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四季度工作会提到,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电力安全的重中之重。近日,电网头条记者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相关内容采访了中国电科院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安宁。
电网头条:中国电网是近20年世界上唯一没发生过大停电的大电网。从以往的经验看,我国电网的管理体制和技术进步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安宁:我国电网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坚持全网“一盘棋”。回顾我国电力系统各阶段的发展,每个电网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高度重视系统稳定工作,以“管电就要管网,管电网稳定”为指导思想,以电网稳定工作为抓手,有力支撑了我国电网快速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
我国电网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电网稳定工作保证了我国电力系统科学发展,二是电网稳定工作促进了整个电力系统协调有序和统筹运转,三是电网稳定工作保障了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四是电网稳定工作推动了我国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走向国际领先。
我国电网已成为全球并网装机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是20多年来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的特大型电网。
具体来说,我国电网的管理体制和技术进步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实践中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
一是以电网稳定工作为核心,秉持系统思维,树立全网“一盘棋”的思想,形成各级电网上下协调、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网源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坚持以网源协调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抓好以网源协调为重点的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协调,形成服从和服务于主网安全稳定的共识,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确定涉及网源协调问题的技术原则,提出对电源的相关技术要求。
三是运用以系统认知为前提的控制方法,强化认知体系建设,以先进仿真技术为支撑,掌握系统运行机理和规律分析,把握大机组、大直流、大电网、大负荷特性,形成科学、高效的大电网认知技术体系。
四是发挥统一调度的体制优势。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我国电网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创造世界特大电网最长安全纪录的体制机制优势所在,并随着跨省区电网紧密互联和耦合程度的加深不断强化。
电网头条: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面临哪些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
安宁:“双高”特征导致电网运行控制难度呈现指数级增长。能源转型背景下,源网荷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11.8亿千瓦,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0%。“三华”电网电力电子类电源出力占负荷比例已超过60%;在运特高压直流工程达到20回,“西电东送”规模超过3亿千瓦;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夏季、冬季控温负荷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面临以下新挑战:
一是传统稳定问题更加复杂,新型稳定现象不断涌现。新能源、直流等电力电子设备导致系统复杂性增强,电力电子设备高占比的局部地区涌现出次同步振荡、高频振荡等新现象。交直流之间、送受端之间、常规电源与新能源之间交互作用增强,叠加电力电子设备抗扰动能力低等因素,故障引发连锁反应成为新常态。
二是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出现显著弱化,电网稳定问题更加突出。从以机械电磁装备为主的高转动惯量系统,演进为以电力电子装备为主的低转动惯量系统,系统一次调频能力及转动惯量持续下降,导致频率变化加快、波动幅度增大、稳态频率偏差增大,越限风险增加。
三是运行方式和故障演变不确定性陡增,故障防御难度大幅增加。系统状态不确定性增加,脆弱性元件增多,故障形态、路径、特征变得复杂化,第一道防线配合整定困难,传统事件触发型的第二道防线面临不确定性、故障连锁反应的考验,第三道防线措施部署需要应对配网有源化的挑战。
电网头条: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准确认知系统运行特性。中国电科院在此方面做了什么工作?攻克了哪些世界难题?研发了哪些核心技术?
