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船科技成功研制全球首台18MW中速集成风电机组和国内首台深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持续推动了我国风电机组大型化、深远海风电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力开展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风电+蓝色海洋经济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形成适合多场景的“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并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着力从单一风电开发向“风电+”多资源系统开发转变,为我国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围绕风电的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开发模式转变、发展趋势等话题,《风能》与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总经理温剑波,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风电副总经理张晓阳展开对话。
他们认为:
·中国风电要保持住全球风电领航者的地位,必须在科技创新、质量保障方面下功夫,要把握好自身的发展节奏,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实现超越。
·质量和安全是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是风电全行业的责任,也是开发企业、整机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退的体现。
·围绕适合多场景应用的“风电+”项目开展创新,推进风光氢储一体化关键技术、蓝色海洋综合体系统解决方案、风电制氢制甲醇系统解决方案等定制化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示范应用势在必行。
·绿色甲醇是船舶“未来燃料”的重要选择,中船科技将通过风、电、氢、甲醇上下游全贯通的创新模式,在绿色燃料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为采访实录:
《风能》:我国风电走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船科技在不同阶段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突破性技术创新?它们对推动风电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温剑波:作为中国船舶集团中船科技旗下的整机装备企业,中船海装今年迎来了成立的第20年。20年来,从租赁厂房艰辛起步,发展到在全国建立近20个总装基地;从引进国外850kW样机,到成功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5MW海上风电机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重要力量,中船海装于变革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年来,中船海装打造出一系列“明星产品”,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标杆风电场。从创下“国内三个第一”的首台2MW陆上风电机组,到在三类海上风能资源区创下3900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世界纪录的H171-5MW风电机组,到国内首款平价海上风电机型H23X平台、国内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扶摇号”,再到刷新全球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纪录、首台商业化应用的18MW海上风电机组,在陆海追风的“长跑”中,中船海装冲刺在前,不断打破纪录又创造新的纪录,持续引领国内风电大型化、平价化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风电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更新。
张晓阳: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是专业化从事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的企业,公司通过整合集团在海洋文旅、深海养殖、海上风电、海洋信息领域的发展优势,形成涵盖游轮游艇群、养殖文旅平台、深海养殖产业园、分布式海上风电场及智能微电网、深海移动养殖工厂和海洋信息管网等元素于一体,全国首个一二三产融合的海洋经济综合体总体方案。
公司通过加强风储协同控制技术研发、优化并网线路设计等,投资建设了新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中船风电哈密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每年可贡献清洁能源约3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公司还建成了特高压风电场、供热风电场、分散式风电场等多场景的各类风电场。同时,我们正在加强风光氢储、风电制氢制甲醇等专项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等前瞻性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风能》:近几年,风电技术迭代加速,风电设备价格大幅下跌,质量问题凸显,针对行业出现的这种状况,您认为整机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温剑波:中国风电要保持住全球风电领航者的地位,必须在科技创新、质量保障方面下功夫,发展得过快,不利于风电全产业链的技术积累。未经充分验证的风电机组批量投入市场,加大了企业的运维风险,加上一些非理性的竞争,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从战略角度审视发展速度与质量、技术发展及国际化的要求,合理把握自身的发展节奏,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稳步前行,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实现超越。
质量和安全是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开发企业、整机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利益与风险应该是共担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风电行业缺乏前沿的设备验证平台,包括零部件的试验验证平台,一个微小的零部件缺陷同样会影响整机的运行。因此,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测试平台和试验风电场,科研机构能够开放相关测试,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推进风电设备的质量提升。
在质量方面,中船科技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精益化管理全方位提质增效。一是打造标准化的试验验证体系,在山东东营打造了30MW级海上风电机电传动系统全功率试验平台,中船海装首台18MW机组在这个平台开展近一年的全方位测试后,才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二是创新实施全价值链精益质量管理方法,将其贯穿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测试、应用等技术迭代全过程,带动并提升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风电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立产业链联合开发工作组、严控零部件质量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能》:2023年8月,中船科技完成重组。一年多来,中船科技在业务优化、发展重点上有哪些变化?
