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通过市场化方式兑现清洁能源的环境价值,以激励和引导社会加大投入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施绿证制度、开展绿电交易的初衷。
2024年,针对绿电绿证市场需求不足、环境溢价不高等问题,我国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绿证绿电交易市场更趋活跃,前11个月全国绿电绿证交易总量即已达到2023年全年的3.33倍。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可再生能源电量难以通过市场方式为投资方带来环境溢价,这与当前市场环境下化石能源尚未对其高碳属性进行“埋单”不无关系。
01
政策频出——为活跃绿电绿证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自我国推出绿电、绿证制度以来,绿电绿证交易市场总体向好,初步推动全社会形成较好的绿电消费意识,但与此同时,交易不够活跃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能源向绿转型的进程。
“实施绿证等促进绿色能源消费、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制度。”在2024年8月29日举办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披露了有关信息。
进一步繁荣绿电绿证市场,无疑需要加大政策措施力度。
早在2023年7月,三部门便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简称“1044号文”),明确了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并拓展了其应用场景。在明确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相关管理工作之后,当年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又完成首批绿证的核发。
至此,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现了全覆盖,有效增加了市场上的绿电供给,为进一步发展绿电和绿证交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2024年,一系列政策措施又接踵而至,进一步搅动绿电绿证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走向活跃。
2024年6月30日,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为绿证核发交易主体建立唯一绿证账户11.2万余个,汇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数据8.3万余条。“国家能源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完成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2024年7月31日,在国家能源局2024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上,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静介绍,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通过建立一个账户、汇集两类数据、贯通三个环节,切实提升了绿证核发质效。
2024年1月,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明确,将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基础凭证,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的有效衔接,将绿证交易对应电量纳入“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
“研究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鼓励地方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在2024年10月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时作出上述表示。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强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同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也提出,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上述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强相关政策衔接、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刺激绿证消费需求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规范绿证核发交易行为以及绿电交易等行为,2024年4月和8月,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补充确定了绿电交易相关的体系规则,明确了绿证核发、交易工作的职责分工、账户管理、绿证核发、绿证交易及划转、绿证核销、信息管理及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项目绿色环境价值,更好培育绿证绿电交易市场。
系列政策举措的频频出台,为活跃绿电绿证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02
量增价跌——市场趋于活跃但拉动作用仍显不足
在诸多政策措施驱动下,进入2024年,全国绿电绿证市场迎来爆发。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月度数据计算,前11个月,全国完成绿证交易3.33亿张,其中直接交易1.85亿张、随绿电交易1.48亿张。前11个月绿证交易总量即已达到2023年全年的3.33倍。
从买卖双方来看可谓购销两旺。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达到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而排名靠前的卖方企业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四川、黑龙江、山西、宁夏、甘肃等省份。陈静介绍,2024年上半年购买绿证最多的企业买入绿证810万张,售出最多的企业卖出绿证227万张。
分区域看,绿证绿电交易同样活跃。
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2024年上半年结算绿电607亿千瓦时,成交绿证5707万张。分省来看,浙江省全年成交绿电10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直接交易绿证5336万张。天津市全年交易绿电7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8%。前9个月,辽宁绿电市场成交电量124.8亿千瓦时,比2023年全年增长173%;同期完成绿证交易44.78万张。
在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2024年南方五省区绿电绿证交易量达到9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850%。其中,绿电交易22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直接交易绿证6829万张,同比增长72倍。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数量超9000家。
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经营区域,截至2024年9月底,蒙西区域共有630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和1158家用电企业参与绿电交易。前9个月,当地多边交易市场累计绿电交易结算电量540亿千瓦时。
从跨省跨区交易看,自2024年7月以来,华东区域月度绿电集中竞价交易实现连续运行。截至10月17日,华东区域2024年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超过1.5亿千瓦时。2024年前8个月,上海共开展省间绿电交易161笔,助力企业购得绿电近50亿千瓦时、绿证突破2000万张。
然而,绿电绿证交易量大增背后,却是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数据,2024年年中的绿证价格较年初出现大幅下跌。进入5月,绿证单价多次跌破1元关口,最低价甚至不足0.1元,这意味着度电环境溢价还不足1厘。以2024年“五一”假期为例,全国绿证单价在0.82元至6.04元之间波动,与2023年同期相比降幅惊人。从电力交易大省广东看,2024年该省绿证成交均价为10.38元/兆瓦时,与2023年相比甚过腰斩。
找寻绿证价格不够理想的原因,市场供需失衡或许最能说明问题。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加之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导致市场上的绿证严重供过于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测算,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核发绿证45.39亿张,而通过参加绿证或绿电交易成交的只有3.33亿张。
同时,《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又为绿证设定了2年的有效期,这就迫使那些即将到期的绿证被急于抛售,进一步限制了卖方的议价能力。
