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呼和浩特主动扛起首府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在产业定位上,明确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2022年至2024年,坚持大抓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不动摇,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耦合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逐步构建起体现首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蓄势,跨越赶超,改变二产不强、挺起工业“脊”。2024年,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90%以上,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共计实施重点项目416个,总投资338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33.75亿元,新增签约项目455个,协议投资额4104.52亿元。
(一)“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大步迈进
呼和浩特市全力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坚持把乳业作为“头号产业”,全力推进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建设,建成全国最先进的绿色智能制造样板基地,乳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到蒙牛乳业产业园,围绕千亿级乳业,百亿级玉米、肉类,十亿级草业、马铃薯、杂粮、油料、都市农业7条产业链,三年来实施重点项目296个,完成投资348亿元。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奶牛性控冻精生产基地,全球乳产业智能水平最高的伊利奶酪二期、现代草业饲草产业园建成投产,蒙牛奶立方加速建设,乳业作为核心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赛科星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培育优秀种公牛300余头,种公牛GTPI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饲草面积由2021年的12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160万亩,增幅31.6%,其中苜蓿面积实现翻番。建成农畜产品加工园区6个,入驻企业147家。农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82个,占全市规上企业的21.5%。建成国际一流的5G乳制品基地、全球领先的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全市70余家奶牛牧场实现智慧化管理。已建成6个农畜产品加工园区,肉奶供应连续七年增长,农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量增至82个。
(二)追风逐日向“绿”而行,实现跨越式发展
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风光火氢储”一体化发展,打造内蒙古绿电消纳示范基地,正从蓄势加速腾飞。从金山热电厂热电联供工程,到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再到航天六院高性能储氢系统项目等等,三年启动实施自治区级重大项目82个,累计投资459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030万千瓦。2022年至2024年三年新增火电装机132万千瓦,在建332万千瓦并全面完成火电清洁化改造。新能源装机增加到568.5万千瓦,占比提高到29%,是2021年的2.6倍。全国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建成投用,成立绿电绿证交易服务机构,申领并交易绿证633万张,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城区电网供电可靠率超过99.95%,为清洁能源的稳定输送提供了坚实基础,储能装机已达150.3万千瓦,氢能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能源产业集群增添了新动力。
(三)“化工材料”到“新型材料”聚链成群
呼和浩特按照“能化一体”发展思路,推动煤化工向碳基先进新材料方向延链补链,氯碱化工、煤焦化工向绿色循环化方向提质升级,石油化工向“炼化一体”方向提升。旭阳360万吨焦化制氢、久泰100万吨乙二醇甲醇、中石油呼石化5万吨丙烷脱氢、蒙联公司30万吨液化气深加工、旭阳30万吨煤基新材料等一大批“强链”项目建成投产。石油炼化、聚甲醛、甲醇、焦化、聚丙烯、合成氨、聚氯乙烯等主要产品实现“质”“量”双升,碳基新材料、高纯电子气体实现从无到有,成为石油炼化、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基地,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引领新型化工材料向“新”而行。电子级多晶硅“从无到有”,成为呼和浩特新材料产业集群链条中的一环。快速崛起的“中国硅谷”,吸引了TCL中环、华耀光电、中锂新材、赣锋锂业、中电储能、圣钒科技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领先的光伏和半导体单晶硅生产基地。碳化硅、蓝宝石等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在这里集聚,硅晶圆切片、打磨、抛光及特殊气体制备、光掩膜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目前全市电子级单晶硅、多晶硅年产能分别占全国的30%和60%,实现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到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1.4%。随着投资28.3亿元的鑫华1万吨高纯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成,成为了国内首条万吨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始于电子级多晶硅,至半导体硅片和晶圆制造,最终产出集成电路芯片以用于终端产品增添了重要一环。
(四)“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药”全产业链打造“生物智造谷”
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建立一个研发机构、一个中试平台、一支合成生物产业基金、N个工业化投产项目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生物智造谷”。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别生物安全P3实验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原胶、阿维菌素生产基地。从金宇保灵、华希生物动物高端疫苗研发生产,到常盛国际高端制剂、金达威合成生物研发,生物发酵容积达到9.4万立方米,金霉素预混液和盐酸金霉素产量占全球60%左右,辅酶Q10产量占全区100%、全球50%以上,口蹄疫疫苗年产能占全国55%以上。金宇保灵“动物疫苗新型佐剂和疫苗递送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项目团队成功筛选出细菌多糖类纳米佐剂,并在小动物模型中验证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动物疫苗效果、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和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集聚了75家上下游企业,通过打造完备的产业链和“生物智造谷”,形成了“从一粒玉米到一粒药”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五)“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世界智谷”昂首迈进
呼和浩特作为国家8个“东数西算”节点城市之一,拥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正在积极参与智算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国家人工智能训练任务。多云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平台即将投用,与北京、芜湖、贵安、重庆合作共建“和京芜贵渝”算力监测调度网,实现算力“进京入沪下湾区”。三大运营商、主要金融机构、头部互联网企业等35个数据中心项目在呼和浩特落地建设,总算力达4.4万P,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21个片区第一,已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云谷”称号,成为国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新华三集团中央实验室落地呼和浩特,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等项目建成投用,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支撑、绿色算力为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云谷”称号。
(六)新兴装备“链”起未来“空天梦”
呼和浩特立足当下,从航天育种到“青城一号”卫星发射,不仅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正在“链”起奋力攀登、筑梦苍穹的“空天梦”。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以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涵盖传统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低空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的装备制造发展格局。现有规模以上企业80户,双杰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万帮交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低空经济占先破题,获批28平方公里低空试飞空域,揭牌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与星河动力、国电高科、星捷科技中国空间站低成本货运飞船总装集成测试生产线等一批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七)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布局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棋”
