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1.2 总平面布置要求
5.1.2.1 充电基础设施总体布置要求
5.1.2.1.1 充电基础设施按使用功能应划分为配电及储能区、充电区和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区,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合理选配储能和配套商业基础设施。
5.1.2.1.2 充电区出、入口宜分开设置,并应设置明确指示标识,且便于电动汽车出入。当出入口直接连接城市市政道路时,宜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进出,出入口应设置减速安全设施。
5.1.2.1.3 充电基础设施内道路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条件要求。
5.1.2.2 充电区布置要求
5.1.2.2.1 充电区应建设光伏雨棚,光伏雨棚最低点高度不宜低于3m,最高不宜高于5m。
5.1.2.2.2 充电区内车行道宽度不宜小于5.5m,车位宽度不宜小于2.5m,长度不宜小于5.3m;行车道及充电车位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采用不燃材料,应满足路面行车荷载要求。
5.1.2.2.3 充电终端应靠近充电车位设置,且不应妨碍站内其他车辆的充电与通行。
5.1.2.2.4 充电终端外廓距充电车位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0.4m,充电终端与建(构)筑物之间检修距离不宜小于0.8m。
5.1.2.3 配电及储能区布置要求
5.1.2.3.1 配电及储能区的布置宜靠近10kV/0.4kV电网供电电源。
5.1.2.3.2 储能电池与配套商业基础设施间距应符合GB 51048的要求。
5.1.2.4 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区布置要求
5.1.2.4.1 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宜沿街靠近充电区出入口。
5.1.2.4.2新建便利店、休息室、卫生间、洗车区、饮品店等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占地面积总和不应超过充电基础设施占地面积15%,总建筑面积不超过充电基础设施占地面积30%。
5.2 光伏发电系统
5.2.1 一般要求
5.2.1.1光伏发电系统中同一个光伏变换器接入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同一朝向的安装倾角宜一致。
5.2.1.2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输入电压应高于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开路电压,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的最高允许电压应不低于该设计电压。
5.2.1.3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变换器的配置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光伏变换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光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
5.2.1.4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光伏变换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内。
5.2.2 光伏组件要求
5.2.2.1 光伏组件宜采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等:
a) 晶体硅光伏组件应符合IEC 61215的规定。
b) 薄膜光伏组件应符合IEC 61646的规定。
5.2.2.2 同一系统宜采用同类型光伏组件设计,同一方阵内光伏组件电性能参数应尽可能一致,采用不同类型光伏组件的系统宜分别设计。
5.2.2.3 光伏组件的串联数和并联数应根据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满足光伏变换器的性能要求。
5.2.2.4光伏组件的出口回路宜采用隔离开关或断路器等。
5.2.2.5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GB 50797的要求。
5.2.3 光伏变换器要求
5.2.3.1 光伏变换器根据转换方式分为光伏逆变器和光伏DC/DC变换器:
a) 光伏逆变器也称并网逆变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输出波型应是正弦波,波型失真度不应超过±5%;逆变器并网方式应符合GB/T 19939、GB/T 19964、GB/T 20046中的规定;
——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应符合GB/T 20514的规定;
——并网逆变器的效率应大于95%。应具有MPPT功能,静态MPPT效率和动态MPPT效率都应大于95%。
b) 光伏DC/DC变换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光伏DC/DC变换器应符合NB/T 32004的规定;
——光伏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应高于储能电池的最大电压;
——光伏DC/DC变换器效率应大于98%。应具有MPPT功能,静态MPPT效率和动态MPPT效率都应大于98%;
——应具备输入过流保护,输出过流保护,过温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出过/欠压保护,输入反接保护,防拉弧保护,通讯故障保护,组串电流监测等;
——应具备绝缘检测功能。
5.2.3.2 光伏变换器出现异常和故障时应报警,并具有故障录波、查询和上传功能,故障记录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
5.3 储能系统
5.3.1 系统组成
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组成。
5.3.2 储能电池
5.3.2.1 储能电池应选用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应符合GB/T 36276的规定。
5.3.2.2 储能电池不宜选用梯次电池。
5.3.2.3 同组储能电池的型号、容量应由同一制造厂的产品组成。
5.3.2.4 储能电池应具有安全防护设计,具备在短路、起火等紧急情况下快速断开直流回路的保护功能。
5.3.2.5 储能电池裸露带电部位应采取绝缘遮挡措施,外壳、接插件、采集和控制线束、动力电缆等部件应采用绝缘阻燃材料。
5.3.3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应与储能电池性能相匹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3.3.1 电池管理系统性能应符合GB/T 34131的规定。
