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浩瀚无垠的东海之滨,“绿色”的海风徐徐轻拂;在柔情温婉的西子湖畔,亚运的旗帜迎风招展。一项为深远海风电送出而生的新技术——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浙江这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热土生根发芽。
柔性低频输电示范
01
总体情况
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具备系统电压支撑和潮流柔性调节能力,在“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城市电网多端互联、偏远地区供电等场景中具有优势。该项目团队攻克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构建、控制保护、装备试验等关键难题,研制柔性低频输电成套装备,并相继建成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和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实现了富余风电高效送出和两个500千伏供区的柔性互联互济。
02
建设背景
浙江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2021~2035年,浙江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650万千瓦,其中,国管海域装机规模2800万千瓦。
但中远距离的海上风电如何经济可靠送出是一大难题。常规交流输电难以适应长距离电力输送的容量需求,而柔性直流送出解决方案需建造海上换流站,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昂。
为此,国网浙江电力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等系列科技项目攻关,历时8年,解决了海上风电经济高效送出和城市供区柔性低频互联的难题。
03
建设大事记
2021年3月
浙江电科院柔性技术研发团队完成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落点和技术路线论证,召开院士专家评审会研讨系统频率问题,最终将系统频率确定为20赫兹。
2021年四季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立项,产学研单位协同攻关。经过25万余次仿真,研发团队完成台州、杭州两大柔性低频工程装备的成套设计。
2022年6月
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该工程采用首次研发的以低频风机为核心的新能源发电设备,研制的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成套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3年6月
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该工程攻克了高压大容量柔性低频换流阀成套集成、控制保护、批量检修试验等关键技术,额定容量300兆瓦,实现了杭州地区富阳、昇光两个500千伏供区的柔性互联互济。
2024年5月
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该项目采用“20万千瓦工频+30万千瓦低频”混合送出方案。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220千伏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中首次应用。
04
特色亮点
优选20赫兹
开拓柔性低频技术新路线
柔性低频输电项目面向深远海风电高效汇集、城市电网多端柔性互联等现实需求,保留交流输电易组网优势,通过降低输电频率减少线路无功消耗,选择兼顾系统性能、提升边际效应和设备成本拐点的频率——20赫兹,提升了输电距离和容量。
误差小于1%
攻克柔性低频输电装备技术难题
该项目团队通过研究频率变化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影响规律、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内在的能量交互机理,揭示了输电频率改变对系统行为和设备特性的影响规律,发明了工/低频混联系统控制保护策略,实现工/低频功率控制误差小于1%、保护动作时间小于30毫秒,攻克了换流阀异频环流和电容电压波动抑制、低频短路电流开断等关键难题。
05
建设人物
陆翌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技术研究主要负责人
浙江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浙江省151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柔性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专业相关技术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著作3部,参编标准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
裘鹏
浙江电科院发展安监部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柔性直流输电以及电力电子专业相关技术工作。作为标准主席主持编写IEEE标准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倪晓军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柔性电力技术室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主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核心成员
从事柔性直流、柔性低频输电等电力电子专业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渝鄂背靠背柔直联网、舟山五端柔直短路试验等工程,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电力科技项目6项,发表SCI/EI论文1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
华文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涉网技术室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暂稳态分析控制研究核心成员
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支撑开展电网安全稳定滚动分析工作,在交直流混联电网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分析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林浩凡
浙江电科院设备技术中心专职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低频一次设备研究核心成员
从事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及智能感知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牵头完成低频变压器、低频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等首台首套设备的研制及投运工作,牵头立项低频领域世界首个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企业标准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
蒋旭
浙江台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工程实践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变电一次、二次专业检修和管理相关工作。获得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等奖项,参与的管理创新项目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优秀推广应用项目,出版2本著作,发表论文6篇,参与10项专利申报并获得授权。
许挺
浙江杭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开关过电压专责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工程实践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柔性交直流设备新技术应用及运检管理工作。获得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部。
来源丨国网浙江电力 浙江电科院 台州供电公司 杭州供电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科技之光点亮精彩的赛事,也赋能城市的未来。2024年是“后亚运时代”的第一年,前三季度,杭州的生产总值(GDP)达到15215亿元,同比增长4.5%。在“后亚运时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激发科技潜力,借助多项能源电力创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的低碳转型。(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和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柔性低频输电用220千伏三相一体式低频变压器通过现场试验考核。柔性低频输电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交流输电技术,为大规模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低频变压器是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海上高盐分、
近日,华能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获核准批复,预计将在今年5月迎来开工。根据方案,送出工程采用的是“20万千瓦工频+30万千瓦低频”的混合送出方案,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海上输电应用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技术,以探索海上风电远距离大容量低频送出。Tips:柔性低频输电是一种以电力电子技术
10月9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浙江省风力发电最大出力于10月5日首次突破400万千瓦,达417.7万千瓦。据介绍,2021年,浙江推出“风光倍增计划”,要求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浙江风电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从186万千瓦增至495万千瓦。近期,浙江沿海
10月9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浙江省内风力发电最大出力达到417.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陈文进介绍,此次风电大发一方面得益于近期浙江沿海地区出现的大风天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省内风电机组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2021年,浙
云山苍苍,碧水泱泱。一条长约13.6千米的输电通道横贯富春江东西两岸,连通杭州亚运会富阳、萧山两大保电主战区。这是我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也是当前国际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9月10日下午,记者前往220千伏亭山低频换流站,探访这项全球最先进的低频输电工程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开展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研发的“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系列装备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在核心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
日前,一则“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研制成功”的消息登上了《国家电网报》的要闻版面,252千伏选相快速低频断路器在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现场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断路器成功开断低频短路电流,燃弧时间为12毫秒,其中科林电气参与研制的“KE-9411K选相测控装置”控制燃弧时间
6月30日,我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在浙江杭州投运。这是当前我国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实现了杭州富阳、萧山两大负荷中心互联互通,为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所在区域提供30万千瓦的灵活电能支撑,满足赛事期间尖峰用电需求。国网浙江电力员工在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宇树科技、联想将携足式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将携机器狗,宇树科技将携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浙电e家推出新栏目「电网深谈」,聚焦行业最新趋势,结合社会热点,用“视听语言”讲好电网故事,实现报道深度化与视频化有机结合。栏目形式包括室内访谈、实地探访等。第一期邀请到了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杨洋,杭州灵伴科技副总裁黄兆霖,国网浙江电力的“浙电工匠”麻吕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席卷而来。DeepSeek等大模型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人工智能浪潮之下,国家电网正积极探索构建“AI#x2B;电力”新生态,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然而,面对不断涌现的外部产品,电网如何搭建人工智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桥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余村计划将村西某工厂屋顶加装容量为2兆瓦的中压光伏,请帮我研判局部电网是否可承载?”“并网10千伏线路余村685线可承载。”——“AI数据经理”智能应用场景“电网规划师”快速响应了安吉县余村村台区经理徐晓庆提出的问题。这一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配网规划业务的深度融合,为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近年来,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和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浙江数据中心行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已建成数据中心183个(含智算中心12个、超算中心2个),总体算力规模超每秒12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约占全国总量的4%;用电量从2021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推出“新时代大国工匠”系列人物报道,突出呈现各行业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故事,彰显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采。4月28日,首期报道聚焦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班班长张霁明的匠心故事。张霁明,扎根电网一线25年。他带领团队深耕技术攻关,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