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999年,日立能源将全球重要的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制造基地落户厦门特区。发展至今,凭借在高压技术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厦门已成为日立能源全球最先进的集研发、实验、制造、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高压开关产业基地之一,覆盖72.5 kV到1200 kV电压等级的全系列产品。
在过去25年里,公司为国内外2000多个变电站项目提供了高压组合电器设备,包括全球首个特高压过江隧道 -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首个±500 kV三端直流工程南网云贵互联通道,以及港珠澳大桥、北京奥运场馆鸟巢及水立方等项目。同时,公司海外业务已拓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电网、新能源、数据中心等行业客户提供领先产品。
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赵永占表示:“扎根厦门25载,厦门日立能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已成为日立能源依托全球技术平台,持续推进本土创新和深化本土布局的典范。面对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日立能源将继续充分利用厦门优越的营商环境,加大在技术创新、产能提升和人才领域的投资,支持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绿色升级,并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立能源就率先在全球推出了GIS技术,并为全球成百上千个城市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当前,随着电力需求的急剧上升以及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而进行的电网扩容,环保、可靠高压开关设备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秉持“构建清洁能源系统,共享低碳美好未来”的宗旨,日立能源将在厦门制造基地投建全新的750 kV/1100 kV GIS生产线,同时推动EconiQ™环保型GIS生产设备的焕新升级,以更完善的本地化供应及更高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厦门基地于2023年推出的新一代1100 kV GIS产品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环保友好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能够为特高压电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输送。
日立能源EconiQ高压产品组合全面摒弃了温室气体六氟化硫(SF₆)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电网脱碳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厦门制造基地为国家电网公司交付了国内首台EconiQ 145 kV GIS,在提供可靠电力的同时帮助实现电网的低碳转型。在本次庆典活动中,公司第12000个GIS间隔的成功下线,这也将是厦门基地为南方电网公司提供的首台EconiQ 145 kV GIS。与此同时,日立能源今年在厦门率先推出了公司全球首套EconiQ 550 kV GIS,这也是目前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无SF6开关设备,帮助支持中国输电网络的绿色升级。
日立能源全球高压业务单元负责人韩柏鹤(Markus Heimbach)表示:“经过在厦门25年的稳定发展,我们与中国客户及伙伴携手创新,共同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并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当前,中国正在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实现其宏大的碳中和目标。日立能源将通过更加全面、可靠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中国以及全球的能源变革提供技术支持,携手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塑更清洁、更灵活、更安全的能源系统。”
在日立能源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厦门基地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1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多项环保措施,包括采购绿色环保物料、开发环保产品、实时监测温室气体逸散和使用绿色电力等。相比2021年,目前公司单位产值能耗降低接近40%,碳排放降低超过90%。2023年,厦门制造基地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日立能源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并与行业专家深入探讨驱动电网和能源低碳变革的关键路径。自2020年以来,国际能源电力转型论坛已举办四届。本届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
该创新产品为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天然酯油变压器,为高压交流输电领域推进绿色环保和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树立了行业标杆。日立能源765kV天然酯油变压器近日,日立能源全新765kV单相天然酯油变压器成功通过全套试验。这是全球首款达到这一电压等级的天然酯油变压器,为超高压交流电网运营商带来了既绿色环
·EconiQ550kV无六氟化硫(SF)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将技术扩展到高电压等级变电站,彰显了日立能源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导力·全新开关技术将不仅能确保电网的可靠性,还可以显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日立能源将持续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携手推进可持续、环保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的应用,为中
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日立能源旗下的两家本土企业——北京日立能源电力系统有限公司及大同日立能源牵引变压器有限公司成功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目前,日立能源已有四家本土企业入选该名单。为完善国家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的绿色发展,工信部从2017年起组织开展国
日前,日立能源为南方电网公司广东汕头供电局110kV溪南变电站提供的EconiQ145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正式投运。通过采用环保气体替代方案,该产品能够大幅降低电网对环境的影响,并支持南方电网构建可靠和可持续的区域电网。现场图片EconiQ145kVGIS使用创新的环保混合气体取代温室气体SF作
·英国霍恩西四期项目(Hornsea4)预期将成为欧洲首个采用新一代电网稳定技术——增强型STATCOM(静止同步无功补偿器)的海上风电场·该技术将支持rsted将2.4吉瓦(GW)的清洁能源稳定接入电网,为英国约260万家庭供电·通过与rsted紧密合作,日立能源将助力英国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同时,维护电网
·Amprion公司的KorridorB高压直流项目将把德国北海海岸的风电输送到鲁尔区,为400万用户提供电力·通过轻型高压直流(HVDCLight)技术支持Amprion公司的发展战略,帮助德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日立能源高压直流换流阀日前,日立能源与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Amprion签署了总额超过20亿欧元的订单合同。公司将
11月26日,中山日立能源变压器有限公司成立25周年活动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聚集了10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客户与合作伙伴,通过开幕论坛及研讨会等环节,回顾了中山变压器制造基地25年来的创新之旅,并就变压器的可持续、数字化和全球化发展进行了探讨。日立能源于1999年在中山投建了变压器制
“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十足,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也信心十足”,这是一家跨国巨头在厦门的高压开关制造基地过成立25周年庆典时,相关负责人对北极星电力网传递出来的信息。25年来,中国的电力系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于2020年向全世界作出了实现“双碳”
日前,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展开合作,帮助减少该公司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双方协议,日立能源将为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提供创新的EconiQRetrofill解决方案,以替换其现有55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中的SF气体。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签署EconiQRetrofill合作协议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流标竞争性谈判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SD25-WZ-JZTP02LB)
