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从被质疑到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的五年

2025-04-30 11:48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邱燕超关键词:绿证绿电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重要影响力。RE100近期在官网中明确企业使用中国绿证不需要再提供额外证明。

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绿证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本土实践到国际标准的跨越,有力彰显了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将极大提振中国绿证消费的信心。

一场历时五年的“标准攻坚战”

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0年,RE100曾发布技术评估报告,对中国绿证提出附加条件:企业若使用中国绿证,需额外证明其代表对应电量的全部环境属性,并解决与其他碳凭证的重复计算问题。

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中国绿证在国际供应链中认可度偏低,部分跨国企业甚至要求供应商必须采购欧美绿证,国内新能源企业每年为此多支出数亿元认证成本。

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国从制度、技术、国际合作多方面同步发力。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确立了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凭证,并将核发范围从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扩展至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全品类项目。

2024年,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强调要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强国内国际绿证互认。《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能从绿证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重复获益。

政策“组合拳”迅速激活了国内绿证市场。截至2025年3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8.35亿个,同比增长显著。

不仅如此,2024年底,推动绿证核发与国际互认迎来了关键转折点——

11月,国家能源局组团赴丹麦和欧盟总部开展绿证专题调研与深入交流,各方认可中欧绿证的设计理念高度一致、制度规则基本相似,具备加快互认的基础条件。

随后不久,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团队赴伦敦与RE100展开多轮磋商,证明中国绿证能够完整承载环境属性。

经过三个月技术论证,RE100最终于2025年3月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并同步更新官网问答和技术标准,明确企业使用中国绿证无需额外声明。

一张“绿色身份证”的多重价值

RE100的认可不仅是一纸声明,更是中国绿证体系历经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的里程碑式突破。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绿证消费需求,更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绿色贸易。

“当前,我国已构建基本完善的绿证制度体系,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潘慧敏指出,特别是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国家数据局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绿证市场较前期需求转旺,价格触底回升。

潘慧敏强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一是有力彰显了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权威性、认可度和影响力,将极大提振中国绿证消费的信心;二是RE100成员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将有更大意愿和积极性采购和使用中国绿证,对中国绿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三是我国外贸企业、在华外资企业通过购买中国绿证,将有效增强出口绿色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全球绿色治理体系的革新。RE100新修订的技术标准中明确,在已建立能源属性证书(EACs)制度的国家,企业必须核销当地绿证。由于中国绿证是中国唯一官方EACs,这条规则直接将中国绿证嵌入全球供应链管理标准中。

一套“组合拳”的协同发力

获得国际认可只是第一步。

潘慧敏透露,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与RE100的沟通交流,推动其出台中国绿证采购相关技术指南,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购买绿证;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证相关交流沟通,加快推动绿证国际互认;持续做好绿证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介活动,为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证答疑解难。

记者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获悉,该中心将以中国绿证实现国际认可为契机,持续推动绿证“走出去”。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该中心拟通过行业报告、国际峰会等多渠道强化中国绿证的国际影响力,重点面向跨国供应链企业、高耗能行业推广绿证应用。同时,鼓励在华外企、跨国企业供应链、高耗能行业企业等购买绿证实现绿电消费,推动中国区域的绿电消费不断扩大。

当前,中国绿证正从“国家标准”加速迈向“世界标准”,紧密参与到重塑全球绿色经济的规则与格局之中。绿证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注脚,更成为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迈向公平与效率的新起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