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应对气候变化的配电网弹性提升策略研究
——以新疆地区为例
近年来,新疆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安全保障构成严重威胁,配电网更是成为极端天气下电力系统故障的“高发地”。当前,新疆正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气候变化的“新常态”和极端事件的“新变量”应予以高度关注。受城乡网架结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设备设施老旧、县域供电能力存在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制约,配电网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能力问题愈发突出。本文研究剖析新疆气候变化趋势,重点分析其对配电网的影响,并从设备设施、网架结构、技术标准、应急保障等层面提出配电网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弹性的相关建议及措施。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王金龙 田寿涛 翟旭京 陈伟伟 吕盼)
一、气候变化趋势
近60年来,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次变化明显。新疆区域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升温速率为0.3摄氏度/10年;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有增加趋势,分别为10.1毫米/10年、1.06天/10年;暴雨、暴雪量增加趋势显著,分别为1.82毫米/10年、0.47毫米/10年;大风日数、沙尘暴和寒潮天气均明显减少,减少速率为3.8天/10年、1.5天/10年、0.28次/10年;干旱日数也阶梯状减少,减少速率为7.53天/10年;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0.76天/10年。
未来40年,气候暖湿化特征明显,极端事件变化更加显著。年平均气温升高1.3~2.1摄氏度,降水量增加6%~10%,未来高温热浪事件将增加、极寒事件将减少;大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在冬季减少、春季增加,活跃期时间逐步前移,干旱事件强度逐步增强,如今年2月初发生的南疆沙尘暴天气,早于常年1~2个月,西北部干燥程度将更加剧烈,而东南部干燥程度将有所缓解。
二、气候变化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
新疆地域辽阔,电网布局广泛,作为国内最大的省级电网之一,其电网跨区复杂,气候条件多样,配电网运行条件各异,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对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带来严峻挑战,提升配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尤为必要且十分紧迫。
一是沙尘天气已进入新的活跃周期,配网多发性故障问题突出。新疆是沙尘暴发生频率较高地区,春秋两季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沙尘天气带来的沙尘颗粒在架空线路绝缘子表面迅速沉积,使其灰密、盐密增加,绝缘子污闪概率骤增,并导致架空线路污闪跳闸故障概率快速攀升;沙尘天气过境电网所在区域同时出现空气相对湿度迅速上升的潮湿天气(如大雾、融雪等),架空线路污闪跳闸故障概率将会在短时间大幅度增加,极易在电网局部地区引起架空线路污闪跳闸故障。
二是局部地区寒冷强度有所增强,配电网结构承载能力趋近临界。近年来新疆整体气温呈现偏暖,暖冷急转愈加剧烈,塔城、伊犁、博州等部分区域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繁且强度增大。在寒冬季节常出现覆冰过重现象,荷载超过线路或杆塔的设计标准时,部分塔杆会出现满应力临界受力状态,发生杆塔变形甚至断杆。导地线覆冰后产生的应力超出导地线固有的破断能力,造成导地线发生断线等等,此外线路通道旁的高大树木可能在冰雪的重压下倒向线路,造成配网线路跳闸或是拉脱导线等。
三是气候变暖下高温已成为新常态,配电网安全可靠考验持续加剧。新疆地区配电线路呈现出点多、面广的显著特征。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之下,使得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受到极大影响。根据新疆历史气象规律,预计度夏气温每升高5摄氏度,运行容量的峰值损失将会增加7%~8%,导致输电效率大幅降低;高温(极热)引起的降温负荷骤增,将进一步加重配变容量的过载风险。尤其在夏季,高温热浪持续侵袭,易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四是大风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基础设施间接受损问题逐步显现。近年来,新疆区域平均年大风日数显著减少,这一变化促使局部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转变,冷暖空气运动趋缓。特别是在山区与平原分布广泛的北疆地区,冬季冷热气流交汇区域以及微地形微气象区域的空气流通性降低明显,进而增加电力线路覆冰的风险。同时,沙尘等颗粒物更易在电力设备周围堆积,致使设施腐蚀、散热不良等问题更为凸显,甚至可能进入设备内部,损坏关键部件,需加强对电力基础设施的监测与维护。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措施
为积极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切实提升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已成为当务之急,亟需从设备设施、网架结构、技术标准、应急保障等方面不断挖掘配电网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谋划配电网规划布局,加快网架结构优化升级。加强配电网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的统筹衔接,适度超前规划建设配电网,加强县域电网与主网协同,逐步消除高压配电网单辐射线路多级串供、单线站单电源等问题,全面提升配电网应对气候变化承载力和灵活性。在补强灾害易发地区网架结构和设备防护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强化网架建设,全面提升配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关键节点装置设备迭代升级,强化自愈型电网建设。聚焦气候变化敏感区、气象事件多发区,系统性开展配电网设备状态评估和风险研判,针对性开展配电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强配电网设备分级管理,做好重要、重点设备差异化运维管控。以科技驱动、数字赋能为手段,合理配置监测终端,加强设备状态监测分析,拓展配电网灾害智能感知技术应用,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和抗灾自愈能力。
三是差异化提升配电网设防标准,强化配电网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根据风、雪、冰冻、地震、山火灾害特性,滚动修订完善风区、冰区、雷区、污区、鸟害等区域分布图,差异化提高微地形、微气象区域配电网规划设计和灾害防控标准,增强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灾害类型,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的相关线路、变电站建设标准,提升极端状态下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四是强化电力防灾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电力负荷、电网设施影响,及时就各种可能的气候灾害进行模拟演练,针对性制定电网运行策略。重点针对高温、冰冻、强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系统性开展气候变化对配电网的危险性、脆弱性诊断分析和风险评估,加强极端天气事件下电力系统应急调度,强化电力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强化隐患分类分级管理及全过程闭环管控,推进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及项目储备,着力缓解电网设备抵御恶劣天气能力不足问题。
四、相关建议
一是加快配电网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电网弹性强度。重点针对气候变化下极端天气多发区域,全面梳理摸排在运配电设备情况,分类分项评估风险等级水平,差异化制定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整体工作方案,明确设备更新改造技术路线、实施路径、里程碑计划和实施周期,积极争取央地政策资金倾斜,有序实施配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提升项目,简化配电网复杂接线、无效联络和过渡联络,优化电网设施布局,打造坚强灵活电网网架。
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差异化规划建设,完善综合防灾策略。根据设备设施所属灾害区域以及运营工况等情况,进行精细化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差异化建设规划,增加特殊气候专项篇章,明确各区域的防灾减灾措施和优先级。针对历年受灾特征,细化灾害分布区域,进行防灾差异化设计;针对设备受天气变化影响频繁停电问题,制定差异化防灾治理措施,统筹调度运行业务需求,根据预警等级制定抢修方案、组织实施。
三是完善电网自然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应用抗灾新技术。根据历史年份遭受大风、沙尘、冰雪等灾害情况,以及位于自然灾害易发区、气候条件恶劣地区和设施维护困难地区的电力设备情况,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加强新型防冰雪、防污闪涂料和新型导地线、绝缘材料等抗灾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4月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智能有序充电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397号)。要求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块,集成负荷预测、动态定价、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现场实际,灵活制定接入方案,将运行中的社
