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从煤炭到石油,从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如何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端好我们的能源饭碗”,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月20日,以“创变时代 构建能源合作新格局”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主办,汇聚了来自能源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领袖、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实现跃升式发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能源从“替补能源”转向“主体能源”。2020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连续五年达到亿千瓦级。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7亿千瓦,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6%,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
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占比达到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6.4%,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规模达到14.07亿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了我国对外宣布的“2030年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新能源发电量实现稳步增长,在电力保供中作用逐步增强。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6%,占全部发电量的35.0%,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接近20%,与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基本持平,超过了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川在会上分享了正泰新能源在市场变革下的发展跃迁之路。他认为,当前新能源企业需从单纯的产能规模扩张向高科技、轻资产、平台化、服务型方向跃迁,用“聚变”做强新能源产业平台化能力,积极开拓业务新模式、新场景,以适应市场变革的需求。正泰将创新布局形成从绿色电力到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再到绿色电力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借助绿色金融政策,为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集中式光伏面临资源、场景与安全三重制约。”爱旭股份中国区集中式业务副总裁陈力表示,爱旭基于全背接触(BC)电池技术推出的N型ABC产品,通过超高效率与降本优势、全生命周期更高发电量、复杂场景适应性以及超强安全保障四大差异化能力,实现了技术破局。爱旭珠海、义乌、济南三大基地预计2025年底具备35吉瓦可交付N型ABC组件产能,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集中式等全场景。
法治建设也有新突破。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成为我国能源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能源法将全方位夯实能源发展和安全的法治根基。聚焦能源安全保供、绿色转型、创新引领、市场建设等方面完善制度设计,为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五”将是未来发展需求最大的五年。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张益国表示,在能源消费总量巨大、持续较快增长的形势下,为确保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支撑实现全社会碳达峰,需要以更大规模、更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新能源已成为装机主体,但容量支撑、灵活调节等能力尚未形成有效替代。新能源要加快“立起来”“靠得住”,尽快实现对传统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
多元储能技术成破局关键
风光资源极其丰富,分布广泛,但也具有间歇和随机的弱势。随着风光发电规模的增加,新能源的消纳问题不断显现,成为当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制约。“过去风光电的快速发展是寄生在常规能源发电基础之上的,是依靠常规能源发电的补偿调节而运行的,这种依靠常规能源发电调节运行的模式不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坦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应运而生,氢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今后储能技术、氢能技术将是与风光发电技术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技术。
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技术,未来需要研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电池,推动热储能、氢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进步,探索新型储能技术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相结合的不同融合发展模式,以实现新能源的稳定供应,做到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
在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看来,不同储能技术的有效融合可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整体的性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性。以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储能融合为例,抽水蓄能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储能容量大、寿命长等优势,但存在地理限制问题,限制了其在许多地区的应用。压缩空气储能与抽蓄同属大容量、长寿命长时储能。但压缩空气储能也存在转换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等缺点。通过优化地下洞室、交通洞、送出线路等设施的设计,实现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共享使用,可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利用抽蓄上水库的水头压力,使水和空气在同一空间内共存,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降低储气规模,构建水气共容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结构,可有效地提高储能效率、降低压储成本。
氢能是更有效的长时储能技术。朱国金表示,通过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可将可再生能源从“波动性电源”转化为“可储存、可调度”的清洁能源载体,实现就地消纳,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不受电网约束,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近消纳,适用于远海岛屿、沙漠、矿区等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指出,我国氢能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到生产应用技术开发验证、项目示范,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氢能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成本大幅下降,示范项目顺利推进,自主可控的氢能供应链基本形成。氢能产业已基本具备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能力,发展氢能有了技术能力支撑。
