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煤炭市场正文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2月)

2025-03-04 08:43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赵君陶关键词:煤炭天然气石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2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赵君陶)

核心提示

国际原油市场:2月,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对美国原油进口量下降的担忧,美国可能进一步限制伊朗原油出口,里海输油管泵站遇袭、俄罗斯和美国石油供应下降等因素支撑市场氛围,推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但特朗普重申提高美国石油产量、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引发石油需求担忧、俄乌冲突有望缓解等因素遏制了原油价格涨势,推动原油市场价格承压下行。截至2月27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70.35美元/桶、74.04美元/桶,月环比分别下降3.85%、3.94%。

国际天然气市场:2月,全球气温下降明显,采暖用气需求大幅提升,叠加供应端问题频现,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截至2月27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主力合约收于3.9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上涨6.78%;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收于44.93欧元/兆瓦时,月环比下降6.13%;普氏日韩LNG(JKM)期货价格收于13.9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下降0.25%。

国际煤炭市场:2月,各国终端电厂煤炭库存较为充足,且新增需求疲软,全球煤炭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走势。截至2月27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102.4美元/吨,月环比下降10.61%;南非理查兹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94.75美元/吨,月环比下降4.29%;欧洲三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99.75美元/吨,月环比下降8.82%。

一原油市场

(一)全球原油市场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

2025年1月,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先升后降态势。中国经济乐观前景增加原油需求预期、美国大幅降温提振燃料需求、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欧协议到期市场预期原油供应收紧、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美国原油库存降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等因素推涨市场气氛,国际油价上涨。但巴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地缘局势缓和、美元汇率走强、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今年全球石油产量超过需求、特朗普计划提高美国化石燃料产量以及市场权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和能源的影响等因素推动原油市场价格承压。

1月初,受寒潮影响,美国多州气温大幅下降,美国居民和商业对原油的需求受到提振,中国经济的乐观前景更是增加了原油需求预期,叠加中东、俄乌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市场担忧原油供应收紧,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上涨,1月7日,WTI原油价格报收于74.2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报收于77.05美元/桶,为近3个月来最高水平。

当地时间1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俄罗斯经济实施新一轮制裁,涉及该国两家大型油气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苏尔古特油气公司,以及183艘油轮、油田服务提供商、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项目,以及能源领域高级官员、企业高管等。数据显示,美国本次制裁涉及31%的俄罗斯影子船队,涉及俄罗斯原油出口量约111万桶/日、占其出口量的比重约26%,占其产量的比重约12%。这些制裁是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能源部门最为严厉的措施,旨在切断俄罗斯主要的俄乌冲突资金来源。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自2024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80美元/桶。

1月15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月报称,在需求强劲和新的供应风险出现的情况下,2025年石油供应过剩情况将低于此前预期。IEA小幅上调了对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的预估。IEA指出,2024年12月加拿大、美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天气明显转冷,推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IEA将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石油消费量预测均上调了10万桶/日。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库存将增加72.5万桶/日,低于此前预计的95万桶/日。此外,欧佩克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比上一年增加145万桶,达1.052亿桶;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比2025年增加143万桶,达1.066亿桶。同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至1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196.2万桶,预期减少99.2万桶,美国原油库存降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美国日前对俄罗斯油气领域更广泛的制裁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寒冷天气提振原油需求,加之市场仍在担忧美国候选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将对伊朗发动制裁,此外,原油市场供需紧平衡和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风险加剧。在高波动率、低库存格局下,原油市场价格强势走高,WTI原油期货价格突破80美元/桶。1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80.04美元/桶,涨幅为3.28%;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82.03美元/桶,涨幅为2.64%。

当地时间1月15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沙停火达成协议。这是自2023年11月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短暂停火协议后,双方再度达成新的停火协议,协议于1月19日生效。协议的签订缓解了市场对供应紧缺的担忧,消减了地缘政治溢价,1月16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回跌。而拥护传统能源的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回归白宫更是推动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下跌。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宣布将采取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旨在提高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降低美国的油气价格,并加大油气出口。特朗普还表示,计划在2月1日前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至72美元/桶左右。市场认为特朗普是未来影响油价走势的最大变量。一方面,特朗普将出台能源政策刺激美国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幅提高关税壁垒拖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导致全球供需宽松程度加大。另一方面,美国可能加大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力度,导致局部时段全球供应收紧引发油价大幅波动。促升与促降因素叠加,或对国际油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波动区间明显加大。截至1月31日,2025年WTI原油期货报收于72.5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收于76.76美元/桶。

