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于印发《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24-2027年)》的通知
鄂环发〔2024〕16 号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有关单位:
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我厅制定了《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现予印发,请抓好贯彻落实。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4年11月2日
附件
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24-2027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探索建立“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湖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低碳引领、减排激励、公益普惠、惠企利民”原则,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碳普惠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良好氛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加强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完善碳普惠平台,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行动、全民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扩大碳普惠应用场景,推进重点城市碳普惠试点,初步建立碳普惠体系。
到2027年底,碳普惠体系不断完善,在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资源节约、能源替代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方法学,逐步形成省市联动、特色鲜明的碳普惠发展模式,打造碳普惠“湖北样板”。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碳普惠政策制度体系。
1.完善碳普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碳普惠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等配套政策,为湖北碳普惠体系建设、运行、监管等提供政策与技术保障。
2.推进碳普惠方法学体系建设。结合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开发和征集公众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数据基础好、可操作性强的绿色低碳生活领域方法学。鼓励地方围绕特色产业和领域开发方法学。支持电力、交通运输、智能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方法学开发。
3.探索碳普惠场景评价体系建设。以培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等场景为导向,鼓励市州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碳普惠场景评价规范,量化生活消费场景节能降碳效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碳减排行动。
(二)建立碳普惠管理支撑体系。
4.加强碳普惠运营管理。依托相关机构,依法依规承担湖北碳普惠机制的管理和运营职能,包括开展碳普惠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组织碳普惠方法学和减排量的论证审定、碳普惠减排量的登记与注销、碳普惠场景的管理等工作。
5.加强碳普惠技术保障。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参与碳普惠领域的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碳普惠方法学和减排量的技术评估等工作,为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各类专业机构协助开展相关规范、标准的制订与评估。
6.构建省市联动碳普惠架构。加强省市联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立足地方特色,开展碳普惠政策创新,丰富碳普惠应用场景。
(三)完善碳普惠平台服务体系。
7.优化碳普惠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在现有碳普惠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形成省级统一的碳普惠登记系统,具备碳普惠减排量核算、登记、划转、注销等功能。开展政策发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等信息服务工作。
8.完善企业碳排放核算平台。完善现有企业碳核算平台,为企业提供碳排放在线核算、多维度碳分析和评估、碳中和等服务,挖掘企业节能降碳潜力,探索引入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减排行动。
9.搭建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搭建“湖北碳普惠”小程序,与碳普惠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依据碳普惠方法学在线量化个人低碳行为。鼓励各市州在“湖北碳普惠”小程序内建立地方个人低碳生活平台。支持电网等行业头部企业、大型央国企建立企业员工碳普惠平台,并接入“湖北碳普惠”小程序。
10.培育行业级碳普惠聚合平台。鼓励电网、交通运输、建筑、公共机构各行业头部企业牵头探索行业级碳普惠聚合平台,统筹行业内碳普惠项目和场景资源开发。
(四)建立碳普惠消纳体系。
11.链接湖北碳市场抵销机制。完善湖北碳市场履约抵销机制,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碳普惠减排量纳入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品种,鼓励购买碳普惠减排量用于碳市场履约。
12.鼓励各类主体践行碳中和。依托碳普惠场景评价规范,引导生活消费场所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鼓励企业、机构和个人使用碳普惠减排量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产品、日常生活进行碳中和,履行绿色低碳社会责任。引导大型活动组织方绿色办会,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
13.鼓励探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在符合有关生态环境修复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市州依法依规探索使用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
14.探索多样化商业激励机制。鼓励市州结合开展促销费活动等工作,探索多样化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消纳渠道,持续激励公众参与。鼓励和引导休闲场所、商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为公众提供低碳激励,形成政策引导、公众获益、商家增收、全社会减排的碳普惠良性循环。
15.加强碳普惠与碳金融联动。鼓励市州与金融机构协作联动,探索碳普惠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挖掘碳普惠与气候投融资、绿色金融协同潜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本省碳普惠体系建设的统一指导,省生态环境厅负责省级碳普惠体系的总体设计,推进省级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等工作,加强对地方碳普惠体系建设指导。市州生态环境局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开展碳普惠政策创新,丰富碳普惠应用场景等。
(二)加强资金支持。
鼓励市州将碳普惠体系建设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有条件的市州积极申请气候减缓和适应领域相关政策资金支持,用于地方碳普惠体系建设。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助力碳普惠机制市场化运行。
(三)做好政策宣传。
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商圈积极开展碳普惠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绿色低碳生活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碳普惠体系建设,营造“人人低碳、普惠共享”的新风尚。
(四)加强能力建设。