5月19日,1000千伏鄂岳Ⅰ、Ⅱ线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操作结束,标志着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完成1000千伏北岳变电站为期14天的年度综合检修工作。北岳变电站是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华北地区的枢纽变电站,承担着鄂尔多斯至山西、晋北至华中、山西至华北的大容量
5月17日,辽宁500千伏盛京变电站扩建工程通过系统调试和验收,220千伏盛东Ⅰ、Ⅱ线带负荷测试数据全部正确、保护装置动作逻辑正确,标志着该站扩建工程正式投运,可满足沈阳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盛京变电站是沈阳城市中心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原有两组15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本次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随着全省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今年浙江经济将持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7200亿千瓦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国网浙江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力度
日前,湖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湖北±800千伏大冶换流站50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倒充电试验。该试验在华中区域属首次开展,检验了大冶换流站交流系统一次、二次设备的投运质量,为推广GIS倒充电试验方法打下了基础,也为该站交流系统启动调试提供支撑。大冶换流站是±800千伏金上—湖北特
5月1日23时43分,随着3台主变压器充电试验完成,湖北武汉220千伏舵落口变电站投运。舵落口变电站位于武汉东西湖区,原站于1989年建成,变电容量480千伏安,承担着为武汉东西湖区、硚口区供电的任务。随着武汉东西湖区内的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舵落口变电站亟须改造,以满足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该站是
近日,四川电网今年两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甘孜500千伏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成都220千伏金融城输变电工程投运。作为四川电网新增电源点,巴塘水电站位于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装机容量75万千瓦。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将巴塘水电站接入500千伏巴塘变电站,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连。工程本期新建500千伏出
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投运,标志着该站正式与新疆主网相连,为下阶段该站低端、高端直流系统带电调试、全站投运及后续配套的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接入打好基础。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交流系统的投运是哈重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
近日,国网甘肃电科院完成110千伏龙首变1113间隔GIS设备X射线检测。此次检测利用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对设备内部进行了细致检查,目前,已完成4个变电站共6台罐式断路器、23个间隔GIS设备的X射线检测,为这些关键电力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穿透物体并记录不同部位对
最近,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550千伏大容量真空开断环保气体绝缘型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这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考验,更为点亮电网未来之光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国网江苏公司牵头的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长周期、高经
4月23日18时18分,±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00千伏交流系统调试结束,进入带电运行阶段。这标志着该站正式接入重庆500千伏主网,为下阶段双极直流系统按期投运打好基础。渝北换流站带电调试包括交流系统、直流低端和直流高端三个调试阶段。本次交流系统调试涉及2
5月22日,浙江金华潘村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投运,为浙江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一保障。该工程总投资5.2亿元,新建一座500千伏潘村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这也是全国首个模块化建设的超高压变电站。电站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兰江、双龙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为浙福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
5月21日上午,在四合永镇营字村海岱沟凤利花卉园艺公司大棚里,国网围场县供电公司四合永供电所党员服务队队员方文武、李荣坡正忙着检查维护棚内用电线路和保温照明设备,这是该公司开展“暖心”行动,助力花农在产销旺季期间用电无忧的缩影。“大棚内需要电气设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有效控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21日,中节能(北京)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600t/d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SCR系统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390000元,拟中标价:539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980000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江苏华星东方
5月21日,南山铝业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00万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停车棚及地面等闲置空间建设光伏能源,现已取得由龙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营业执照。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濂溪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冯勇力,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气设备修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龙源电力等共同持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企查查信息显示,2025年4月23日,自贡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宋海英,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的有生力量,电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功能定位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叠加近年来电煤供应、电价机制、环保约束、能源保供等外部环境变化,新形势下的煤电企业设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湘能电投(岳阳)发电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谌浩洪,注册资本164185.6万人民币,由湖南湘投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陕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
近日,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全流程无人化油品检测流水线投用。这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检测线可将传统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化检测周期从7天压缩至2天内,推动“一码贯通”的油样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落地。传统的油样检测需要检测员手动分拣样品并记录参数,一批次只能完成一项油样检测任务。应用全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