5.3.3.2 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电池的热管理和电池均衡管理功能。
5.3.3.3 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变流器及监控系统之间的通讯宜采用RS485、CAN或以太网总线等方式。
5.3.4 储能变流器
5.3.4.1 储能变流器应符合GB/T 34120的规定。
5.3.4.2 应具备本地和远程控制模式。
5.3.4.3 应具备并网充电、并网放电、离网放电功能。
5.3.4.4 应具备恒压、恒流、恒功率等运行模式。
5.3.4.5 应具有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调节、调峰调频、高/低电压穿越等能力。
5.3.4.6 储能变流器的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9。
5.3.4.7 储能变流器的最大效率不应小于98%。
5.3.4.8 应具有极性反接保护、交流进线相序保护、直流过/欠压保护、交流过流保护、直流过流保护、过温保护、通讯故障保护、冷却系统故障保护等。
5.3.4.9 应具备自检、绝缘检测和故障诊断、故障录波及故障信息记录功能。
5.3.4.10 宜支持IEC 61850、CAN或Modbus TCP/IP通信,并应能配合监控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储能电池的监控及保护。
5.3.5 能量管理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应实现设备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监控、安全保护和储能电池能量调度策略管理等功能。
5.4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
5.4.1 一般要求
5.4.1.1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包含非车载充电机系统、非车载充放电机系统和交流充电桩。
5.4.1.2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应符合GB/T 18487.1的规定并取得CCC/CQC认证或型式试验报告。
5.4.1.3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的充电接口应符合GB/T 20234的规定。
5.4.1.4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与电动汽车的通讯协议应符合GB/T 27930的规定。
5.4.2 非车载充电机系统要求
5.4.2.1 非车载充电机系统可采用非车载一体式充电机或非车载分体式充电机。
5.4.2.2 单枪最大充电功率不小于180kW。
5.4.2.3 应具备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入过流保护、输出过/欠压保护、输出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和蓄电池反接保护等。
5.4.2.4应具备急停开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迅速切断输出电源。
5.4.2.5应具备故障告警及故障信息存储功能。
5.4.2.6 应具备与运营服务平台连接的通信接口。
5.4.2.7 具备电池检测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需配置高精度检测模块,高精度检测模块的电压、电流、绝缘电阻精度需符合DB35/T 2110规定,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绝缘电阻、充电接口温度、容量保持率、充电电压误差、充电电流误差、SOC误差、电池单体均衡性和车辆充电能量损耗。
5.4.2.8 宜采用落地式安装,室外安装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5.4.3 非车载充放电机系统要求
非车载充放电机系统按并网方式可分为非车载充放电机交流并网系统和非车载充放电机直流微网并网系统。
5.4.3.1非车载充放电机交流并网系统应符合NB/T 33021的规定。
5.4.3.2非车载充放电机直流微网并网系统应符合如下要求:
——直流微网侧工作电压范围不小于直流微网电压范围;
——直流微网侧应具备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反接保护、短路保护,输出侧应具备过/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蓄电池反接保护和过温保护;
——应具备急停开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迅速切断输入、输出电源;
——应具备故障告警及故障信息存储功能;
——应能根据车辆电池管理系统与监控系统的控制指令,动态调整放电运行参数,执行相应操作,将动力蓄电池能量反馈至直流微网;
——应具有双向电能计量的功能。
5.4.4 交流充电桩要求
5.4.4.1 供电电源应采用220V/380V交流电源,单相额定电流不大于32A。
5.4.4.2 应具备过流保护、过/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温保护。
5.4.4.3 应具备急停开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迅速切断输出电源。
5.4.4.4 应具备故障告警及故障信息存储功能。
5.4.4.5 应具备与运营服务平台连接的通信接口。
5.4.4.6 可采用壁挂式和落地式安装,落地式安装需高出地面0.2m以上,室外安装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5.5 换电系统
5.5.1换电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1077的规定。
5.5.2换电系统内的充电系统、电池更换系统应满足性能、机械和电气安全要求。
5.5.3换电系统应满足数据上传、数据质量评估、站端与运营服务平台通信、故障监控及处置措施和数据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
000015.6 运营服务平台
5.6.1 应具备对充电终端的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应支持从启动充电到充电结束全充电流程的数据进行监控、采集、存储和分析。
5.6.2 应具备展示光伏实时的发电情况,统计光伏的发电数据,显示光伏的当前设备状态。
5.6.3 应具备显示储能系统的SOC、充放电状态和充放电功率。
5.6.4 应具备监控、采集、储存故障和告警信息。
5.7 供配电系统
5.7.1储能和充电区供配电要求
5.7.1.1 充电区用电应满足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照明、道闸等设施的用电。
5.7.1.2 充电区10kV高压供电设计应符合DB35/T 1036的规定。
5.7.1.3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限值应符合GB 20052的要求。
