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十五五”时期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时期,面对能源安全新挑战、能源需求新变化、绿色转型新形势、创新发展新阶段,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能源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能源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汇众智、聚众力,为“十五五”时期能源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建言献策。为此,中能传媒研究院特策划推出《建言能源“十五五”》专栏,就“十五五”能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举措,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建议,谈真问题,想好办法。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精华内容,敬请关注。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冲击的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汪寿阳1 张慧明2 彭盼3)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新型电力系统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基本特征,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其构建将有力应对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冲击。
一现阶段电力系统难以兼顾能源“安全-清洁-经济”三重目标
01 清洁性问题亟待改进,电网基础设施需要适应性升级
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面临的清洁性问题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转型和污染控制两个方面。尽管我国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传统能源仍占据较大比重,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相对较低。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未完全适应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灵活性、智能化水平相对不足,电力调度和存储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大规模风电、光伏并网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清洁能源优势。
02 安全性问题亟待保障,绿色低碳转型仍需有序推进
由于日光照射与风速等气象条件约束,新能源资源发电呈现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电力的稳定供应面临严峻挑战。以青海为例,2024年1至8月,全省水电、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45.06%、30.38%、14.68%,而作为压舱石的煤电比重过低,新能源占比高和灵活性调节电源不足导致青海电力系统出现“夏丰冬枯”与“日盈夜亏”。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遭遇区域资源错配和地方壁垒等瓶颈,出现了部分地区能源无法消纳,而部分地区无能源可用的两难局面。
03 经济性问题亟待解决,能源结构优化缺乏统筹安排
相对于火电,新能源运行边际成本低,但为了应对其波动性,需额外增加火电机组改造、储能、并网与组网技术研发等系统性成本。其中,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成本为500~1500元/千瓦,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建造成本分别为6000~8000元/千瓦和350~500元/千瓦,系统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我国无论是火电机组、电网互济等传统调节资源,还是需求侧管理、储能等新型调节能力都落后于欧美国家,调节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匹配,能源结构优化缺乏方向引导和统筹规划,也缺少相应激励保障,加剧了我国电力系统潜在风险。
二极端天气加剧“不可能三角”破局难度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对人民生活产生极大影响。例如,2021年河南强降雨天气导致374万用户停电;2022年川渝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的电力缺口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2023年冬季南京市受极端寒潮影响,电网负荷达145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夏季受极端高温影响,南京电网日最高负荷连续48天超过1000万千瓦,其中15天超过1500万千瓦。本年度全国超过250个站次追平或打破当地单日气温极值,对电力保供造成极大压力。极端天气加剧了“不可能三角”难题破解难度,究其原因在于:
首先,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具有双随机性。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主体的传统电力系统具有供应侧可控、需求侧随机特征。然而,随着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比持续增长,受气象条件、调峰、储能技术的影响,供应侧也出现随机波动的特性。高温、寒潮、暴雨等极端天气或冲击水电站运营环境,或导致持续性光照不足和风力偏弱,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极易引起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安全稳定性能、调控能力等方面下降。
其次,“双碳”目标与电力价格机制存在双约束性。面对极端天气冲击,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供给不稳定的情景下,如果动用具有压舱石作用的煤电弥补电力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碳”目标实现;且由于电力定价体系市场化程度不足,存在“市场煤”与“计划电”长期错位的矛盾,煤价上升致使煤电价格倒挂,火电企业生产动力不足,极端天气冲击下,我国实际发电量与发电装机容量存在差距。
再次,网源结构与电力生产消纳存在双错配性。一方面,新能源建设进度快,电网建设周期长,造成网源空间不匹配,难以支撑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存在生产消纳逆向分布特征,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导致局部电力供需失衡。因此,面临极端天气冲击时,网源结构与生产消纳的双重错配使得电力系统的产输配用存在极大压力。以宁夏、江苏为例,前者新能源占较大比重,本地消纳能力弱,但电力外送通道仅有至湖南、浙江等少数几条,覆盖面较窄;江苏外来电源占比高、核电与火电出力较多,2024年夏季面临极端高温冲击时,南京市区外来电934万千瓦,占比高达60%。
三应对极端天气冲击须构建“五立”政策体系
01立电网:聚焦电力产输配用,推进区域内外电网互通互济
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冲击下“有电送不出,外电进不来”的问题,应加快推进主网迎峰度夏工程项目和大通道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互保互济、互供互备能力,确保负荷高峰期前应投尽投,通过跨区域协同、电网对接解决新能源产输配用难题。例如,青海地区目前仅有“青豫直流”电力外送通道,建议高质量建设增量电源项目,确保玛尔挡水电站、羊曲水电站按计划投运;继续推进桥头3×66万千瓦电源项目建设;加快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项目等电网工程建设进度;此外,合理制定月度外购和外送电量计划,加大与周边省份沟通协调,落实好已签订的购电协议。
02立技术:聚焦新能源“可调、可储、可控”,加快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建设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数智化为关键手段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产、输、变、配、用等重点环节,从基础理论、材料、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技术供给与扩散机制等方面着力加强对直流技术、高导超低损耗硅钢、储能、芯片等研发,形成技术支撑体系。在电力系统能源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智能化,使新能源上网“可调、可储、可控”,在面对极端天气冲击时彰显电力系统柔性与韧性。
03立机制:聚焦煤电价格倒挂,改革电力定价机制
一方面,针对“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实行电力定价机制改革,增加电力定价的灵活性,逐步实现输、配电市场的产权分离,建立竞争充分的电力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为防止煤电价格倒挂现象再次发生,可以为煤电生产企业提供适度的补贴兜底政策,保障煤电安全。另一方面,构建地方政府、石油企业、供气企业、管道运输企业、城镇燃气企业等各负其责的多层次储备运输应急管理机制,为能源保供提供系统性支撑。