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在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达992.43亿元,同比增长25.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44%和270%,均位居全区前列。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向“新”突破,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推动高科技企业成长,成功争取大科学装置、乳业、乳酸菌三个点位纳入自治区“突围”工程,对标“起跑即领先”部署市级科技“突围”项目15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并设立科技金融工作站和颠覆性技术基金,助力高科技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同时着力推动“一区七中心”的建设进程,致力于建立包括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项技术成果已被多企业采纳并实施转化。呼和浩特市还积极响应京蒙协作号召,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顶尖国家级科研单位及高等教育学府携手合作,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呼和浩特市将以“新”为突破,“高”为引领,“合”为共赢,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科创平台新高地、科技资源集聚地。
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新出台的宏观政策“组合拳”,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新要求、新导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六大产业集群进行优化和提升,项目牵引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智”向“新”而行,促进产业链“延”和“补”。2025年计划实施六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共490个以上,预计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并形成了紧密的链式耦合发展格局,呼和浩特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强首府、争进位、做贡献”的发展目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改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要的电力上市公司:国电电力、华能国际、中国电力、华电国际和大唐发电陆续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ESG报告),其中披露了包含碳排放总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共有4家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关键性指标。根据数据显示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点击查看文件全文:《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推动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全省新能源(所有风电、太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10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海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对2025年6月1日前已并网的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省配置储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新规陆续发布后,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电力行业瞄准“电-碳-绿证”协同发展趋势持续发力。随着电力供应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绿色能源应用范围持续扩展,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逐步成为彰显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促进消费侧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而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福建厦门首笔生物质发电绿证交易达成。厦门市政环能下属旭鸿公司、延鸿公司通过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将近27万张有效期至202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出售给用能单位。根据现有项目规模,公司每年可产生用于市场交易的绿证约30万张。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山西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暂不具备条件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3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城发环境提问: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对用水权、排污权、碳权进行了要求。请问公司在这里方面是否有布局?对公司有何影响。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城发环境垃圾发电、水务等核心业务与文件涉及内容直接相关。碳权收益可为公
6月24日至30日,“丝路喀什·逐梦绿茵”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火热开赛。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7个国家的12支球队在此期间展开了26场激烈角逐。值得关注的是,赛事通过绿证交易实现1.7万千瓦时全绿电供应,以清洁能源为赛场注入动能。依托喀什地区丰富的新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公示结果的公告(第十一批)与关于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公示结果的公告(第十二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工信经运字〔2022〕239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内蒙
今年上半年,昭沂直流配套新能源发电量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上网电量76.63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19%,数据背后是蒙西地区“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与山东能源需求的高效联动,更是新能源跨省消纳的创新实践。作为“蒙电入鲁”主动脉,±800千伏昭沂直流西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至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维护售电市场良好秩序,保障电力交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近期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度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信息核验工作。通过此次系统性“体检”,旨在确保各售电公司持续满足市场注册条件,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售电市场生态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告知函。其中提到,享受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的存量新能源项目,需与电网企业签订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协议。协议通过新能源云、网上国网线上或线下方式签订,7月31日前未完成差价协议签订的默认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优化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主要包括:调整项目投资主体要求、调整项目建设规模要求、调整消纳和调峰要求、调整优化审批流程、做好项目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和指导工作等。调整项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件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制定《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内发改价费
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改革。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第十二批)。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等4家售电公司,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自愿退出蒙东地区电力市场,已通过蒙东电力交易平台提出了市场注销申请。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内工信经运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受理注册售电公司公示相关信息的公告(第四十四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等文件要求,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内蒙古虚拟电厂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申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