5.7.1.4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配电级数和保护设置不宜超过三级,各级配电系统的保护设置应考虑相互配合。
5.7.1.5充电区0.4kV用电设计应符合GB 50054的要求。
5.7.1.6 储能变流器前端应配置隔离变压器。
5.7.1.7 储能系统应具备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动态增容等功能。
5.7.2配套商业基础设施供配电要求
5.7.2.1 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用电应满足便利店、休息室、卫生间、洗车区、饮品店等设施用电。
5.7.2.2 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用电设计应符合GB 50054的要求。
5.7.2.3 便利店、洗车区等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应独立安装供电部门计量表计(注:需提供发改部门备案文件)。
5.7.3电能质量要求
充电基础设施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应符合GB/T29316的规定。
6 安全要求
6.1 防雷与接地
6.1.1 充电区、配电及储能区及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GB 50057和GB/T 50065的要求。
6.1.2 充电区、配电及储能区及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1.3 充电区、配电及储能区及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不应与市电配电网共用接地装置。
6.2 消防安全
6.2.1 储能电池应配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当发生火灾或受到火灾威胁时,应能立即切断电源。
6.2.2 储能电池火灾探测及消防报警的设计应符合GB 50116的要求。
6.2.3充电区内每两个车位应配置两具3A级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且应符合GB 50140的要求。
6.2.4配电及储能区内应配置6A级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保护距离不超过30m,且应符合GB 50140的要求。
6.2.5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内便利店、休息室、洗车区、饮品店等应配置3A级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保护距离不超过15m,且应符合GB 50140的要求。
6.3 监控
监控系统包括充电区监控、配电及储能区监控和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监控。
6.3.1 充电区监控
6.3.1.1 充电监控应实现充电设备运行和充电过程中的监视、保护、控制,以及数据处理与存储、故障状态下的紧急处理等功能。
6.3.1.2 充电区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可清晰看到充电车辆的车牌信息。
6.3.2配电及储能监控
6.3.2.1 配电监控系统应实现对供电状况、电能质量、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监控和控制。
6.3.2.2 储能监控应实现设备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监控、安全保护和储能电池能量调度策略管理等功能。
6.3.3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监控
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符合GB 50395的要求。
6.4 标志标识
应在醒目位置明确提供导引标志、安全警告标识等。
7 建站要求
7.1 选址要求
7.1.1充电基础设施在进行选址和总平面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电力规划、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宜靠近城市道路。
7.1.2 不应靠近有潜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地方,当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毗邻时,应符合GB 50058的要求。
7.1.3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7.1.4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上述场所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7.1.5不应设在室外地势低洼易产生积水的场所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
7.1.6 应满足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要求,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GB55037的要求。
7.1.7 应充分利用临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
7.1.8储能容量>200kWh的储能系统,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若超出市政消火栓150m保护范围,应单独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宜沿充电基础设施周边设置,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水务部门应负责将消火栓建设到充电基础设施保护半径内。
7.1.9市政部门应将雨污排放管接驳井接入到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区。
7.1.10水务部门应将给水管接驳口接入到配套商业基础设施区。
7.2 设计及施工要求
7.2.1 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应设计资质单位完成施工图纸深化设计。
7.2.2 充电基础设施施工单位需具有电力设施承装(修)资质或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7.3 备案申请
7.3.1 建设单位按照《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闽政办〔2016〕62号)的有关要求,持相关资料到当地发改部门进行备案。
7.3.2 建设单位持发改部门的审批结果和相关资料到水务部门进行用水申请。
7.3.3 建设单位持发改部门的审批结果和相关资料到市政部门进行雨污排放申请。