温剑波:2023年8月,中船科技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清洁能源产业链资产整合注入,构建了由30余家单位组成的风电产业链协作群和生态圈,业务覆盖风电场开发建设、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配套研发制造、工程总包、电站运维与风电+海洋经济、风电+多能互补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一年多来,公司将重点放在深化改革和提升运营能力上,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目冒进。通过管理机制改革,经营模式创新,力求在稳定中寻求变革,在变革中追求进步,以期迅速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在产品方面,公司特别强调可靠性,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加强质量管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针对沙戈荒等陆上大基地项目,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上,我们发布了H242-12.5MW平台陆上风电机组,其具有发电量更高、经济性更优等优势。针对深远海风电,我们发布了H305-25MW平台海上风电机组,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中高风速海域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将坚持精益“质”造,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可靠性测试,确保新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保障,让市场、客户来验证产品的品质。同时,我们将持续开展创新,加强风电基础原理研究,深入研究系统科学、材料科学、控制科学、人工智能等,为后续开发更大风轮直径、更高功率等级的陆上及海上风电装备做好技术储备。《风能》:当前,我国海上风电行业面临着哪些挑战?中船科技具有发展海上风电的独特优势,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温剑波: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竞争的挑战。近年来,各大整机企业全部入局海上风电,新产品不断涌现,纪录频频被刷新,市场份额相对有限,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二是技术的挑战。海上风电设计相较于陆上更为复杂,需要适应更恶劣的海洋环境和具备更强的抗风、抗浪、抗腐蚀能力,海上风电机组的高效安装维护同样充满挑战,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智能化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成本的挑战。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增强竞争力。然而,成本的持续压缩对企业的盈利和高质量发展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张晓阳:在海上风电领域,中船科技的优势明显。我们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具备10MW、16.7MW、18MW等系列成熟海上风电机组及适合65m及以上水深海域的5~18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研25MW+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在大兆瓦风电机组开发、新型浮体结构型式、一体化仿真与设计工具开发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利用技术创新提升装备质量可靠性、降低成本,持续引领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发展。同时,中船科技充分发挥中国船舶集团在海洋领域的发展优势,定制化推出海洋经济综合体方案,并进行复制推广,通过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带,重点建设需求旺盛、基础好、见效快的“海洋文旅+深海养殖+海上风电+海洋信息管网”四大要素单元,推动形成“以海带陆、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集约利用格局,引领海上风电向综合高效利用转变并走向深远海。
《风能》: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多时间尺度的电力供需矛盾正日益凸显。多家整机企业开始在应用端探索风光储多能互补,开发氢氨醇等多种绿色储能形式。您认为这将对风电发展格局带来哪些改变?中船科技在哪些方面会有所突破?
张晓阳:中船科技正在加快开展风光氢储、风光热储和风电制氢制甲醇等综合能源技术开发和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目前,我们开发的甘肃敦煌风光氢储试验场项目,在风电光伏出力与制氢耦合、制氢设备运行稳定、氢燃料电池转换效率等方向取得了科研攻关成果,运行情况良好;我们开发的通辽风电制氢制甲醇项目,正在利用当地秸秆进行中试试验,预计投产后可为国家电网建设进度与风电开发进度不匹配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依托中国船舶集团优势,以及在船舶领域的天然优势,中船科技将协同集团公司优势单位,打造以风电为主体的适合多场景应用的多能互补系统解决方案,并全力构建中国船舶集团“绿色风/储/氢装备-绿色电力-绿色燃料-绿色船舶”的全产业链生态,实现可再生能源向氢氨醇等多种绿色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风能》:创新是推动行业及企业持续发展的引擎。您对未来风电领域的创新有哪些期待?中船科技将在哪些前沿领域持续开展创新,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张晓阳:在深耕常规应用场景的同时,风电技术的触角已逐渐延伸至与之关联的其他领域,推动风电全产业链及跨界产业链蓬勃向前。我们期待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风电场运营管理中,进一步提升风电场整体运行效率;深远海风电技术不断进步,蓝色海洋经济进一步被激活;风电、氢能、储能等产业进一步融合,清洁能源体系更加多元化;中国风电能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真正融入世界。
中船科技将重点从三方面,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产品制胜的经营理念,实现主力机型持续滚动开发,不断追求产品的广度与深度,围绕重点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打造国内领先、适用范围更广的明星机型。二是加快试验测试能力建设,包含陆上集成测试试验平台、全功率测试试验平台及试验风电场建设,打造核心关重件、部件、整机的技术、质量可靠性穿透能力和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质量和成本。三是围绕“风电+”项目开展创新,推进蓝色海洋综合体总体解决方案、风电制氢制甲醇工艺方案等定制化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示范应用,探索形成针对大基地项目的风电+智慧能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共享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培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和持续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万物生长,好事正酿一大波喜报如春风般扑面而来快来看看这次又是什么的荣誉🤩🤩近日,重庆市企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在渝召开,会议举行了“2024年重庆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2024全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颁奖仪式。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申报的《提升风电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精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誉
