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数据正文

贵州: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4200万千瓦

2025-02-21 13:36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陈举 李松蔚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装机贵州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的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紫云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白色外壳的储能电池舱整齐列阵。作为贵州省首个集中式大型储能电站,也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超级充电宝”,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段再释放回电网,有效促进了电网调峰,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的能源产业新格局。作为在黔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双碳”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4年底,贵州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80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4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贵州第二大装机电源。

强网架畅通并网通道

“加快新建、扩建新能源输送通道,能进一步完善电网架构,满足清洁能源就地消纳,持续提高跨区域消纳水平。”贵州电网战略规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贵州电网已形成“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能够更大容量、更广范围地输送电力,持续提升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实现贵州省内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贵州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为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外送能力,贵州电网不断加强网架建设,加快建设能源输送大通道,确保新能源电力能够高效、稳定地并入主网。“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在贵州投资逾400亿元,建成投运500千伏奢香至鸭溪输电线路、500千伏仁义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等重点项目,建成最高30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输电通道,满足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需要,还为“西电东送”注入了更多清洁能源。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电网依托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建成了百万千瓦级风光新能源基地。截至2024年底,黔西南州清洁能源占比已达71.9%,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为528.1万千瓦,占黔西南电源总装机的52.3%,占贵州省新能源装机的21.93%。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贵州电网在网架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

此外,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城区,贵州电网打造了贵州省首个“光储充”一体示范充电站。该充电站可以容纳10台至12台电动汽车同时充电。充电站的大棚上安装了168块光伏板,实现了光伏发电就地供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还促进了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

贵州电网还积极推进新能源并网项目建设,成立新能源服务中心,优化完善新能源并网流程,为新能源业主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并网受理用时缩减80%以上,接入评审用时缩减30%以上,确保最大能力消纳新能源。

强技术提升消纳能力

“我们开发了省地AGC协同控制系统,该系统只要设置好变电站的上网功率限值,就能实现自动调减水、火电厂的发电功率,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贵州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黄晓旭表示,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兴义电网投入运行,并将向全省推广。

贵州电网应用新能源区域AGC控制技术,实现了新能源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这一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带来的调峰强度大、控制能力弱等难题,大幅度减少了弃风弃光量。同时,利用水电主动调控优势,开展水、光互补运行研究,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贵州电网不断创新技术应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通过实施新能源调度、确保通道安全稳定运行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消纳新能源。

在毕节市,贵州电网以构建高比例新能源和储能示范区为总体目标,不断提升新能源并网服务能力,先后建成投运了500千伏乌撒变3号主变、500千伏奢鸭二回线路等重大工程。此外,国内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也在毕节成功并网,为新能源的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贵州电网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印发了南网首部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规定,为储能电站的“三公”调度、合理高效利用及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提升储能‘可控’水平,将调控周期由3分钟减少至5秒钟,实现了对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的实时控制,使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贵州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调与新能源部总经理贺先强说。

截至目前,贵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41.5万千瓦,贵州新型储能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南网新型储能规模最大、调节最优的省份,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标题:绿电“黔”途无量 ——南网贵州电网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新能源装机查看更多>贵州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