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4年以来,愈发内卷的储能产业加速进入技术比拼阶段。
一方面是,单纯卷价格,让越来越多业界人士对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了担忧。另一方面,储能技术的发展远未达到格局将定的时候。技术比拼的压力既来自内卷,也来自行业真实的需求。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储能设备市场虽然规模较小,但其复杂性远超运输市场。曾毓群将一个千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比作一架波音787飞机,其零部件数量多达700万到900万个。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今年4月对外指出,当下储能设备平均利用率偏低,且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等商业模式尚未完善。此外,目前中国有上万家储能企业,大部分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缺乏后续资源与经费继续投入研发,安全隐患问题依然存在。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则表示,一个亏本销售的大产业是不可以持续的,一定要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有创新能力、有质量保证能力的企业留出他生存的空间,这个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行业领袖对当前储能产业的“洞察”,体现了当前产业的“畸形”。那么,储能产业要想早日步入正轨,技术领域的比拼不可缺少。
当前,储能技术的比拼,一方面从锂电池的安全、降本、性能等多维度提升;另一方面,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加速在储能领域的研发、应用等,使得储能技术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
基于今年多个展会新品情况,高工储能对今年度出现的一些重点储能技术做了梳理,其中组串式、构网、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大容量电芯、叠片工艺、高温电池、碳化硅、液流电池、钠电池等或将是2024年度“十大”储能技术进化或者差异化发展方向。
本篇所盘点年度技术仅为基于各大展会观察所做盘点。
组串式
组串式储能系统通常由多个较小容量的储能单元串联而成,每个单元都具备独立的控制和管理功能。这种分散式的架构赋予了组串式储能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今年的展会上,组串式PCS几乎成了5MWh及以上新品的“标配”。众多业界人士表示,伴随电芯、系统容量不断变大,组串式PCS可以大幅提高储能安全。
除了主流储能系统厂商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等之外,众多PCS厂商跟进此路线。
盛弘储能12年始终坚持并精进模块化多分支技术,实现对电池的精细化分簇管理,有效消除并联失配及环流问题。在大储领域,其在2024年开发了针对大储的模块化PCS,也在9月的展会相继展出。
在组串式储能领域,禾望电气在9月SNEC展上带来了风冷250kW组串式PCS及1~5MW组串式变流升压一体机,系列产品认证齐全,且已实现批量发货。
同样,在9月SNEC展会上,上能电气展示了5MW组串式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据了解,该产品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单机具备IP66防护+C5防腐功能,可实现电池簇级管理、灵活配置扩容;IP68快插端子设计更加简化安装运维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能电气为美国市场供货的首批22台组串式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发货。值得一提的是,崧盛创新也携多款组串式储能新品——235kW 三相高压储能变流器 SSE-HH235K-P3CN、三相高压 60kW 混合逆变器SSE-HH60K-P3EU以及北美裂相 8kW~15kW户储产品SSE-HL8K~15K-P2US亮相SNEC展会。
构网
构网型储能自2022年西藏一招标文件,业界逐渐意识到构网的重要性。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储能构网刚性需求越来越明显,构网引发的储能技术革命仍在继续。
这种迫切需求主要来自于当前西部以及一些弱网区域的需求。但在未来,“双碳”目标的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已不区分地域,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是全球性的需求。构网型储能在提高新能源发电能力、提升输电通道输送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负荷中心电网电压支撑能力、增加电网黑启动资源、提升电网黑启动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全球的构网型储能需求也将非常明确。
伴随构网需求逐渐涌现,储能系统构网设备主要有两种,一是低压储能系统的构网,二是高压储能系统的构网。
在高压构网领域,当前主要有南瑞继保、易事特、新风光、智光储能、为光能源等相继推出了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在低压构网中,除了南瑞继保外,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科华数能等均在项目中展示了构网能力。其中,PCS环节也将目光聚焦到构网储能上来,盛弘股份、上能电气、索英电气、为光能源等相继推出构网型PCS。
交直流一体
据了解,交直一体意味着省去PCS、LC等设备占地及维护空间,占地节省29%,百兆瓦时储能电站仅2000㎡。“交直一体”,可进一步免去现场PCS安装、直流接线、通讯测试、充放电测试四大环节。
传统的直流电缆长,裸露在外,风险隐患大。交直流一体系统直流不出柜,标准化短线缆内置于全液冷散热“空调房”,避免各类安全隐患。此外搭载大电流AI灭弧技术,秒级关断电弧,保护整柜安全。