安宁:我们搭建了国产化大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及平台,准确刻画“双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仿真是认知和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特性、输电能力及安全边界的关键技术,支撑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并网比例加大,微秒级时间尺度快速响应的电力电子设备逐步主导电力系统动态过程,准稳态相量建模方法、毫秒级/秒级时间尺度的传统仿真技术无法完全准确仿真系统稳定特性。
中国电科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攻克新能源高占比大型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需求,主要取得了如下突破:
一是突破大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建模及高效仿真技术。基于电力电子设备单体统一结构模型,提出新能源场站和配电网聚合等值建模方法,解决海量新能源设备的精确模拟。基于高性能数值求解算法、并行算法等技术,解决采用微秒级小时间尺度高效仿真十万节点级大型电力系统的算法挑战问题。
二是掌握大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仿真技术,解决提升实时性能、小步长仿真和大规模数模接口等支持接入实际控保的数模混合仿真技术难题,实现对直流动态特性的高精度数模仿真。
三是攻克高效精准仿真体系及工程化应用技术,整合多种仿真手段,建设了国际上仿真规模最大、计算能力最强的国家电网仿真中心。超大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及平台获评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之首。
电网头条:下一步,中国电科院将如何发挥基础研究和技术优势,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安宁:以核心技术攻关、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国电科院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双高”特征不断凸显、系统平衡和稳定问题日益严峻等情况,在系统运行技术方面将开展如下研究:
在系统认知理论和技术方面,将进一步深化超大规模电网全电磁暂态精准高效仿真建模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提高仿真模型的精度和求解效率,建成电力电子设备标准化模型库,构造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特征值分析用复频域仿真技术体系,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计算技术,提出智能高效特征提取及稳定分析判别方法。加快推进数模混合仿真平台国产化替代,以国外同类仿真产品的最新性能为目标,结合我国电网实际生产需求,扩大国产化数模混合仿真平台的规模和接口能力,让研发成果在仿真中心乃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应用落地,形成“研发—应用—研发”良性循环的自主仿真技术应用生态,真正实现对国外仿真产品的替代。
在系统稳定性和控制方面,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交织、控制策略主导、切换性和离散性显著等特征,研究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过渡过程及稳定性认知、分析的新理论,厘清系统扰动后的过渡过程并建立完整的分析理论,明确新型稳定形态,建立科学的稳定分类体系,提出针对不同稳定分类的建模准则和分析方法。针对海量动态元件接入“双高”电力系统的新特性,构建广域的协调控制方法,构建多级协调的稳定控制体系,为开放包容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在系统防御方面,研究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场景的新原理继电保护,建设完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平台,研究响应驱动等不依赖事件驱动的稳定控制技术,解决原有事件驱动的稳定控制存在的失配问题。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对于电网稳定的影响日益凸显,研究极端场景对于系统稳定及供电能力的影响,突破系统异常状态恢复技术。
在电力电子设备主动支撑方面,充分发挥新能源等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势,创新拓扑结构和控制模式,实现新能源、储能、柔性直流等电力电子设备具备主动支撑的技术和能力,发挥对系统稳定的支撑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深刻汲取新疆电网“8·3”功率振荡事件教训,加强地方电网涉网安全管理,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近期南方能源监管局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分组赴百色、贺州等地对3家地方电网公司及有关并(联)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开展为期一周的现场专项核查。此次专项核查对象涵盖地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3月29日,陕西省电力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据悉,陕西省电力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成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等9家单位共同筹建。将作为从事电力安全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省电力标委会受行业主管部门
3月20日,随着宁夏青龙山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宁夏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超过500万千瓦,达到511.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44.87%。近年来,宁夏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2024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50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4132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从2020年的44%
为进一步提升电力设施保护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期,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联合县电保办、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开展防植保无人机输电线路外破宣传工作。此次行动结合春季农业生产特点,针对植保无人机靠近输电电力线路作业,外破风险增大的实际情况,组织输电运检人员加强宣传与设备巡查,筑牢电
近日,四川能源监管办赴川渝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调研并就2025年度四川电网安全稳定工作开展专题会商,听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4年电网运行情况总结和2025年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电力可靠性和安全应急工作汇报,督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水平,不断优化并网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涉网安全
“今天我们开展的是带电作业。临时装置投入运行后,原装置才能退出出口压板。”3月24日,在四川成都110千伏棕树桥变电站内,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现场工作负责人杨超杰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带电消除10千伏线路保护装置中央处理器(CPU)板件缺陷的风险点。10千伏线路处于供电末端,线路保护装置的CPU板
3月25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重要电力用户供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冀发改运行[2025]367号)。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应采用多电源、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任何一路或一路以上电源发生故障时,至少仍有一路电源对保安负荷供电。具体配置要求为:(一)特级重要电力用户应采用多
3月26日,辽宁阜新市发布关于《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要求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为主线,保障地区可靠供电,提高电网本质安全,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用电需求,统筹电网转型发展,优化电网审批流程,改善建设环境,聚焦全市电网建设、运行维护、供电服务
“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起飞。”3月20日,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工业园区内,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在云南省首次开展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绝缘喷涂”。此次工作是云南省首次采用“无人机+涂覆机器人”的智能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首次将无人机与绝缘涂层技术相结合,应用于110千伏
3月2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系统回顾了国网江苏电力2024年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亮点工作和突出贡献。据悉,为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网江苏电力将在今年新增2400万千瓦新能源接网消纳服务。据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副主任鞠非介绍,