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氢能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在氢应用环节,我国氢能应用技术呈现从单一交通领域向能源、冶金等领域加速拓展的态势,化工领域用氢需求逐步从灰氢向绿氢过渡。预计我国氢能在交通、化工、能源、冶金等领域应用技术将在2030年前后步入成熟期,到2030年,我国各领域绿氢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500万吨左右。
产业融合发展大势所趋
促进能源产业跨界融合,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探索“车网互动”模式,实现交通与能源的协同发展。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开发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自动调节能源消耗。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更多利用新能源制氢产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朱国金表示,高比例新能源离网“源网荷储”系统应用前景广阔。在远离大陆的海岛地区,传统电网难以覆盖,新能源结合储能系统是解决偏远海岛离网供电的关键方案;高原地区光照资源丰富但电网薄弱,离网源网荷储系统可有效解决供电问题;矿区及工业离网等场景对能源需求大且环境敏感,新能源离网系统可降低污染并提高经济性;高速公路、铁路等场景需稳定电力支持,新能源离网系统可减少对电网依赖。
绿色化学作为21世纪的核心主题之一,将在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三者间矛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韩布兴指出,碳中和涉及多学科领域,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是最核心的科学问题。因此,化学在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提出,绿色化学是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等领域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实现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绿色化学涵盖无害和可再生原料、绿色溶剂、绿色催化、高效反应路线、高效清洁化工过程和绿色产品等内容。”韩布兴介绍,我国有大量的可收集利用的生物质,每年因使用化石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00亿吨。同时,我国现存废弃塑料约10亿吨,每年还将产生约5000万吨。因此,通过化学化工技术,将二氧化碳、生物质、废弃塑料等废物转化为化学品、能源产品和材料,可以实现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各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时电价政策以及电网通道建设情况,计划进一步推进源荷聚合服务业务的创新与实践,推动风光储氢等跨产业环节的耦合发展。”陆川表示,正泰将创新布局形成从绿色电力—绿色制造/化工—绿色产品—绿色电力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在上游实现光储产品绿色制造,中下游拓展绿氢绿醇设备制造与应用工艺解决消纳,并通过虚拟电厂和智能微(配)网布局等综合能源服务赋能绿色生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2日,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为2.21亿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全力聚焦光伏、风电、氢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
随着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提速,储能作为关键调节性电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不同类型的储能形式与技术,如何发挥其最佳性能?我国抽水蓄能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哪些机遇和壁垒?对此,中能传媒记者对中国电建北京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进行了专访。中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0日上午,格罗夫瓜州氢能大交通示范项目试运营发车仪式在瓜州县柳沟煤化工产业园举行。2辆49吨氢能重卡有序排列,从瓜州县柳沟氢能撬装站有序发车,将在柳沟至肃北马鬃山、柳沟至哈密淖毛湖等线路运行3个月,为格罗夫瓜州氢能大交通示范项目投入运营积累数据。格罗夫氢能源科技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5月22日,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为2.21亿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全力聚焦光伏、风电、氢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转型布局。本次交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卧龙英耐德与中建四局新能源公司正式携手,双方将凭借各自优势,在新能源绿氢赛道上并肩疾驰,共同开启新的征程。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发电制氢技术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共同投入资源,攻克行业难题,推动AEM制氢设备技术升级,提高制氢效率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卧龙新能披露重组报告书,公司拟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转让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2.2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本次交易前,卧龙新能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矿产贸易业务和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发布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877.13万千瓦,占全市装机总量44.24%,风电及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578.89万千瓦和2
5月28日,湖北黄冈黄州区华能350MW新能源发电项目签约暨智能制造基地(湖北)项目开工仪式在陶店乡砂岭村举行,将进一步推动黄州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华能青岛热电黄州350MW新能源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贯彻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等新能源政策,大力推进
5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赴印度尼西亚,调研集团公司在印尼相关企业,看望慰问海外一线员工。邹磊来到印尼爪哇公司,现场察看了电厂集控室、汽机房、锅炉房、海水淡化区域等生产区域,看望慰问了海外一线员工,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国电电力及印尼能源公司、爪哇公司、南苏公