2023年10月,阳光电源行业率先发布了交直流一体、全液冷的PowerTian 2.0。据阳光电源高管表示,“交直流一体”设计具备多种优势,(1)大大简化现场安装调试,提高工程安全性和效率;(2)能量密度高;(3)安全性强;(4)循环寿命长,可维护性高;(5)实现构网型技术,电网友好;(6)采用液冷多种模式自动调节,运行能耗低。
据不完全统计,阳光电源、远景能源、科陆电子、力神电池、融和元储等均发布了交直流一体的储能系统。
今年上半年,由中国华能集团投资、十一科技EPC承建的“华能龙腾特钢20MW/4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共投运8套2.5MW/5MWh阳光电源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国内首座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的储能电站,系统效率高于传统储能2%-3%,标志着“AC存储”时代加速到来。
今年4月,远景储能发布全球首个“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今年6月,力神电池发布全新一代20尺5MWh“交直流一体”液冷集装箱;9月,融和元储发布了新一代交直流一体液冷储能系统集装箱——“融和·玄武”。同在9月,海博思创也对外发布了“交直流一体”储能技术路线。
全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去年,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在温控的革新上,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加速加入液冷PCS阵列。
有设备厂商表示,储能PCS的液冷与风冷的路线选择上,实际是功率与散热需求的平衡,2.5MW功率等级下,风冷已基本达到散热极限。液冷PCS因为采用了高导热系数的冷却液作为介质,通过水泵驱动防冻液在液冷板内循环流动,能够更直接地与PCS组件接触,因此散热效率更高。
今年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据透露,冷却液的换热系数与比热容更高,且不受海拔和气压等因素影响,液冷系统拥有比风冷系统更强的散热能力,更加适应大规模、高能量密度的储能项目。
在英飞源人士看来,液冷充电系统可靠性远高于传统的风冷充电系统,同时液冷充电模块无散热风扇,通过水泵驱动冷却液散热,模块自身零噪声,系统则采用大风量低频风扇噪声低。英飞源自2022年就开始做液冷PCS,他们认为液冷在充电模块的优势可以复刻到储能PCS领域。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PCS厂家盛弘股份9月的上海展会上也发布了一款大功率液冷模块化储能变流器PWS1-225/450K-H-L,适配交直流一体系统,通过高效液冷设计,不仅提升散热效率,更是在大型储能电站中,破除长期困扰行业的“热岛”效应。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近期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从此来看,直冷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此外,风液智冷或者智能温控等或将成为全液冷温控下的另外一种“升级”。其中华为数字能源在工商业储能运用了风液智冷;而阳光电源则在大储新品了采用了智能温控模式,即通过搭载的AI仿生热平衡技术,允许系统根据电芯、环境温度和运行工况智能切换速冷、微冷和加热三种控温模式。
大容量电芯
2020年以来,储能市场推出主打长循环寿命的280Ah电芯,成为储能项目招标或产品采购的标配,为追求更好性能,更低成本,市场电芯产品层出不穷。
尤其近一年,20多家电芯厂商发布40余款电芯新品,并朝着更大、超大容量方向快速迈进。按照容量不同,市场主流应用电芯可划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为280Ah产品,第二代以314Ah容量为代表。当前,电芯厂商陆续发布500Ah乃至600Ah以上的第三代储能电芯,规格容量“五花八门”。
在第三代储能电芯中,目前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两大系统集成商纷纷加入争夺定义权行列。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表示,电芯是系统中重要部件,如何把开发和设计有效结合,一定要对电芯的整体规格、产业布局、设计性能有深厚了解,适配最优产品。一方面要从上游电芯乃至原材料视角,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工艺;另一方面从客户视角,考虑产品的寿命、效率、能量密度、占地面积等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兼顾产品各性能标准、消防标准、海外标准的兼容,以及不同场景的应用特点和物流运输情况。“625Ah系统方案在我们内部已有超一年半的研发积淀、多轮论证,集合了市场、研发等多类投入和客户需求判断,所以认定这款电芯。”徐清清称。
9月初,中车株洲所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其中,电芯部分,中车株洲所联合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联合发布了688Ah大电芯。
叠片工艺
一直以来,卷绕、叠片工艺各有优劣。但从成熟度而言,卷绕工艺较叠片程度要高。但目前600Ah以上大容量储能电芯,普遍改变了71773方形尺寸,制造工艺上也集体转向了叠片工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9家电芯厂商推出超10款以上600Ah+储能电芯,均使用了叠片工艺:包括瑞浦兰钧625Ah电芯、亿纬锂能Mr.Big 628Ah电芯、蜂巢能源L500-660Ah/710Ah/730Ah储能电芯、海辰储能1130Ah、昆宇电源720Ah电芯、楚能新能源625Ah、欣旺达欣岳625Ah、南都电源690Ah电芯、天弋能源630Ah电芯等。
总体而言,叠片工艺有望在大容量储能电池趋势下加速渗透。
高温电池
2023年,宁德时代“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对外发布。据了解,该方案通过自研的光储变流器,配合高温电芯技术和先进的自加热技术,摆脱了传统储能解决方案对冷却系统及其辅助电源的依赖,光与储实时联动,实现毫秒级功率控制响应,同时充放电效率提升10%。
