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
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业化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二产用电比重持续下降,带动电力弹性系数稳步下降,“十五”期间电力弹性系数平均约1.32,“十一五”降至1.05,“十二五”降至0.73。特别是2015年,用电量占比超过70%的工业用电40年来首次负增长,导致当年电力弹性系数降至0.14。这一阶段,我国电力弹性系数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与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吴婧 张剑 刘强 王雪松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图1 2000—2023年我国用电量和经济增长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带动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2020年达到25.5%左右,较2015年提升3.5个百分点,同步带动电力弹性系数呈现回升态势,2018年再次回到1以上。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对部分制造业及其上游原材料生产造成显著影响,用电单耗较高的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导致电力弹性系数出现短暂回落。进入“十四五”,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电力弹性系数重新回到并维持在1以上的高位。2018—2023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平均值为1.16,用电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其中“十四五”前三年平均更是达到了1.27。
图2 2000—2023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二、用电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原因分析
1
存量一次能源电能替代是“十三五”期间用电增速超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
“十三五”期间,工农业生产制造、建筑、交通运输、居民采暖等领域电能替代持续推进,五年合计新增电能替代量超过8000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新增电能替代量中,工农业生产制造领域的替代电量占比超过60%,主要是对传统用煤和油气生产过程的替代,即在生产和提供同等规模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情况下,中间燃料投入由煤炭、油气消费转变为电能消费,是导致这一阶段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根据测算,在不考虑电能替代影响情况下,“十三五”期间,全国电力弹性系数约0.54,远低于实际值0.96。进入“十四五”,随着工农业生产制造等领域技术相对成熟的替代环节逐步实施完成,每年新增电能替代量逐步放缓,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对电力弹性系数的影响也逐步减弱,不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图3 2015—2023年电能替代对电力弹性系数的影响情况
图4 2016—2023年电能替代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
2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成为现阶段用电增速超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同步加速转型时期。一方面,“双碳”战略要求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低碳电气化进程加速推进,即电能、氢能等二次能源对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消费进行了替代;另一方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传统高载能行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二产、三产内部正在经历新旧动能的转变,带动直接以电能驱动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比例提升。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叠加期,能源电力消费增长呈现了新的特点。
2015—202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按2020年可比价格计算)由0.6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48吨标准煤/万元,整体呈下降趋势;2015—2017年我国单位GDP电耗由0.074万千瓦时/万元降至0.073万千瓦时/万元,此后整体呈现回升态势,2023年达到0.078万千瓦时/万元,变化趋势与电力弹性系数基本一致。除前述对存量一次能源的电能替代外,经济新动能带来的新兴高用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主要原因。
图5 2015—202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和电耗变化趋势(2020年可比价)(单位:吨标准煤/万元、万千瓦时/万元)
传统高载能行业显著下行,用电增速明显放缓。从具体产业看,第二产业中,传统高载能中的钢铁、电解铝、水泥、陶瓷等行业受产能控制和下游房地产等需求市场疲软因素影响,产量呈增速放缓或下降趋势。“十四五”前三年,全国粗钢及钢材产量年均增速仅-1.5%、0.9%,远低于“十三五”年均增速(5.8%、5.1%),导致近三年钢铁行业用电年均增速仅2%。中长期,在“双碳”战略要求下,上述行业用电增长放缓乃至负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新质生产力快速崛起,带动产业链上游制造业用电快速增长。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兴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用电增长驱动力。这些行业对用电增长的拉动不仅仅是下游装备制造本身,更多的是对产业链上游相关高电耗原材料生产的带动。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能源领域自身,以光伏电池制造为例,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在全球占比70%,每年光伏电池产量超过3.4亿千瓦,直接带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用电快速增长,“十四五”前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达到24.4%。受此带动,“十四五”前三年,光伏电池上游多晶硅产量年均增速超50%。多晶硅用电单耗58000千瓦时/吨,约为钢铁用电单耗的120倍、电解铝的4倍,在水泥、陶瓷等行业用电增速放缓和下降的趋势下,有力支撑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的稳步增长。同时,多晶硅进一步带动了上游工业硅的发展,“十四五”前三年工业硅产量年均增速达到21.9%,显著高于“十三五”的1.5%,其用电单耗约13500千瓦时/吨,与电解铝基本相当,有力支撑了有色行业的用电增长。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带动三产用电高速增长。“云大物移智”等新兴技术发展不断提速,带动服务业新业态出现,突出体现在以5G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十四五”前三年,5G基站由60万个增至338万个,2023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约24个,接近工信部规划“十四五”5G建设目标26个,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从超过400万标准机架增至超过810万标准机架,共同带动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的快速增长。此外,“十四五”前三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近4倍,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和私人充电桩数量均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带动了批发和零售业用电的快速增长。
