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能源集团重大资产重组:再买大型火电厂!

2025-04-25 17:3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sunshine关键词:淮河能源电力上市公司煤电一体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煤电企业正通过战略性重组寻求突破。淮河能源4月21日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股权,交易价格为116.9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此项交易完成后,叠加前期摘牌获得的10.70%股权,这家安徽省属能源企业将实现对电力集团的完全控股。这也意味着,淮河能源将新控股多家大型火电厂。

历经多轮资产重组 净利润增长明显

作为安徽省重要能源供应商,淮河能源的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资产重组。2010年,淮河能源与淮南矿业顺利完成企业重组,淮南矿业将集团铁路运输和物流贸易业务注入淮河能源;2016年,淮河能源收购了淮南矿业旗下淮沪煤电、淮沪电力和发电公司的股权;2019年,淮河能源以部分港口资产入股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

2023年,淮河能源再收购一家大型火电厂——潘集发电公司(以下简称“潘集发电”)100%股权,为其带来132万千瓦的优质火电资产。

2023年起,潘集发电公司成为淮河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本次合并完成后,淮河能源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增加。

2020-2022年,淮河能源净利润均在5亿元以下。2023年,淮河能源收购潘集发电公司,潘集电厂一期两台66万千瓦机组成为淮河能源重要利润增长极;淮河能源当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95.45%至8.4亿元。2024年,淮河能源实现净利润8.58亿元。

再收购大型火电厂 深化煤电一体化布局

而今,淮河能源拟收购电力集团89.30%股权,也意味着将再控股多家大型火电厂。

电力集团地处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的两淮矿区、6个大型火电基地之一的淮南基地。截至2024年11月,电力集团在运火电装机达316万千瓦,在运新能源装机21.341万千瓦;另有554万千瓦火电装机处于建设阶段,以及54.98万千瓦在建、拟建新能源装机。

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主要电力项目及煤矿

值得注意的是,电力集团的火电机组主要以大容量、高参数为主,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占比高。其中,在建的潘集电厂二期、谢桥电厂、洛河四期项目均将建设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已建成投产的凤台电厂一期、洛河电厂三期则为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交易完成后,淮河能源火电装机将从351万千瓦增至667万千瓦,另外新增554万千瓦在建火电项目,总资产预计突破463亿元,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翻番至15.97亿元。此外,淮河能源也将获得部分新能源资产,初步形成煤电新能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为今后的业绩增长、低碳转型埋下“锚点”。

同时,淮河能源的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千万吨级别。淮河能源旗下丁集煤矿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电力集团旗下顾北煤矿为凤台电厂一期的配套矿井,年生产能力400万吨。

淮河能源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将引入电力集团在技术、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区域覆盖、专业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实现技术协同、煤电一体化模式协同、区域协同及管理协同。

交易前后,淮河能源关键绩效对比如下(取自2024年11月末/2024年1-11月数据)

资产总额:236.67亿元→463.35亿元

营业收入:273.07亿元→355.51亿元

归母净利润:7.96亿元→15.97亿元

在运火电装机:351万千瓦→667万千瓦

在建火电装机:新增554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新增在运新能源装机21.341万千瓦、新增在建/拟建新能源装机54.98万千瓦

此次百亿级并购不仅彰显淮河能源深耕煤电一体化的决心,更与我国的能源战略深度契合。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另一方面,“两个联营”也是未来火电发展的重要方向。

煤电“跷跷板”让企业利润大起大落,而煤炭+煤电的组合,刚好能对冲煤价周期性波动风险。当前,五大发电逐步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对煤电的投资已有所放缓,而众多地方能源集团则凭借煤炭优势,扩大煤电领域投资。

安徽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正通过密集布局煤电项目抢占能源转型先机——2024年全省21个火电项目加速推进(数据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2025年火电厂建设报告》),而淮河能源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领跑者。依托"煤窝里办电"的资源禀赋与"坑口电厂"的区位优势,叠加百亿级资产注入带来的规模跃升,淮河能源已悄然构建起煤电联营的"护城河":千万吨级煤炭产能为火电资产提供成本缓冲。

面对"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考验,淮河能源的野心不止于规模扩张——通过煤电深度捆绑对冲周期波动,借力资本市场优化资产结构,最终在"保供"与"减碳"的平衡木上,探索一条地方能源国企的突围路径。当行业仍在争论"煤电是否夕阳产业"时,这家安徽巨头的答卷或许已写下一行潜台词:传统能源的终局,未必是消亡,而是以更集约、更智慧的方式,扛起转型期的时代责任。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sunshine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淮河能源查看更多>电力上市公司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