5月29日,石家庄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锅炉提升改造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招标人为石家庄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石家庄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锅炉提升改造项目对原有锅炉本体进行改造。主厂房改造(1号炉锅炉间改造、1#炉出渣间),将现有1#800t/d循环流化床焚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有关决定,经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5次会议决议,由蓝海先生担任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公开资料显示,蓝海,男,1969年3月出生,四川内江人,大学学历,硕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甘肃定西发布定西市安定区新能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EPC招标,该项目招标人为定西市安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设最高投标限价13908.35万元。项目所需建设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安定区中心城区,其中行政办公区共设充电桩145个;在部分物业小区停车场共设充电桩272个;小区周边公共停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河北建投中航塞罕绿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布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产业链供应商库比选中选公告,涵盖储液罐、BMS、PCS、电堆、制冷机、电解液等关键部件供应商。同时,此前发布的比选公告中涉及的管路、集装箱箱体、磁力泵、传感器等部件的供应商中选名单尚未公布。中选供应
如今,随着分时电价调整、电力市场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市场所面临的营收能力考验全面升级。而这类政策调整的背后,进一步揭示了工商业“源网荷储”的真正内涵和迫切需求。华为再一次站在行业前列,在江苏地区给出了样板方案,让工商业源网荷储真正实现场景落地。收益迎挑战,“源网荷储”成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正式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2024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3.74亿kW,同比增长22.0%,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86.3%。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8.9亿kW,占全部发电装机的56.4%,进一步巩固了在电力装机中的主体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7
5月27-29日,科林电气携智慧充电桩解决方案与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亮相2025中部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暨储能技术展览会。展会同期举办聚智中原,共链能源新生态#x2014;#x2014;2025首次全国智慧能源生态伙伴大会#x30FB;河南站技术交流活动。一城两会,科林以技术实力与创新服务,携行业伙伴共探能源
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设备监造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30413)项目所在地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一、招标条件本三峡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招标人为三峡巴州若羌能源有限公
5月2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及永乾一行。张文峰对及永乾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华能基本情况及在呼伦贝尔市产业布局。他表示,中国华能当前正
5月以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正泰新能、爱旭股份、华晟新能源、协鑫集成、高景太阳能、赛拉弗等11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密集签约海外光伏项目。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订单辐射澳大利亚、德国、葡萄牙、土耳其、赞比亚、秘鲁、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这一轮签约热潮中,其中隆基绿能拿下超1GW的
5月28日,中国华电在杭州召开技术监督智能助手发布会,以完全自主研发的突破性成果,向行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由华电电科院牵头研发的发电领域首个全专业多场景应用的数智产品“华电技术监督智能助手”正式上线,目前已在山东、青海示范落地。该产品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标志着发电领域技术监督工
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雅加达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中资企业座谈会。国家能源集团、华为公司、上汽集团、新希望集团、青山控股集团、TCL科技集团等企业参加。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参加座谈会并作为中央企业代表发言。在听取企业代表发言后,李强表示,当前,国际经贸秩序正在遭受严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弃风电量约12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5亿千瓦时;2024年弃风电量约43.5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2.4亿千瓦时,弃风弃电现象依旧严峻。当新能源遇上钢铁洪流,一场“绿色电力的拯救行动”正在湖北上演。弘奎智能旗下“易能宝虚拟电厂”如何让传统高耗能钢厂化身新能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三场替代战役”与“四大突破”为战略支点,开启一场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更将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规则。当欧美国家还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已用特高压电网贯通山河,以光伏矩阵点亮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迎来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一行交流研讨“双碳”工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力,也为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中规院一行参观公司运营监测大厅,了解江苏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近日,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规模达147.2MW,由正泰新能供应全部光伏组件。302796万块ASTRON5高效光伏组件铺展在鱼塘水面之上,勾勒出一幅“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清洁能源转型图景。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01渔光一体:生态与经济双赢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
5月27日上午,瓦努阿图副总理科纳坡一行莅临天合光能德阳基地参观交流,落实去年中瓦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四川省外办副主任李怀强、德阳市委副书记朱莉、德阳市委外办主任顾申伟、什邡市委书记
遍布各地、十几亿千瓦容量的新能源是如何点亮万家灯火的?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光明守护者”——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它是监测、分析、控制电力系统各环节的生产运行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高清镜像”“智慧大脑”和“坚强卫士”,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