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积极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2024-11-12 17:17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邹磊关键词:大唐集团邹磊新型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开创性、系统性工程,也必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管理及商业模式变革。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邹磊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路径。我国能源和工业活动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近90%,电力行业占能源系统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约为28%,未来将提高到50%以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发挥电力行业降碳“主力军”作用的重大创举,也是引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底色是绿色,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以来,我国能源转型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超过4.76万亿元,其中太阳能发电、风电投资规模达到1.05万亿元。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6年多实现2030年承诺的装机目标,并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推动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还要看到,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图谱远远不只是风电、光伏、新型储能等业务,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停留在中试或示范阶段,甚至处于概念或研发阶段,也有很多技术本身已经取得突破,但商业模式尚不完备。这些领域一旦取得突破,进而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将为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坚持清洁低碳这一核心目标

加快推进新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2%。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7.52亿千瓦,仅占约460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的1.6%,不到2%;风电装机4.74亿千瓦,仅占约60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的7.9%,还不到1/10,风光资源开发潜力仍然巨大。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首次超过15%,达到15.6%,进入了国际能源署等机构定义的高比例新能源阶段,但与新能源电量渗透率更高的国家相比,例如丹麦超过60%、德国超过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坚持集中与分散并举、陆上与海上并重、单一与融合场景并用,利用我国广袤的沙漠、戈壁、荒漠、荒地、海洋等未利用地,以及中东南部的可开发区域和场景,结合算力、电力协同等,加快建设超大规模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守安全充裕这一基础前提

加快推进传统能源电力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的持续超大规模发展、大范围转移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能力提出更高标准、更大需求。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支撑调节主要依靠煤电,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优质调节电源装机容量占比仅为6%左右,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为45%、西班牙为30%、德国为18%。满足每年1亿千瓦的最大用电负荷增量、每年消纳近3亿千瓦的新能源增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坚持先立后破,积极推进传统能源电力特别是煤电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适度建设一批清洁煤电项目,积极推动新一代煤电示范,在夯实煤电兜底、顶峰、保供基本盘的基础上,进而带动绿氢氨醇、生物质等低碳零碳燃料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产业新技术创新发展。

秉持经济高效这一基本要求

加快推进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

新时代以来,我国用能水平全面提升。2024年,人均发电量达到6700千瓦时,为2012年3693千瓦时的1.81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9倍。随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人均用能及生产生活电气化水平将持续提升,能源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特别是新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高比例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转移传输的特征尤其突出,负荷侧电力自发自用、自我调节能力的持续提升,对电力市场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完善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机制,促进“源网荷储”深度协同互动,优化电力系统资源配置,降低转型及运行成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用能用电新期待。

强化灵活智能这一重要支撑

加快推进电力系统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促进数字技术和电力技术深度融合,是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当前,能源系统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能源品类更加多元,电源数量大幅增加,电网架构更为复杂,能源消费灵活多变。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源网荷储数”深度融合,建设智慧电厂、智慧电网、智慧调度、智慧用户,为海量异构资源广泛接入、智慧互联、密集交互、快速响应、安全运行提供强大支撑,同时,促进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负荷聚合商、碳市场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中央能源电力企业承担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使命。“十四五”以来,中国大唐集团深化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新增在建在役新能源基地突破20个。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达到4306万千瓦,占全国改造总容量的10%以上,一批清洁高效煤电新建或改造升级项目开工建设;在役煤制甲醇、烯烃、天然气项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成为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推进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实施了世界首台西藏扎拉500兆瓦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山东郓城世界首台630摄氏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宁夏中宁世界首套100兆瓦级地下硐室压缩空气储能、湖北潜江全球最大的钠离子储能示范电站、浙江象山国内首个大型海岸滩涂渔光互补项目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源网荷储数”和“绿电氢氨醇”一体化发展,为2万多个大用户提供经济便捷的售电服务,并建成了移峰填谷、多方受益的省级虚拟电厂7个。开工建设了广西河池“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宁夏中卫“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内蒙古多伦国内首个离网绿电制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具体战略安排。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贡献者,中国大唐集团愿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企民企、科研院所和各界朋友,共商合作、共享机遇、共同创新、共谋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标题:高端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积极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唐集团查看更多>邹磊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