敷设线路、新装电表、装设阻燃板……日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笋屯村消防电力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推进工程进度。这般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在贵州省各地频频上演。2024年5月,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
在发展数字经济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正引发算力需求的指数级攀升。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超过88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6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战略研讨会暨2025年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以精心之笔触、精准之规划、精细之执行,把战略目标转化为成果实效,开启了精绘战略发展新画卷的征程,勾勒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国家电网的蓬勃发展与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2024年的发展评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出台相关能源法规制度和政策,构建系统完备、有效衔接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加快《电力法》修订
3月27日,海南省长刘小明在博鳌会见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一行。双方围绕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及“低碳岛”建设,就推动电网全面提质升级、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省政府秘书长符宣朝参加会见
最近,国网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黄瀚一行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巴电CPFL项目结对共建事宜,这为省级电网公司与境外资产合作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典范,其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深入探讨与期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电网建设运营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
最近,在首届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配电自动化专业)的赛场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代表公司参赛的苏州公司刘晓林、泰州公司孙先灿、扬州公司罗航3名选手全部获个人一等奖,彰显出国网江苏电力在技能人才培育与专业素养锤炼方面的深厚功力。专业素养是电力行业从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为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去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深化运营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全年累计开市37天,累计增加新能源消纳8848万千瓦时,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如虚拟电厂等参与电力市场,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电力领域的新生力量,涵盖分布式光伏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发明的EEAC理论攻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世界难题,迄今仍是国际上唯一得到理论证明并实现工程应用的量化分析方法。研发了大电网停电防御体系(WARMAP),应用于我国90%的省级以上电网。提出了CPSSE框架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张振宇发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新型储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的演讲,提到构网型储能作为重要的技术补充支持新型电力系统。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以来,各行各业积极加速推动能源转型,电力系统也向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快速演进,新型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玢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新型储能赋能电力系统:调节、平衡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魏玢指出,我国新
2月25日,仁怀市人民政府印发仁怀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仁府办函〔2025〕2号)。要求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电力调度机构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控制停电范围;尽快恢复重要输变电设备、电力主干网架运行;在条件具备时,优先恢复重要电力用户、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电力供应。同时,电网企业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广东深圳市电力事故应急指挥部关于印发《深圳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预警分级:各电力企业要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监控,完善电网运行风险预测预警报告及发布制度
1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丰台区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分级标准,参照《北京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分级标准,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将大面积停电事件由高到低依次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分级标准如下:(1)特别重大大
《新余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建立健全新余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应对效率,科学、有序、高效处置全市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限度减小停电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维护全市社会安全和稳定,结合具体实际,制定本预案。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
12月3日,丽水市人民政府印发丽水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其中明确,丽水电网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主要包括:(1)全市供电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受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供电区域内暴雨、雷暴、台风、大雪、大雾、冰雹、冻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能造成电网
12月10日,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国网华东分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专题召开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电网企业关于当前电网风险情况、采取的管控措施及存在难点问题的汇报,要求各企业认真落实《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履行电网安全风险管控职责,
11月19日,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头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汕府办〔2024〕42号),其中指出,按照“统一调度、确保主网、保障重点”的原则,大面积停电发生后,要把保证大电网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电网“黑启动”能力建设,优先恢复主干网架和重要输变电设备、重要电厂的厂用电源;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科学高效规范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广东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粤办函〔2024〕68号,以下简称《预案》),现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一是机构改革后省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责发生了变化;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8月30日,广东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惠州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根据《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大面积停电事件分级标准,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惠州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一般(Ⅲ级)三个等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分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浦江县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一、特别重大大面积停电事件浙江电网减供负荷30%以上,且对金华电网有特别重大影响。二、重大大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