“目前中国绿电绿证市场处于多种机制同时存在且相互交织的情况,交易规模和效率都有待提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应加强绿电绿证与碳足迹管理衔接,进一步压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推动更多主体主动参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提高绿电绿证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培育和建设绿电绿证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施策。除了制定政策引导企业行为之外,还需要更多聚焦‘人’的因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应该进一步加强鼓励引导,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之愿意消费绿色能源、为改善生态环境埋单。
03
完善市场——既能为绿色获益也要为高碳埋单
实施绿电交易和绿证制度,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还原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其环境价值,用以弥补可再生能源在成为电量主体之前的成本劣势,促进行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如果可再生能源的环境价值不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或者说绿证的成交价格过低,最终还是会阻碍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
众所周知,由于出力的随机性,可再生能源很难做到“源随荷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用双方无法取得实时平衡,中间必须经过“储”这一环节将电量进行“时移”,才能保证双方实现非实时匹配,这也充分体现出储能等灵活性资源之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然而目前来看,作为储能“主力军”的新型储能还难以担当大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认为,随着新能源与储能配套规模的扩大,“建而不用”问题愈加明显,新型储能设备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其高昂的成本。以市场上较为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其度电成本为0.62元/千瓦时—0.82元/千瓦时,是抽水蓄能成本的3倍。
由于算不过来经济账,所以当前的电力市场设计也未能充分考虑新型储能,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将新型储能纳入市场;有的地方尽管允许新型储能入市,但并没有为之提供适合的交易机制。
储能建而不用,其本身成本高昂固然算一个原因,但是相对传统电力系统的“发输配”而言,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很可能要经过“发储输配”才能到达用户侧,按理说,既然新增了“储能”和“调节”成本,终端价格被相应推高也属必然,然而当前电力市场的价格仍然锚定于煤电之上,在保持电价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还没有为储能等灵活性资源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
由于缺乏市场激励,储能等灵活性资源投入便显得不足,这又反过来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据介绍,自2024年年初以来,全国范围内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为0”的“红区”逐渐扩散。造成分布式光伏接入受限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灵活性调节性资源不足应该算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灵活性资源的支撑;而另一方面又没有给予灵活性资源以足够的市场发展空间。”一位长期关注能源市场的人士认为,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既让可再生能源为“任性出力”担负成本,也使其能因“低碳属性”而获得收益。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辅助服务市场的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必须要做大辅助服务市场,让出力不够灵活的可再生能源承担更多的成本。”上述人士接着表示,“而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上的‘损失’,应该通过绿电绿证市场再找补回来。”
可眼下的问题是绿证价格不断走低,根本无法支撑可再生能源通过兑现“环境价值”来弥补“系统成本”。
事实上,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溢价”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化石能源并未承担足够的“环境成本”,也就是说煤电等还没有真正地为高碳排放埋单,表现为部分碳指标免费获得、碳价较低等等。理论上讲,绿证价格与碳价应该是正相关的。
“目前,仍缺乏确定绿电零碳属性的官方文件和核算方法,导致电力消费的碳排放核算不能体现出绿电的零碳属性。”林伯强认为。其实,这也是业界极力呼吁“电碳协同”“电碳市场衔接”的根本原因。
下一步,应紧扣不同类别能源的特性来设计市场和市场组合,使各类能源既可通过“优势”获益,也要为“劣势”埋单。这样一来,能源领域的绿色价值自然能够得到进一步体现,从而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4月16日,浙江温州市龙湾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文件显示,2024年浙江温州市龙湾区116家规上新能源企业全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446.34亿元,同比增长14.5%。温州龙湾新能源装备新产业平台招引新能源装备相关标志性重大项目9个,其中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电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等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4月15日,全国首个城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杭州揭牌成立。杭州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成立后,将提供两方面服务。在绿证绿电方面,提供政策咨询、规则解读、供需匹配等服务,联合浙江国际交易中心发布绿证月度参考价,为企业提供绿证绿电交易操作指导。在碳业务方面,指导企业建设碳排放管理体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
一个说“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一个说“要狠抓提质增效工作进度”,相较于年度工作会的“报喜”,各大电力央企在刚刚召开过的一季度工作会上透了底。01新能源入市影响企业利润4月14日,大唐集团在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指出:“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高质量发展压力持续加大,新形势带来的
4月15日,全国首个城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杭州揭牌成立。杭州市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成立后,将提供两方面服务。在绿证绿电方面,提供政策咨询、规则解读、供需匹配等服务,联合浙江国际交易中心发布绿证月度参考价,为企业提供绿证绿电交易操作指导。在碳业务方面,指导企业建设碳排放管理体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2025年4月9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施行。作为四川首部省级电网规划专项立法,该政策聚焦电网规划协同、审批流程优化和要素保障创新,为破解电力需求激增与电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提供了法治保障。本文结合政策要点与四川电网发展实际,深
4月7日,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虚拟电厂能力建设的通知》。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通知要求,南京市依托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统筹全市虚拟电厂资源接入、调度与管理,并建设统一管理平台,推动源、荷、储可调节资源聚合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需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及各成员单位委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对过去一年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对2025年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上,市场运营机构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规则体系优化调整情况,通报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今年一季度南方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体突破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