今年,天合、新能安进一步公布类似解决方案思路或产品。其中,天合储能进一步透露其无空调系统的解决方案上市时间节点。
4月11日,Ampace新能安在北京推出全新工商业储能户外一体机“Ampace C5”,该产品通过独创的“无助冷全温域控制方案”,实现架构及电芯双重革新。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博士介绍,在电芯层级,该款新品运用的全新GT40技术加持的昆仑电芯2.0,采用新型负极、正极和新型电解液材料以及双头极耳结构设计,有效提高电芯的高温耐受性,保障电池在不同工作环境的高可靠、长循环性能。
新能安此次重磅推出的全新工商业储能户外一体机“Reno C5”,于2024年7月实现量产。
从系统进化角度,高温电池或将是今年储能领域重要进化方向。
碳化硅
碳化硅在带隙能量、击穿场强、热导率等几个参数方面具有优越的特性。碳化硅使得储能系统以更高的频率运行而不会损失输出功率,从而可以减小电感器的尺寸。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移除散热片以节省资金和减轻重量。
碳化硅作为更为高效的PCS功率器件核心材料,已经加速在工商业储能新品中得到运用。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盛弘股份、英飞源技术、崧盛创新等相继推出碳化硅器件的储能PCS或者系统。
其中盛弘股份在2023年下半年已经推出碳化硅版本的储能变流器。且在今年的展会持续展出了碳化硅版本的工商业PCS。
面对中小型工商业储能市场的日益增长需求,崧盛创新在9月SNEC储能展上推出了 SSE-HH40K~60K-P3EU 系列,采用全碳化硅技术,具备卓越的能量效率和轻便的机身设计,全面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功率密度与可靠性。
而英飞源技术由于在碳化硅原材料有布局,加之其充电模快产品已经普及碳化硅器件,因此,英飞源技术很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尝试碳化硅,且已经实现批量出货,其在9月初的展会重磅展出。
液流电池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5年国内液流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10GWh(按4小时测算,含出口),复合增速超90%。
当前,液流电池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新玩家将持续涌入液流电池行业赛道,全钒、锌溴、铁铬、锌铁、硫铁等液流电池技术路线百家争鸣。
GGII预测,未来10年液流电池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其主要驱动力有:
1)液流电池技术与长时储能匹配性高,电池循环寿命一般在10000次以上,没有起火爆炸风险,功率与容量可分开设计,能根据具体容量灵活扩充储能容量;
2)液流电池经过过去十年的工程示范,国内产业配套成熟度快速提升,制造成本下降明显;随着示范规模突破百兆瓦和头部企业产能的扩张,其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3)十四五储能规划提出重点支持百兆瓦液流电池技术项目示范,预计更多的央企和地方政府将会采用该技术路线。
2023年以来,液流储能已经进入产能、技术全速发展期。液流电池由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应用场景广等优点,成为储能领域一股关键力量。
钠电池
钠离子本身起步跟锂离子电池差不多80年代同时起步的,但是受制于和锂离子电池本身的特性差异,钠电正极材料这块一直产品开发不成熟,直到2015年,才有些产业化的苗头。而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崛起,有两个逻辑:成本和市场。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钠离子电池技术是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之一。
2023年是钠电储能高速发展的一年。一是,钠储示范项目破百兆瓦时,二是钠电在户储、工商储、大储场景的低温优势明显。
2024年则是钠电储能的集中示范期,规模有望突破GWh。除了备受关注的聚阴离子,普鲁士蓝技术路线同样值得关注。2023年,普鲁士蓝钠电储能示范项目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投入使用。
且由于普鲁士蓝材料的合成比较简单,只要水溶液共沉淀法就可以合成,不需要经过高温烧结过程,合成成本比较低,在切入储能领域具备价格优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盛大启幕。海辰储能全方位展示储能产品的创新实力,呈现从长时储能到极端环境、从工商业到户用等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矩阵,同时以产品发布、联合定义、技术赋能为主线,打造一场专业深度的储能盛宴,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的产品技术体验。海辰
在储能行业的加速跑道上,经济性是竞争筹码,而安全性才是通关密钥#x2014;#x2014;后者以零容忍的刚性约束,决定着技术迭代的天花板与商业化落地的底线。从早期的粗放式堆砌容量,到如今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储能行业正被迫站在十字路口:安全冗余的每一次提升,都需要以经济性的几何倍数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盛大开幕。同期论坛,蜂巢能源储能产品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雪飞以“热复合飞叠+短刀电池:定义储能未来最优解”为主题,系统阐述了蜂巢能源在储能电池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市场实践。王雪飞表示,蜂巢能源独创的“短刀电池+热复合飞叠技术”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长4.3倍,全部为半固态电池,主要为中国企业生产。EVTank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30年将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中国