2月,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对美国原油进口量下降的担忧,美国可能进一步限制伊朗原油出口,里海输油管泵站遇袭、俄罗斯和美国石油供应下降等因素支撑市场氛围,推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但特朗普重申提高美国石油产量、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中美新一轮贸易争端引发石油需求担忧、俄乌冲突有望缓解等因素遏制了原油价格涨势,推动原油市场价格承压下行。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对美国原油进口量下降的担忧,欧美原油期货盘中大涨。随后由于担心贸易战会削弱原油需求,收盘价格涨幅缩窄。2月3日,WTI原油报收73.16美元/桶,涨幅0.87%;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收75.96美元/桶,涨幅0.38%。

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煤炭、液化天然气(LNG)加征15%关税;对原油加征10%关税。由于市场担忧全球再次回到贸易战模式,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增大,而美国原油和汽油库存的大幅增加更是加重了原油价格下行的压力,2月6日,WTI原油价格跌至70.61美元/桶。

尽管市场担心不断升级的贸易关税可能会抑制全球经济增长,但由于美国可能对欧洲钢铁征收关税、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的举措导致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加重,国际油价连续3个交易日上涨。

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讨论俄乌冲突、俄美关系和中东局势等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双方讨论了停火的可能性。俄乌局势或将缓和的预期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承压下行至71美元/桶以下。2月14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70.74美元/桶,跌幅0.77%;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收于74.74美元/桶,跌幅0.37%。

2月下旬,无人机袭击了一条从哈萨克斯坦穿越俄罗斯南部的里海管道(CPC),里海石油管线的石油流量减少约30%~40%。此外,受寒流影响,美国北达科他州原油日产量将减少15万桶。俄罗斯和美国石油供应下降加剧了对近期供应紧张的担忧,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小幅上行,但特朗普表示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将于3月4日生效,并计划最早于4月份开始征收报复性关税,担心加征关税打击需求,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3年来最大跌幅,WTI原油价格随之跌至70美元/桶以下。加之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增加,国际油价继续下跌。2月26日,WTI报收于68.6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收于72.53美元/桶,为2024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截至2月27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70.35美元/桶、74.04美元/桶,月环比分别下降3.85%、3.94%,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78.87美元/桶、83.65美元/桶,分别下降10.80%、11.49%。

图1 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

(二)2024年国内原油生产小幅增长,进口量同比下降1.9%

2024年12月,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90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比11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7.7万吨。进口原油4784万吨,同比下降1.1%。2024年全年,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1282万吨,同比增长1.8%。进口原油55342万吨,同比下降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全国石油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二天然气市场

(一)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势

2025年1月,美国天然气价格先升后降。1月上中旬,大范围寒冷天气席卷美国多州,从而推动供暖需求大幅上涨,居民、商业用气量飙升,发电用气量表现较为强劲,受此影响,美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大幅提振。与此同时,暴风雪和寒潮导致一些油气井和管道冻结,天然气产量下降至每日1020亿立方英尺左右。出口方面,俄乌管道气过境协议到期,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出现缺口,欧洲LNG需求强劲,加之美国两个LNG新项目的投产,Freeport以及其他几大液化出口终端的高效稳定运行,从而推动美国LNG工厂进气量攀升至历史同期高位。受上述利好因素影响,美国天然气价格迅速攀升至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1月16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收于4.2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下2024年新高。1月下旬,美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暖,居民、商业取暖用气量与发电用气量大幅下跌。此外,由于间歇性断电,Freeport LNG出口终端短暂关停,流向几大出口终端的天然气流量相应下跌。上述利空因素主导市场,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至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1月31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收于3.0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较于月中高点下降28.27%。

2月,美国多州寒冷天气依旧,温度低于平均水平,居民、商业用气量和发电用气需求保持高位,带动美国天然气总消费量涨幅明显。此外,整个2月美国去库幅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叠加Freeport LNG出口终端正常生产运营后,全美LNG加工量持续上升至160亿立方英尺/日以上的历史同期高位。上述因素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端的担忧情绪,美国天然气价格再次上涨至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2月19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收于4.3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上涨14.62。2月下旬,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持续维持在3.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高位震荡。

截至2月27日,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主力合约收于3.9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上涨6.78%,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1.8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涨117.68%。

图3 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价格走势

2025年1月,欧洲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1月1日起,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所使用的乌克兰能源管道正式关闭。同时,挪威Hammerfest LNG出口设施意外停机。此外,受冬季气温异常寒冷等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库存储备消耗速度创2018年以来新高。受上述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对于地区供应紧张的担忧情绪加剧,1月初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攀升至50.273欧元/兆瓦时,为2023年11月以来新高。随后,西北欧部分地区气温出现回升,同时风力发电量保持稳定,燃气发电需求量减少,叠加欧洲LNG到港量有所增加、俄乌管道气过境协议到期后欧盟自俄罗斯管道气进口减少量少于预期(仅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等利空因素主导市场,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下行,但仍维持在45~50欧元/兆瓦时之间高位震荡。

