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
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破的重要一步。
《规则》不仅有利于推动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强化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衔接与协同,更可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全局最优”。
煤电转型:从“基荷主力”到“调节先锋”的角色重塑
长期以来,煤电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压舱石”,承担着基荷供电重任。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14.56亿千瓦,规模首次超过火电,占到了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8%,推动电力系统从“以煤定电”转向“以新带煤”,煤电“边发电边调峰”的双重压力凸显——此前因各地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不统一、补偿机制不明确,煤电转型缺乏清晰“路线图”。
《规则》明确“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各类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电力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充分调动可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构建统一规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通过建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机制健全’的辅助服务市场体系,煤电在调峰、调频、备用等领域的调节价值得以市场化显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展规划部副主任韩放指出,2021年至今,在地方试点市场中,煤电机组平均调峰深度已从40%提升至60%,部分机组可达70%~80%,电网灵活性显著增强。市场化补偿机制叠加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推动煤电收入结构从“单一依赖发电”向“多元服务收益”优化。
华电集团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兰国芹表示,如今煤电企业通过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每年可获得合理的市场化补偿,这既为煤电灵活性改造注入动力,也为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找准定位——从“保障供电”的“基石”到“灵活调节”的“先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国书强调,这一变革契合我国国情,通过平台化供需出清模式重塑成本结构,为国民经济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电价基础。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德林表示,“煤电的‘调节先锋’角色,本质上是《规则》带来的机制创新与企业技术改造‘双向奔赴’的成果。”随着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建设完善,调度机构正在经历由“电力供需平衡组织者”向“系统调节多维价值挖掘者”的战略转型,这既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也为煤电在新能源主导的电网中找准了市场化定位。
王德林强调,《规则》构建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正促使煤电调节能力释放发生“质变”:一方面,通过“爬坡补偿”“备用容量定价”等新增交易品种,煤电参与系统调节的收益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调度机构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在极端寒潮等场景下,进一步提升煤电响应速度,促动电网安全防线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构建”。
新能源消纳:从“政策托底”到“市场主导”的机制革新实践
当新能源装机突破“拐点”(即占比超过系统调节能力极限,导致电网调峰、调频压力剧增),其消纳问题从“局部卡脖子”变为了“系统必答题”。
《规则》直击灵活性资源短缺、无功支撑不足、系统惯量下降等痛点,在传统调峰、调频等基础品种之上,设立了备用、爬坡等多元化市场品种,明确了备用服务和爬坡服务的定义和费用计算方式,实现在“秒级-分钟-小时”上的多时间尺度协同,尤其在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后,进一步丰富了储能的盈利模式,有助于发挥多种类型灵活性资源的调节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指出,《规则》出台前,各地试行政策仍存在制度壁垒和规则差异等问题。《规则》明确和规范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市场成员、市场设立、市场品种、交易组织、费用传导、市场衔接、计量结算、信息披露和风险防控等内容,将有利于破除省间壁垒、统一省级规则,为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提供了统一的规则框架。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有效地保障了新能源的消纳,全国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6%。“爬坡类产品、系统惯性、快速调频等新型交易品种的引入,让火电、水电、储能等主体协同发力,为新能源‘腾出’更多上网空间。”兰国芹分析,《规则》出台后,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型主体纳入市场,将形成“火电+水电+新能源+负荷侧”协同调节的新格局。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830万千瓦。2024年新增装机4370万千瓦,其中独立储能占到了新增装机的60%。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独立储能通过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得收益,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可以更好激发新型储能的建设活力。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唐红兵表示,近三年来,南方区域市场持续完善各品种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运营效率与市场规模实现“双提升”。
“作为全国首个建成的‘区域+省’多层次、多品种耦合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其创新构建了覆盖出清、调度、结算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跨层级市场协同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实践不仅激活了新兴业态发展动能,更以市场化机制激励多元化灵活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辅助服务,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促进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唐红兵说。
电力系统安全:从“行政调控”到“市场平衡”的效能提升跨越
以往电力系统安全依赖“行政指令式”调节,如调度机构直接下达调峰任务,缺乏价格激励,导致资源调用效率低、主体积极性不足。
业内专家表示,《规则》出台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当下问题,更在于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搭建“四梁八柱”,推动各地分散的辅助服务市场向全国“一盘棋”整合,促进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跃升。
《规则》的最大“亮点”在于:加强顶层设计,首次出台国家层面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对各级电力市场的规范运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此前,各省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标准、交易品种差异大。通过打破市场壁垒,促进辅助服务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韩放表示,“规则通过科学确定辅助服务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交易品种,将调节资源的分配纳入市场机制,优化各类电力辅助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让调峰、备用等服务的价值显性化,引导各类主体主动参与系统调节。”这种转变正推动系统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平衡”升级,实现了行政手段向市场机制的过渡,对构建长效投资激励机制、激发多维度调节资源的潜能发挥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能力。
记者注意到,在各地的具体实践中,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协同显得尤为关键。通过跨市场资源优化,电力系统可在极端天气、负荷骤变等场景下快速调配资源,避免“一刀切”式拉闸限电,既保障民生用电,又提升工业生产的稳定性。这种“市场平衡”模式,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韧性建设的关键支撑。
许传博强调,“电价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价格,电力市场改革必须稳慎推进、蹄疾步稳。”《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迈出“从量到质”的关键一步,既为能源转型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也为高质量发展校准“成本市场化”坐标。
随着“1+N”规则体系逐步落地,一个主体多元、品种丰富、机制灵活的电力市场生态正在形成,为“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做好浙江省长三角“两个细则”结算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提出,新版两个细则考核补偿与现货市场交易衔接工作要求。现货市场运行期间,已经在现货市场中获得补偿的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新版两个细则不再重复
