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浩瀚无垠的东海之滨,“绿色”的海风徐徐轻拂;在柔情温婉的西子湖畔,亚运的旗帜迎风招展。一项为深远海风电送出而生的新技术——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浙江这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热土生根发芽。
柔性低频输电示范
01
总体情况
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具备系统电压支撑和潮流柔性调节能力,在“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城市电网多端互联、偏远地区供电等场景中具有优势。该项目团队攻克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构建、控制保护、装备试验等关键难题,研制柔性低频输电成套装备,并相继建成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和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实现了富余风电高效送出和两个500千伏供区的柔性互联互济。
02
建设背景
浙江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2021~2035年,浙江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650万千瓦,其中,国管海域装机规模2800万千瓦。
但中远距离的海上风电如何经济可靠送出是一大难题。常规交流输电难以适应长距离电力输送的容量需求,而柔性直流送出解决方案需建造海上换流站,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昂。
为此,国网浙江电力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等系列科技项目攻关,历时8年,解决了海上风电经济高效送出和城市供区柔性低频互联的难题。
03
建设大事记
2021年3月
浙江电科院柔性技术研发团队完成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落点和技术路线论证,召开院士专家评审会研讨系统频率问题,最终将系统频率确定为20赫兹。
2021年四季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立项,产学研单位协同攻关。经过25万余次仿真,研发团队完成台州、杭州两大柔性低频工程装备的成套设计。
2022年6月
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该工程采用首次研发的以低频风机为核心的新能源发电设备,研制的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成套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3年6月
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该工程攻克了高压大容量柔性低频换流阀成套集成、控制保护、批量检修试验等关键技术,额定容量300兆瓦,实现了杭州地区富阳、昇光两个500千伏供区的柔性互联互济。
2024年5月
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该项目采用“20万千瓦工频+30万千瓦低频”混合送出方案。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220千伏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中首次应用。
04
特色亮点
优选20赫兹
开拓柔性低频技术新路线
柔性低频输电项目面向深远海风电高效汇集、城市电网多端柔性互联等现实需求,保留交流输电易组网优势,通过降低输电频率减少线路无功消耗,选择兼顾系统性能、提升边际效应和设备成本拐点的频率——20赫兹,提升了输电距离和容量。
误差小于1%
攻克柔性低频输电装备技术难题
该项目团队通过研究频率变化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影响规律、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内在的能量交互机理,揭示了输电频率改变对系统行为和设备特性的影响规律,发明了工/低频混联系统控制保护策略,实现工/低频功率控制误差小于1%、保护动作时间小于30毫秒,攻克了换流阀异频环流和电容电压波动抑制、低频短路电流开断等关键难题。
05
建设人物
陆翌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技术研究主要负责人
浙江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浙江省151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柔性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专业相关技术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著作3部,参编标准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
裘鹏
浙江电科院发展安监部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柔性直流输电以及电力电子专业相关技术工作。作为标准主席主持编写IEEE标准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倪晓军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柔性电力技术室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主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核心成员
从事柔性直流、柔性低频输电等电力电子专业研究工作。先后参与渝鄂背靠背柔直联网、舟山五端柔直短路试验等工程,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电力科技项目6项,发表SCI/EI论文1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
华文
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涉网技术室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暂稳态分析控制研究核心成员
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支撑开展电网安全稳定滚动分析工作,在交直流混联电网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分析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林浩凡
浙江电科院设备技术中心专职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低频一次设备研究核心成员
从事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及智能感知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牵头完成低频变压器、低频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等首台首套设备的研制及投运工作,牵头立项低频领域世界首个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企业标准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
蒋旭
浙江台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副主任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工程实践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变电一次、二次专业检修和管理相关工作。获得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等奖项,参与的管理创新项目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优秀推广应用项目,出版2本著作,发表论文6篇,参与10项专利申报并获得授权。
许挺
浙江杭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开关过电压专责
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工程实践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柔性交直流设备新技术应用及运检管理工作。获得国网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部。
来源丨国网浙江电力 浙江电科院 台州供电公司 杭州供电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应用柔性低频输电用互感器全项试验平台开展试验。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是工频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方式的有益补充,可应用于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偏远地区长距离输电等场景。目前,江苏、浙江等地有多个在建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作为低频输电工程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开展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研发的“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系列装备及应用”项目技术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在核心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
