,直面这一“时代之问”。“大”有所为回顾我国风电过去几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2024年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10月16日,“连接世界:构建全球ESG合作新平台”论坛在CWP2024同期召开。北
10月16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举行。本届展会参展企业近1000家,约有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人次观众到场参会。中国船舶重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宏伟带队参展,展示最新产品、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重齿公司此次
nbsp;nbsp;nbsp;nbsp;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与“晴雨表”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于10月16-18日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举行。本次展会聚焦风电全产业链,全面展示了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齿轮箱、轴承、润滑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