04立储能:聚焦储能成本与寿命,增强平抑极端天气冲击能力
从现阶段储能发展来看,磷酸铁锂的电化学储能成本已经从2021年的1.9元/瓦时降低到目前的0.7~1.0元/瓦时,但这一类储能与液流电池、氢储能等成本仍然有一定的下降空间。新型储能寿命周期短、投资造价高,导致其无法提供转动惯量支撑;而抽水蓄能建设周期长达7~10年,短期内无法发挥支撑调节作用。因此如何降低储能成本并延长储能电池寿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除了储能技术创新,探索云储能、共享储能等商业模式对于能源的稳定供应也极为必要。
05立情境:聚焦极端天气冲击情景,模拟政策支持力度与时间节点
考虑新能源资源禀赋、地方对电力的需求预测、极端天气冲击的类别(如干旱、暴雪、涝灾、极端高温与低温等)等情景,将能源“安全-清洁-经济”作为规划目标,将储能与新能源技术进步作为约束,对发电结构、装机容量等关键变量进行全局优化。在此基础上,模拟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定向贷款、优惠利率、绿证交易、电价机制、可再生能源配额等新型电力系统政策的支持力度与时间节点,形成产输配用协同配合的系统预案,明确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处理措施,避免极端天气引发的次生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近日,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这座扎根云南临沧的巨型能量枢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电站行列,更以其令人惊叹的"奇点速度",为我国储能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01.实力进阶:一期硕果累累,二期再创辉煌每一次合作,都源于实力的见证与技术的突破。
7月8日,中国电气装备召开数字化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总结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数字化工作成绩,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全面部署转型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集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近年来,随着东北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攀升,系统频率控制难度持续加大。2024年10月东北电网曾出现晚峰时段因新能源出力快速下降,叠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40分钟爬坡需求达到近十年罕见的801万千瓦,在全力调用爬坡资源的情况下,仍出现频率长时间波动问题。东北能源监管局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
7月10日,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公司总部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会谈。双方围绕深化能源科技创新、地下空间应用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倪真对钱七虎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能建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提高四川省电网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加快全省电网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
7月8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于7月20日前以地市为单位报送。原文见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水风光+”创新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五市发展改革委、宁东经发局: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加快新型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7月9日,青海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玉龙一行赴省能源局,就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相关工作开展调研座谈。座谈会上,省能源局汇报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清洁能源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截至2025年5月底,全省发电装机7576万千瓦(含储能),其中:水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穗恒运A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同向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4%~1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90%~182%,主要原因为投资收益同比上升、汕头光伏项目投产以及燃煤价格同比下降综合使得发电业务经营效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建投能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39%。2025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整体较为宽松,价格中枢持续下移。公司深化“集约化管住两端,专业化管控中间”的经营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组织生产经营,进一步加
盛夏如火,奋斗正酣。上半年,中国大唐系统各单位以昂扬的斗志、拼搏的姿态高质量交出“双过半”硬核答卷,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从生产一线到项目现场,广大干部职工锚定目标、争分夺秒,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中国大唐的使命担当。广东分公司积极主动应对电力市场变化和挑战,深化生产经营联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豫能控股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00万元~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发电成本下降,火电经营业绩好转。
7月以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安全生产、防台防汛等重点工作,全方位提升顶峰能力,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应供尽供,全面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大唐国际充分发扬“保电老兵”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和隐患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能源集团原一级业务总监严永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京能电力披露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司下属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2025年上半年(1月-6月份)累计完成发电量438.95亿千瓦时,同比降幅5.41%。其中火力发电累计完成发电量414.83亿千瓦时,同比降幅9.55%,新能源累计完成发电量24.12亿千瓦时,同比增幅344.20%。2025年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京能电力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817.67万元至211,154.41万元,同比增长100.13%-131.16%。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2025年公司积极开拓电力市场,新能源板块盈利大幅增加,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全面抓牢电量电价营销管理,平均结算电价
华润电力(渤海新区)有限公司1号机组脱硫提效改造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编号:SZBHX202507100030号第一中标候选人:南京华尔锦电气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18656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武汉立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591000.00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