3月18日,集贤县举行“聚势赋能共赢未来”——2025年招商项目“开门红”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额155.61亿元的16个优质项目落户集贤,吹响集贤高质量发展“冲锋号”。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了新能源、煤炭开采、化工、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包括500MW新能源自消纳项目、300MW风电项目、派瑞氢能电解槽装备
3月4日,在召开的甘肃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中船科技敦煌风光氢储试验场项目成关注焦点,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充分肯定了这一成果,强调为全省氢能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中船科技风光氢储试验场坐落于甘肃敦煌北戈壁滩,基于公司在完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风储一体化控制关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船(承德)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万琳,注册金额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型能源技术开发、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与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4日,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科技”或“公司”)发布《关于出售资产的结果公告》。公告披露,近日,镶黄旗盛世鑫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盛世鑫源”)100%股权及相关债权、敦煌海装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煌新能源”)100%股权及相关债权、正镶白
温剑波:科技引领质量为先于变革中开新局温剑波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4年,中国风电行业以卓越之姿,续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仅延续了近年来的强劲增长态势,更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中国风
近期,有几则新闻持续获得行业关注。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出台。该文件是继2021年10月11日我国煤电上网电价改革后,面向新能源领域的又一电价市场化改革重磅文件,真正将市
日前,全球风电权威媒体WindpowerMonthly发布2024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比结果,中国共有18款机型产品上榜。其中,中船科技H220-10MW、H260-18MW两款机型分别上榜全球“最佳大功率陆上风电机组”和“最佳海上风电机组”TOP10榜单,充分彰显了中船科技陆海风电产品的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大基地优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今日,中核集团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金风科技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100600.5万元。此前招标公告显示,项目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场址面积为34k㎡。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近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多个海洋能源项目,中标金额共计24.99亿元。其中,国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9.19亿元,包括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1
4月1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预中标公示,共两个标段,规模共计500MW,中船海装预中标,投标总价157233万元。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项目规模及概况: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m2,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2日,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东电力”)发布《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闽东电力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参股设立宁德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发布徐闻东三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拟安装30×16.7MW固定式风机、单独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招标内容与范围为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据了解,明阳巴斯夫湛江徐闻东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
4月初,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的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施工现场,两艘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风电机组安装作业,项目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所有风电机组安装后,项目将实现全容量投产。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包括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曹志刚表示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大唐山东沂南100MW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华银攸县鸾山金子岭50MW、渌口太湖二期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中选框架供应商结果公示此前招标公告显示,【大唐清苑热电河北博野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
历经五年自研自制挂机应用,远景能源宣布,500台机组上的滑动轴承至今零失效。滑动轴承,是近年来备受风电行业关注的技术创新点,但在应用阶段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直至近日,远景能源公开了其自研自制滑动轴承的一系列成果:采用滑动轴承的齿轮箱已真正实现产业化批量应用,实际运行表现远超海外品牌
2月27日晚间,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0.89亿元,同比增加2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57亿元,同比减少7.46%。公告称,公司风机产品竞争力与市场份额提升,国内风机销售容量及新增中标订单增长,海外市场新增订单大幅增长。但受风机中标价格下降及非经常性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