7.4 供电报装
7.4.1 建设单位持发改部门的审批结果和相关资料到供电部门进行用电方案申请。
7.4.2 建设单位持发改部门的审批结果到供电部门进行配套商业基础设施的用电方案申请。
7.4.3 光伏、储能采用交流并网模式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持发改部门的审批结果根据相关要求办理光伏和储能并网的审批手续。
7.4.4 光伏、储能采用直流微网模式的充电基础设施无需办理并网审批手续。
7.5 配套设施手续
设有便利店、休息室、卫生间、洗车区、饮品店等配套商业设施,应到相关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7.6 保险
运营单位应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投保。
7.7 验收要求
7.7.1 充电基础设施供配电系统具备验收条件后,应向供电部门申请高压用电验收并通过。
7.7.2 建设单位参考NB/T 33004的规定自行组织充电基础设施的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
7.7.3 运营单位负责将充电终端信息录入、报备到《福建省强检计量器具智慧监管系统》,并通过计量检定合格。
7.8 应急处理
7.8.1 对于台风、洪水、暴雨、寒潮、极端冷冻、极端高温等自然灾害事件前应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应急保障各项内容进行检查。灾害发生时应视现场受灾情况,在保证人员安全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灾害影响。灾后应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后方可进入现场开展清理和设备修复工作。
7.8.2发生火灾警报后,运营单位应快速确认火情并及时报警,做好接应和灭火救援协助工作;密切监控储能电池运行状态,并按应急信息接报要求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8 监管要求
8.1 监管系统
运营服务平台应和福建省充电设施政府监管服务平台实现通信,上传信息应包含但不限于充电场站、充电终端、充电订单及充电过程信息。
8.2 计量要求
8.2.1光伏、储能采用交流并网模式宜采用分开独立计量,应具备电网企业计量表计安装条件。
8.2.2 光伏、储能采用直流微网模式宜采用供配电系统高压侧统一计量,应具备电网企业计量表计安装条件。
8.2.3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要求应符合DL/T5137的规定。
8.2.4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根据实际用电负荷选择,应保证最大电流不超过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
经常性负荷电流不低于电能表标定电流的20%。
参考文献
闽政办〔2016〕62号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向社会资本推介项目“三张清单”,涉及正安县土溪电站工程、六枝特区洒志风电场项目、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贵州美锦华宇综合能源岛项目、盘州市出水洞水库坝后式电站工程等多个电力项目。全名单如下: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向社会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星云股份消息,日前,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云股份”)、韩国宏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国VEPCO公司、韩国建设生活环境试验研究院(KCL)、麟蹄国际赛车场与韩国麟蹄郡(Inje)达成共识,将共同推进麟蹄郡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发展。并且,各方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振兴
12月16日,湖南省工信厅公示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拟推荐目录(第二批)。其中包括由湖南普佳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绿电微网,可应用在工商业储能、风光储能电站、电网调峰;由湖南电都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电都云-智能配电网,可应用在电
“光储充检放一体化超充站”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双层双公变箱式配电站1座,储能装置2台,光伏车棚1套,480kW充电堆2座,160kW充放电堆1座、超充桩1支,快充桩17支(其中4支具备充放电功能)。依托EMS能量云管理平台,通过BIM建模还原全场站透明化数据模型。充电站围绕“光、储、充、检、放”提供全面的
近日,云能魔方成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云能魔方技术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云能魔方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主要考量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内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成长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综合实力。云能魔方一直都将核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兼具新能源消纳、负荷波动平抑和延缓输电线路扩容功能的新型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的停车充电站逐渐崭露头角,全国多地陆续投放运营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由于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
10月15日至16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一行来常调研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陈金虎、市长盛蕾陪同调研。章建华一行来到溧阳创智园近零碳园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五星智慧充电站,实地察看分布式光伏和光储充检一体化场站运行、智慧能源微网应用场景建设等。溧阳