加大碳普惠相关人员培训力度,面向市州及有关部门、企业开展碳普惠相关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水平,强化专业支撑保障。开展多层级碳普惠经验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互动合作,及时总结有效举措、典型做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案例,共享创新成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上海碳普惠25日正式上线,前期经过近8个月的试运行,已累计吸引13万名民众参与体验,近300家企业开通机构碳账户,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2025年全国低碳日·上海市主场活动25日举行。今年全国低碳日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主题,深入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低碳意识,
日前,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宁夏到2027年,自治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聚焦有机化学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等出口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出台相关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制定自治区碳足迹管理制度和评价通则,持续完善产品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这是记者25日从“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
6月16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①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实现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0项,企业和群众异地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建成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①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年底前实现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0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1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静安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的通知。《安排》指出,推进市北园区虚拟电厂建设。建设市北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苏河湾绿色生态城区。推动临汾路街道低碳社区建设。全力推进节能降碳目
6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2025年6月11日,SNEC2025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行业展会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光伏领军企业和创新技术。TCL光伏科技以“碳索新境智领未来”为主题,在6.2H(TCL馆)E670展位惊艳亮相。本次展会,TCL光伏科技全方位展示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泛华战略新论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迈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阶段。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引入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育城平台赋能,整合产业链、重构供应链,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格局。同时,构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5日,海拔4700m的藏北高原,在一台800T履带式起重机与两台100T汽车起重机辅助下,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13#风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缓缓升起,于10:45顺利与机舱完成对接,标志着该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是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附件显示,65家达标企业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总量最高,旗下两家公司共有581.57万分;排名第二的为特斯拉、共拥有203.2万分,吉利115.45万分位居第三。而唯有一家车企——广汽丰田汽车有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5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2.8GWh,环比有所上升,为2025年以来月度新增装车量新高。企业方面,本次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有6家企业为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自2025年7月1日起,一批电力市场新政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国家层面政策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地方/区域层面政策有:《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
7月5日,海拔4700m的藏北高原,在一台800T履带式起重机与两台100T汽车起重机辅助下,西藏开投色尼区曲果嘎姆200MW风电项目13#风机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与轮毂缓缓升起,于10:45顺利与机舱完成对接,标志着该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色尼区曲果嘎姆风电项目是自治区2024年度重点保供项目,也是目前西藏在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于平均海拔3700米的高原地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装机规模16万千瓦,配套建设16兆瓦/32兆瓦时储能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进入7月,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影响,湖北省迎来今夏首轮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以上,局地40摄氏度以上,社会用电需求旺盛。7月4日,湖北省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鄂州、随州、十堰等7个地市用电负荷创新高。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三峡集团湖北能源省内10台火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近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多家官方权威媒体对其进行解读。(来源:鄂电价格)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项电价政策临时调整,为何得到官方如此高度重视?!笔者以为,这事儿看似简单,但说来话长!彰显了电力保供稳
“迎峰度夏”进程逐步展开,制冷用电需求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电煤消耗增加,但目前下游在存煤尚为充裕支撑下,仅释放部分刚需拉运需求,部分用户对当前煤价持观望态度,实际采购量有限。后续来看,下周部分地区气温回落,且区域水电替代作用也有所增强,但下周高温版图将继续扩大,火电负荷的增加,仍有望
近日,除云南外,各省7月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由于进入迎峰度夏阶段,7月共有23地执行尖峰电价,5地执行深谷电价。峰谷价差较高的地区有上海1.6984元/kWh、湖南1.5209元/kWh、浙江1.3408元/kWh、广东1.2459元/kWh。江苏自2025年4月30日发布新的峰谷电价计算方式后,到7月份,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容百集团仙桃基地6000吨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北仙桃隆重举行。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依托容百集团自主研发的钠电材料创新技术体系,产品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项目首创“原料处理-成品烧结”全流程一体化工艺,生产效
日前,±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咸宁长江大跨越和荆州长江大跨越工程导线防振及测振工作完成。测试结果表明,由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导线防振专业技术团队设计的工程用导线防振方案满足技术要求,防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也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