4月12日,储能业内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落幕,尽管由于大风天气原因,展会最后一天行程取消,但整个展期仍吸引了2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观摩近800家国内外储能全产业链展商带来的前沿技术产品盛宴。规模较以往扩大之外,其实我们参加本次展会也明显感到了许多新变化,我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环视北京储能展,‘天正绿’品牌展厅格外亮眼,展台正面‘NEXTG’符号辨识度极高,科技感十足。”这是行业客户、媒体打卡天正展馆初体验。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天正电气(605066,SH)携新一代NEXTG明星产品和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闪
4月10日上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八大榜单。双登股份再获行业认可,荣登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力迈向碳中和的新纪元,“连接与算力”是发展的主旋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作为算力革命的核心载体,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按营收口径统计)约为47亿元,同比下降超过15%。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锂电池行业整体扩产节奏放缓。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主要
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换电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2025北京国际储能峰会暨展览会(ESIE)在北京盛大启幕。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上能电气以创新之姿闪耀亮相,重磅推出全新一代430kW液冷组串式PCS及覆盖全场景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了企业在储能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卓越的创新实力。「大」革命:真液冷大容量本次
4月11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特别设立的储能设计与解决方案论坛四大专场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论坛涵盖了电池技术、构网型储能、系统集成、数智化技术,邀请了40余位储能领军企业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储能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储能领域国家队,中电装储能聚焦央企担当之硬核科技,赋能绿色未来,携13款硬核展品及三大主题演讲亮相展会,全面展现在储能技术、系统集成及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力。本次大会开幕式前,国家
2025年4月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上,海尔新能源重磅发布了全新的星擎261工商业储能系统。本次发布环节邀请了环保领域行业专家、资方合作伙伴、EPC合作方及高耗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海尔新能源展区)此次大会以“
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盛大启幕。海辰储能全方位展示储能产品的创新实力,呈现从长时储能到极端环境、从工商业到户用等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矩阵,同时以产品发布、联合定义、技术赋能为主线,打造一场专业深度的储能盛宴,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的产品技术体验。海辰
4月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落下帷幕。鹏程无限首次参展,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ESIE。本次展会,鹏程无限带来多款明星产品:电芯、储蔚D#x2B;液冷储能系统、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天启液冷储能系统、工商业一体机精卫261、长箱1P104S、INF700系列储能变流器,
在储能行业的加速跑道上,经济性是竞争筹码,而安全性才是通关密钥#x2014;#x2014;后者以零容忍的刚性约束,决定着技术迭代的天花板与商业化落地的底线。从早期的粗放式堆砌容量,到如今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储能行业正被迫站在十字路口:安全冗余的每一次提升,都需要以经济性的几何倍数
2025年4月10-12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携储能全栈产品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并于首日重磅发布全新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UniCAG300-150。同时,新能安凭借其核心技术实力与前瞻性商业模式,荣膺第九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储能明日独角兽”奖项,彰显其行业革新与市场成长潜力。聚