近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云南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实施方案(报审稿)》《云南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报审稿)》意见建议的函。《云南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报审稿)》提到,虚拟电厂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根据资源禀赋条件
日前,日立能源宣布将为浙江省能源集团(以下简称“浙能”)虚拟电厂智能结算业务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该方案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提供高效灵活的结算信息管理及策略应用服务,进而推进虚拟电厂有序融入电力系统的常态化运营,并为未来全面参与浙江省电力市场交易奠定基础。随着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9日,吉林省能源局、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新型储能电站调度运行规则及管理办法,采取系统性措施,推动市场化交易,优化调度运行机制,科学优先调用,充分发
德国虚拟电厂参与平衡市场机制的经验分析李晨阳江海燕史文博(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电力系统的分钟级快速灵活调节能力已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德国作为能源体系快速转型、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典型代表国家,其虚拟电厂深度参与电力平衡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湖南电力市场系列规则意见的通知。其中《湖南省电力市场结算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市场结算按自然月为周期开展。电力批发市场采用“日清月结”方式,以小时为基本计算时段,按日进行市场化交易结果清分,生成日清分
6月17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发布了《湖南省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快建立完善湖南电力市场体系。本细则适用于湖南电网内开展的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全文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已注册经营主体目录(2025年6月16日披露)。其中包括截至2025年5月16日已注册辅助服务聚合商目录。详情如下: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从“试点探索”阶段转向“全国统一制度框架”阶段。(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张驰李劲松)2025年4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是继《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之后,又一个全
“从2015年首次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我们用电成本降低。”近日,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受益者的贵州遵义铝业公司副总经理陈静说,电力市场化交易让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能源及电力改革作出了部署,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
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5月辅助服务聚合商注册注销情况,本月新增注册生效辅助服务聚合商0家,自主注销辅助服务聚合商1家。累计注册生效辅助服务聚合商11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6月30日,这家公司完成全国首次、青海首笔跨越多条电力通道、大范围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绿电交易,青海绿电由2500公里外首次送入广东。至此,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北京、上海、河南等16个省份。据悉,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
五省联动、全主体参与的区域电力市场改革试验,在我国南方区域率先落地。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云南的水电、贵州的风电、广西的光伏、海南的核电以及广东的虚拟电厂,这些分散在百万平方公里内的能源,正打
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经历从安全验证向机制优化的深刻转型。在市场起步阶段,“安全”是市场建设的核心关切,即如何在新的市场框架下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这是一种偏重于技术验证和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思路。“工程师思维”让我国长期保持着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各试点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2400多台发电机组,每台应何时开停、功率如何设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上每度电的成交价格如何确定?作为“大脑”的南方总调,是如何进行决策以确保科学合理,既使用户购电成本最低,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看似简单的问题,涉及的数学模型规模却超过百万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组织召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组织召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7月1日,中国中煤于田县1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一期1000兆瓦)总承包公告发布,本工程按EPC工程模式实施,本次招标为一期10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不含220kV升压汇集站及送出线路),直流侧总容量为1128.2872MWp,交流额定容量1000MWac。招标详情如下:中国中煤于田县1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一期1000兆瓦)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44批集中招标(中国电力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2×1000MW新建燃煤机组项目、塔城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第一批辅机)招标公告
深圳能源6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妈湾公司拟投资建设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项目装机规模为2×660兆瓦,项目总投资63.32亿元,自有资金为13.05亿元,由妈湾公司自筹,其余投资款拟通过融资解决。
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改革。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五省联动、全主体参与的区域电力市场改革试验,在我国南方区域率先落地。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云南的水电、贵州的风电、广西的光伏、海南的核电以及广东的虚拟电厂,这些分散在百万平方公里内的能源,正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30日,深圳能源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妈湾公司)拟投资建设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或项目),项目装机规模为2×660兆瓦。本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633,249万元,自有资金为人民币130,450万元,由妈湾公司自筹,
6月27日,河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短周期结算试运行,共计112台煤电机组、390座新能源场站、127家售电公司、12座独立储能电站参与交易。这标志着河南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本次河南电力现货市场短周期试运行采用“全电量申报、集中优化出清”的模式,市场竞争更加充分,真实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度夏
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关键时期,6月30日,陡河热电公司2台660兆瓦燃煤热电联产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该项目是中国大唐提升“首都能源保供”能力,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是河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为河北省加快新型能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23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涨。曹妃甸指数中低热值煤种涨幅近10元/吨,高热值煤种价格相对稳定。进口指数现货成交价除到华南5500千卡/千克环比上涨5元/吨,其它煤种持续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湖北能源两度挂牌却无人问津的营口能投公司65%股权,最终仍由同属三峡系的三峡能源“内销”接盘。从西北“沙戈荒”基地的煤电招标,到东部沿海的燃机调峰项目重启,三峡集团正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重塑火电的战略价值。两度流拍终“内销”,三峡能源接手困局项目2024年4月,湖北能源集团股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