近日,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小型地面电站光伏发电项目归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需统筹纳入全省建设方案。(2)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电力用户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可将项目调整为集中式光伏电站,作为新增集中式
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江阴工业园区,调研督导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增量配电园区内220kV盛华变电站及其集控中心,听取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线路互联互通等情况介绍,并就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中电价机制、新能源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5年《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在价格改革领域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治理体系。《意见》面向电力行业的价格机制改革部署了一系列重要工作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亿元,同比增长2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55.94%。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25.43%。报告期内确认甘孜等14间隔1000千伏GIS,庆阳换流站等97间隔750千伏GIS,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分产品来看,高压板块实现营收76.98亿元,较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4月19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游戏・动漫・电影单元奖项揭晓,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融媒体分中心创作的动画短片《小恶魔伏法记》一举斩获“精品动画短片”奖项,这是国网冀北电力首次获得系统外国际奖项。▲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游戏・动漫・电影单元活动现场本次活动征集到来自全国百余家单位的634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4月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智能有序充电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397号)。要求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块,集成负荷预测、动态定价、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现场实际,灵活制定接入方案,将运行中的社
4月2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24年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典型案例》,通报了在河北省等11个省组织开展了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分布式光伏备案方面1.山东省东营市某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要求某项目业主单位对接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后方可备案。2.陕西
近日,辽宁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小型地面电站光伏发电项目归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需统筹纳入全省建设方案。(2)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电力用户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可将项目调整为集中式光伏电站,作为新增集中式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
为进一步加强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管理,提升煤电机组电力调节性能水平,强化煤电机组AGC管理,助力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河南能源监管办近期组织召开全省统调燃煤机组AGC性能提升专项工作会议,通报交流和研究讨论AGC运行管理、性能提升有关措施,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河南省电力公司、省内主要燃煤发电集
团队研究方向:围绕电氢耦合系统合理配置及运行优化技术、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送端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多资源跨时空综合调节与运行优化技术开展探索与研究,力争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多层次解决源网荷运行优化与协调控制难题。团队成果展示:●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7
4月14日,随着一声指令下达,一道人工模拟的单相瞬时接地短路电弧在甘肃金昌330千伏东大滩变电站出线1.4千米处瞬间触发。仅仅2毫秒后,东大滩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中压侧快速开关精准动作,成功接入故障限流装置,标志着验证110千伏环保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装置性能的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成功。当天,该装置在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戈壁荒漠源源不断汇聚绿色动能,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年底,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在西北地区省份中率先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3亿千瓦。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稳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4月2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关于征求《关于实施电力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实施老旧配电设备升级改造。适应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发展,加快配电网发展规划研究,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近日,在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中寨乡,南方电网六枝供电局成功投运配电网智能化联络开关,标志着六枝特区配电网自愈覆盖率达到100%。据了解,配电网自愈功能可以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大幅减少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六枝供电局将配电网自愈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山西电网配网智能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长治黎城10千伏532古城线、上党10千伏585城西I回线等4条重点线路完成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升级改造,标志着山西10千伏电网正式迈入“秒级”故障自愈新阶段。据了解,此次在10千伏线路加装的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智能
近日,山东淄博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值班人员借助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转供”功能,向110千伏学院变电站下达10千伏2号B母线6条线路运行方式调整指令。在两分钟内,现场运维人员确认110千伏学院变电站2号B母线6条出线联络环网箱负荷转供成功。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应用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31日~4月3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山东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3月24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500千伏弥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作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送出工程,弥河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拉开了国网山东电力以高电压等级、大容量方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