4月9日,云能魔方与日本诺亚在日本东京举行战略采购签署仪式。根据协议,日本诺亚将向云能魔方采购总计2GWh电网调频储能系统及1000套储能型充电桩。日本诺亚是日本知名的建筑服务公司,专注于发电站、港口、物流仓库等项目在能源设备利用方面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其有着丰富的建设施工经验和广泛的市场
4月10日,领航投资与德赛电池在长沙正式签署《2025年度200MWh储能系统合作采购协议》,领航投资董事长管华与德赛电池高级副总裁郭庆明代表双方公司郑重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两家行业领军企业迈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这不仅是双方战略互信的里程碑,更是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核心,推动工商业储能行业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储能领域国家队,中电装储能聚焦央企担当之硬核科技,赋能绿色未来,携13款硬核展品及三大主题演讲亮相展会,全面展现在储能技术、系统集成及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力。本次大会开幕式前,国家
近日,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构网型“护卫者”产品认证,成为目前业内获得认证的最大功率构网型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在惯量特性、黑启动、过载能力等30项严苛测试中展现卓越性能,100%的测试通过率标志着思源清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关键
4月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落下帷幕。鹏程无限首次参展,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ESIE。本次展会,鹏程无限带来多款明星产品:电芯、储蔚D#x2B;液冷储能系统、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天启液冷储能系统、工商业一体机精卫261、长箱1P104S、INF700系列储能变流器,
在储能行业的加速跑道上,经济性是竞争筹码,而安全性才是通关密钥#x2014;#x2014;后者以零容忍的刚性约束,决定着技术迭代的天花板与商业化落地的底线。从早期的粗放式堆砌容量,到如今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储能行业正被迫站在十字路口:安全冗余的每一次提升,都需要以经济性的几何倍数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京开幕,海博思创本次参展主题为“AI新时代智储新未来”,公司在展会发布了“智慧储能解决方案”,以“电网(Grid)、人工智能(AI)、感知(Sense)、芯片(Chip)”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通过“储能#x2B;X”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追求“让能源
2025年4月10日晚,在备受瞩目的国际储能展同期“固德威之夜”晚宴上,固德威隆重发布三款储能产品——125kW储能PCS、215kW储能PCS及ICS升压变流一体机。此次发布吸引了能源行业精英、权威媒体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固德威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性跨越。125kW储能PCS:长效领航集成首选面对
在ESIE展会首日,上能电气1250kW集中式构网型PCS产品荣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颁发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认证证书,标志着上能电气在构网技术的创新领先性再度得到权威机构的肯定。CQC是国内领军的专业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在新能源产品认证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根据CQC/P
4月11日,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实验室正式通过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以下简称“TÜV莱茵”)的TMP(TestingatManufacturersPremises,制造商现场测试)审核,并获颁目击实验室授权证书。这是继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后,公司在检测能力国际化和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上,鹏程无限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时代天源,正式发布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以“高性能、长寿命、高集成、易运维”为核心理念,通过采用314Ah电芯104S长箱方案、四级联动消防系统
近日,思格新能源旗下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完成澳洲首个CCS2标准车型车网互动技术(V2G,Vehicle-to-Grid)的商用部署。此次商业部署由思格新能源携手澳大利亚国有电力基础设施开发商EssentialEnerg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澳洲电动车分销商AUSEV共同完成。CSIRO项目负责人SamBeh
创新,突破上限;未来,大有可为。4月10日,备受瞩目的2025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在北京拉开帷幕。上能电气在展会现场隆重召开储能新品发布会,匹配600+Ah大电芯的「真」液冷430kW组串式PCS强势来袭,以七大真硬核基因全面推动产业升维,开启6MW+储能大时代。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