1月下旬,寒流再次侵袭欧洲西北部,住宅和商业取暖用气以及工业和电力部门天然气消费量大幅攀升,欧盟天然气库存跌破50%的水平线,远低于上年同期的近70%,也是自2022年能源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近期LNG船货资源进口量未能有效补充管道气进口量的供应端缺口、风电发电表现偏弱以及碳价持续创新高等因素加重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欧洲天然气价格强势上涨至55欧元/兆瓦时以上。2月10日,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收于58.039欧元/兆瓦时,创下了自2023年2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月环比涨幅高达28.95%。2月下旬,西北欧多数地区气温回暖,风力发电表现较好,采暖与发电用气需求下跌,中国对美国LNG资源加征15%的关税政策增加欧洲地区的美国LNG供应量,叠加美俄谈判释放积极信号、挪威管道气进口量大幅攀升等信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的担忧情绪,西北欧气价自高位回落。

截至2月27日,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收于44.93欧元/兆瓦时,月环比下降6.13%,相较2024年同期的24.39欧元/兆瓦时,上涨84.21%。

图4 欧洲TTF天然气价格走势

2025年1月,东北亚天然气价格呈现高位震荡态势。因过境协议到期,俄罗斯天然气终止过境乌克兰引发市场紧张情绪,东北亚LNG期货价格跟随西北欧天然气市场价格走势上涨,突破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关口。但是,东北亚市场LNG现货供应宽松,且气候较为温和,需求表现持续疲软,加之主要消费国的库存高企,买家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市场商谈氛围表现一般。受上述因素影响,普氏日韩LNG(JKM)期货价格维持在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震荡。

2月,东北亚天然气价格呈现先升后降态势。月初,受寒潮天气影响,东北亚大部分地区大幅降温,中国中东部气温创下今冬以来新低,日本北部有强降雪,气温下降提振主要消费国的采暖需求,叠加西北欧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普氏日韩LNG(JKM)期货价格强势上涨至14.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2月中下旬,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因美俄会谈释放积极信号、俄乌冲突趋于缓和而震荡回落。

截至2月27日,普氏日韩LNG(JKM)期货价格收于13.9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下降0.25%,相较2024年同期的8.2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涨70.13%。

图5 普氏日韩LNG(JKM)价格走势

(二)2024年国内天然气生产稳步增长,进口量同比增长9.9%

2024年12月,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增速比11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7.0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156万吨,同比下降7.9%。2024年,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同比增长9.9%。

202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4年12月份全国天然气运行快报》,2024年12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7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5%。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6 全国天然气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三煤炭市场

(一)全球煤炭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2025年1月,由于主要需求国煤炭库存处于高位,且亚太地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暖,新增耗煤需求较为有限,受需求缺乏支撑影响,叠加哥伦比亚、蒙古国等其他煤炭出口国的竞争加剧,澳大利亚煤炭期货价格持续下跌,1月10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113.5美元/吨,3年多以来首次跌至115美元/吨以下。1月中下旬贸易商询价增多,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期货价格小幅上涨,但仍维持在120美元/吨以下徘徊。由于印度等主要进口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且南非主要煤炭出口港煤炭库存积累,叠加2024年下半年以来当地铁路运力低位运行,1月南非理查兹港煤炭期货价格承压下行,自2024年4月以来首次降至100美元/吨以下。相较而言,欧洲煤炭价格相对稳定。1月初,欧洲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上升,且哥伦比亚对欧盟国家的煤炭供应量有所下降,欧洲煤炭价格受到支撑。但随着欧洲耗煤需求低迷的情况持续,叠加欧洲三港煤炭库存上升,欧洲三港煤炭期货价格维持在110美元/吨左右震荡。

2月,全球煤炭市场价格延续下降态势。月初,受到中国春节假期影响,煤炭采购需求较为有限,且中国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加重了澳大利亚煤炭价格的下行压力。2月10日,为反制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进口关税。此前已通过海运运往中国的美国煤炭,与需求仍然疲软未售出的澳大利亚煤炭形成竞争,澳大利亚煤炭期货价格大幅下降。2月18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期货价格收于100.85美元/吨,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欧洲地区港口和终端用户煤炭库存较为充足,且近期天气相对温和,工业生产和居民取暖等对煤炭的需求不足,欧洲煤炭价格持续承压下行至100美元/吨以下。由于印度对进口煤炭的需求较为有限,南非国内煤炭库存增加,且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同热值煤炭供应充足,对南非煤炭造成竞争压力,南非煤炭期货价格持续下降至95美元/吨以下。