核心提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能让新能源发电设备直接输出低频电能,实现广域组网与电力远距离送出。国网智研院牵头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9年研发,掌握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低频装备研发与试验等核心技术,并在我国首批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再过一个多月,杭州亚运会即
台州占了浙江1/3的海岸线,滩涂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适合建设渔光、农光互补电站,沿海和岛屿有效风时高达7000小时/年以上。得益于资源禀赋,台州新能源正在快速发展,台州明确新能源城建设的目标,瞄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潮流趋势。新能源高速发展给当地电网带来哪些挑
12月18日,杭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220千伏亭山换频站核心设备M3C换频器一次性解锁成功,首次实现交流220千伏电压等级电气量的频率可控转换,标志着世界上首个高压大容量低频换频站——亭山换频站顺利启动带电。该工程是目前国际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此次带电意味着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1.1GW,其中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占比80%,位居世界第一,海上风电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已经进入尾声,海上风电建设正在迈向中远海。受制于交流海缆充电电流和充电功率的限制,工频交流输电一般只
2022年8月11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二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聚焦海上风电技术降本、深海探索、自研自主、产业融合、迈向国际等主题话题,引领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会上,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电力电子研究所副所长赵国亮对“海上风电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
近日,由新风光研制的380V220kW变频电源,成功应用于国网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的上大陈岛金风GW77-1.1抗台型低频风电机组项目,助力20赫兹低频风机实现并网,标志着国内柔性低频输电项目建设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验证了新风光新一代低压变频装置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1.项目背景:全新
8月16日,福建莆田供电公司员工张世良打开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系统,查看湄洲岛5个台区电网的运行情况。该系统于7月中旬投运,为台区级微电网的构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湄洲岛开展岛屿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重点建设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基于融合
7月20日,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投运,助推生态低碳岛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3月中旬,莆田供电公司启动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加快推进5个台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将5个台区在直流侧互联形成环网,利用柔性互联
7月20日,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投运,助推生态低碳岛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3月中旬,莆田供电公司启动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加快推进5个台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将5个台区在直流侧互联形成环网,利用柔性互联
文成,一座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谥号而名垂青史的山城。过去几十年,数十万文成人走过国门,远赴他乡。文化交融、经济互通,让文成兼具山水名城的韵味和异域他乡的风情。2021年浙江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这座坐落于浙西南群山中的小城,以山水为纸、绿电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共富传奇。当飞云
3月2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电费智能核算百日攻坚行动,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解决电费结算中主体多、人工审核压力大等问题。该公司将打造“人工智能+电费核算”智能核算体系,充分运用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异常研判-智能处置-账单服务”全链
3月24日,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挂点金具红外图像发热缺陷智能识别算法模块”,在国网浙江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完成试运行并转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浙江全境输电线路五大类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发热缺陷AI智能识别。据悉,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每日产生1.2万张红外图像,传统人工分析模式需3名技
人沉“网”中去,事在“格”中成。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指引,着力深化村网、社网、园网“三网共建”服务体系,通过网格化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编织起覆盖田间地头、街巷社区、园区企业用电客户的服务网络。3月20日,春光渐浓,农
刘洋拉出一份企业财务报表。作为湖州天丰电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大环境中,“锂电池出口额比上年增长58.86%”的数据,无疑让他感到欣慰。一年前,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三样”。一年来,中国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与能源变革互动交融,“走出去”的足迹遍
3月17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该实训基地位于国网浙江电力培训中心内,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单次可容纳54人同时开展实训。基地内设置了平台实训区与仿真验证区,具备人工智能模型开发、训练调优、场景评测等实训功能。据介绍,人工智能实训基地将紧跟国网浙江电力业务需
3月17日,浙江电力市场服务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杭举行。启动仪式后,现场还举办了电力市场大讲堂“现场+直播”培训,邀请相关电力市场专家,针对全国及浙江电力市场建设运营情况开展专题培训。浙江电力市场服务春风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一次全面宣传、组织一轮专题培训、进行一系列走访座谈、培育一批新型
3月17日,国网浙江电力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以破解传统培训模式在技术深度与场景适配性上的不足,加快培育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电网业务的全面、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该实训基地是国网浙江电力为落实人工智能战略、加速紧缺人才培养而打造的重
《之江新语》中提到,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城乡始终是有差别的,但终极的目标应当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当前,浙江明确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公示(招标编号:ZBGW25-002)
国网浙江电力2025年第一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中标(成交)候选人名单公示(招标编号:ZBGW25-00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