建华一行来到江苏常州调研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陈金虎、市长盛蕾陪同调研。章建华一行实地察看分布式光伏和“光储充检”一体化场站运行、智慧能源微网应用场景建设等,同时还参观了全国首个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章建华充分肯定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低碳环保场景,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尤其是新型储能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场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场景;虚拟电厂场景,数字电
受天气晴热高温影响,全市用电负荷维持高位,7月24日最大用电负荷达189万千瓦,四刷历史新高,用电保供处于紧平衡,通过学习借鉴江浙先进经验,多措并举增加供电能力。一是发挥自备电厂、生物质电厂发电潜力。铜陵有色、铜陵泰富等10家自备电厂应发尽发,最大出力达27.1万千瓦,枞阳海创垃圾发电实时出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徐欣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结合能源发展新形势、新变化
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3723,招标人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资金来源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拟转让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拟转让产(股)权比例为49%。该转让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建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组成部分一并办理备案。鼓励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APP获悉,近日,华能(曲靖)储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姚元,注册资本8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气设备修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4月11日,笔者来到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以下简称“济南起步区示范站”),站内各类充电桩林立,红绿两色地坪划分出不同充电区,地上的白色箭头指向清晰,让人顿感简洁舒适;进入室内,室外的各类实时数据等信息在电子大屏幕上一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1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东城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相关链接:北京丰台区环保新政!年底落实氢燃料电池汽车各领域应用通知显示,在东城区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以车(械)“含绿量”提升为重点,推动结构减排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五一假期将启,一场全民参与的出行热潮正蓄势待发。辽宁交投多个超充场站均采用华为超充技术,以“极速补能”黑科技带来超充新体验,为自驾旅途注入“满格能量”,告别里程焦虑,享受无忧绿色畅行。辽宁交投超充站华为超充已全面进驻辽宁高速服务区,最快能够实现接近”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效果,
五一高速公路充电高峰预测根据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充电的历史数据,国网车网技术公司预测了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高速公路的充电高峰时段,具体情况如下:多数车主选择4月30日和5月1日两天启程。具体而言,4月30日(假期前1天)10:00开始出现充电高峰,一直持续到24:00,5月1日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及2025年第一季度典型案例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2326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2075件,新能源和可再生
近日,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在杭州召开,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利春发表了“以光促算,AI时代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大模型的普及部署,电网需构建主配一体的通信目标网,为海量数据和大模型间提供确定性入算联接,提升电网调控水平,实现以
五一假期在即,河北承德坝上草原将迎来旅游高峰。为应对激增的新能源车充电需求,国网冀北电力在高原地区构建“一小时充电圈”,覆盖面积超1350平方公里,为游客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承德坝上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丰宁坝上草原等景区闻名,每年5月至9月为旅游旺季。据预测,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初,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充电业务项目转让内容。其中具体涉及127座充电站、2075根充电桩业务相关资产组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整体转让。信息显示,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受福建闽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平潭闽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对127座充电站、2075根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政策提到,加快推进疆电入豫第二通道前期研究,推进信阳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成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许昌能信煤电项目首台机组,实施2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力争2025年上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