截至2月27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102.4美元/吨,月环比下降10.61%,相较2024年同期的129.2美元/吨,下降20.74%;南非理查兹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94.75美元/吨,月环比下降4.29%,相较2024年同期的99.5美元/吨,下降4.77%;欧洲三港煤炭期货价格报收于99.75美元/吨,月环比下降8.82%,相较2024年同期的100.9美元/吨,下降1.14%。

图7 国际煤炭期货价格走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和BigMint整理的数据,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由2023年的89.93亿吨增长到90.68亿吨,同比增长0.8%,首次突破90亿吨关口,创历史新高。亚太地区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2024年煤炭产量达到72.62亿吨,同比增长了2.5%。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2024年煤炭产量达到47.59亿吨,同比增长2.2%。由于能源消费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转型,欧美地区煤炭产量下降。2024年,美洲生产煤炭5.85亿吨,相比2023年的6.52亿吨下降了10.3%;欧洲煤炭产量为3.93亿吨,相较于2023年的4.14亿吨下降了5.1%。受能源转型和经济不振等因素影响,2024年俄罗斯和独联体(CIS)地区煤炭产量也小幅下降,从2023年的5.81亿吨减少到2024年的5.66亿吨,同比下降2.6%。与之相对,由于能源需求以及煤炭出口增加,非洲的煤炭产量略有上升。2024年,非洲煤炭产量达到2.61亿吨,相较于2023年的2.58亿吨增长了1.2%。2024年,在全球能源通胀、地缘政治危机加剧、主要经济体能源价格飙升的背景下,煤炭是成本竞争力强且可靠的能源资源,全球对其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BigMint整理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煤炭出口量(包括动力煤和冶金煤)为15.87亿吨,相较于2023年的15.24亿吨同比增长4.13%。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俄罗斯煤炭产量为4070万吨,同比增长6.7%,环比上升5.6%。2024年全年,俄罗斯煤炭产量累计为4.2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0.6%。大宗商品分析机构阿格斯(Argu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量降至1.95亿吨,比2023年下降8%。物流运输问题、欧美不断加码的制裁、低迷的全球煤炭价格和高昂的生产成本,是导致俄罗斯煤炭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24年,美国的制裁覆盖了俄罗斯超过50%的煤炭出口量,导致俄罗斯煤炭出口大幅下降。2024年全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铁路运输量下降至1.781亿吨,比2023年减少1800万吨,同比下降9.2%。考虑到新的限制措施,目前俄罗斯近80%的煤炭出口产品受到制裁,这意味着2025年俄罗斯煤炭出口量将进一步减少。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煤炭产量为4318.3万短吨,同比下降5.5%,环比增长5.9%。2024年全年,美国煤炭产量累计为5.12亿短吨(合4.64亿吨),比2023年同期减少6575.2万短吨(5965万吨),同比下降11.4%。EIA预计,2025年美国煤炭产量将延续降势,预计全年产量为4.762亿短吨,比2024年下降6.9%。与持续下降的煤炭产量相反,美国煤炭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美国煤炭出口量累计接近1亿吨,同比增长7.8%。其中,动力煤出口量达到4600万吨,比2023年增长4.6%;冶金煤出口量约为5160万吨,较2023年增长10.8%。

印度煤炭部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印度煤炭总产量(包括褐煤)为10134万吨,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7.6%;不含褐煤的硬煤总产量为9787万吨,同比增长5.25%,环比增长7.8%。2024年全年,印度煤炭总产量(包括褐煤)累计为10.8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2%。据印度煤炭部数据,2024年印度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印度2024年煤炭发运量也创历史新高,全国发运量为101272万吨,比2023年的95039万吨增长了6.56%。

据南非矿业理事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南非煤炭产量为2.35亿吨,比2023年增长0.6%,呈现连续两年小幅回弹增长的态势。南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南非煤炭出口量累计为7125.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52.6万吨,同比下降3.4%。其中,2024年12月,南非煤炭出口量为681.56万吨,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0.4%。亚洲是南非煤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总出口量的83%。印度作为亚洲最大的南非煤炭进口国,占南非煤炭出口总量的约44%。欧洲占南非煤炭出口总量的9%。

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印尼煤炭产量已达到8.36亿吨,超过了2024年7.1亿吨的计划目标,是目标产量的117%。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将2025年的煤炭生产目标初步设定为7.35亿吨,虽然高于2024年的7.1亿吨的目标,但明显低于2024年8.36亿吨的实际产量。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印尼煤炭出口量累计为55775.58万吨,较上年的52110.3万吨增加3665.3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2024年12月,印尼煤炭出口量为5061.95万吨,同比增加2.8%,环比增长0.9%。

(二)2024年国内煤炭生产稳步增长,进口量大幅增长14.4%

2024年12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比11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15.6万吨。进口煤炭5235万吨,同比增长10.9%。2024年全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8 全国煤炭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