3
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对用电增速超经济增速也有一定贡献
与三大产业相比,居民生活用电量与经济总量的相关度较低,当其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较高时,也会为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提供一定贡献。近年来,家庭智能化电气化水平日益提升,极端天气频繁,居民降温采暖负荷显著增加,共同拉动了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2015—2023年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根据测算,剔除居民生活用电量的贡献后,全国电力弹性系数总体有所下降,影响程度取决于其本身的用电增长情况和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程度。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居民居家时间显著增加,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对当年电力弹性系数的贡献达到0.56,是当年电力弹性系数高于1.2的最直接原因。
图6 2015—2023年居民生活用电量对电力弹性系数的影响
三、中长期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基本判断
1
中长期我国经济与用电总体将保持刚性增长
经济发展方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将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1.5万美元,首次超过世界银行公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正式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35年接近3.2万美元,显著高于全球人均GDP水平,达到高收入国家中的非OECD成员国的人均GDP水平,未来5~10年我国年均GDP增速有望维持在4%~4.5%区间。
用电量方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双碳”战略下能源加快低碳转型,必然会带动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电气化。坚持发展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将带动我国二产用电保持刚性增长,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新增长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充换电服务等新兴产业将带动三产用电继续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将带动居民生活用电稳步增长。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将达到7500千瓦时,超过法国当前水平,2035年将突破1万千瓦时,超过澳大利亚当前水平,未来5~10年我国年均用电量增速有望维持在4%~5%左右。
2
中长期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呈波动下降趋势
中长期电力弹性系数总体仍将呈下降趋势。从典型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看,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提升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经济向更高阶段迈进的一般规律。在电力与经济高度相关的前提下,这也必然会带来相应用电结构的调整。从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看,用电单耗远高于三产和全社会平均水平的二产比重的持续下降,必然会带动电力弹性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根据经济和用电量预测初步判断,“十五五”期间我国仍处于既有的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电力弹性系数仍将处于1左右的高位。中长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调整步伐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加之存量电能替代逐步转向增量替代和能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电力弹性系数将整体呈下降趋势并逐步降至1以下。
短期和阶段性波动依然客观存在。年度性、阶段性的经济和用电增长受多重因素影响,因此电力弹性系数的波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经济方面,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正在进入衰退期,我国经济增长也因此存在不确定性。用电方面,一是用电量增速波动较经济增速更为明显,其根源在于用电量与供给侧生产直接相关,而产品的产量又受到市场需求、价格水平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因此电力弹性系数的年度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二是极端天气频发,并逐步成为新常态,也会对短期电力弹性系数造成影响;三是我国存量电能替代仍有挖潜空间,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有可能得到有效释放,可能带动电力弹性系数的阶段性回升;四是中长期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膨胀式增长的可能性,进而带来上下游产业更新换代,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拉动用电量实现阶段性的超预期增长,电力弹性系数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高于1的情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认为,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电网投产等情况,以及气温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总体平衡态势。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至6%。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9日,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力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累计发电量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火电累计发电量309.7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0.26%。火电中的公用电厂及自备电厂发电量分别为156.38亿千瓦时和143.7亿千瓦时(普拉特垃圾发电厂发电量0.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能源电力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源法》提出要“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
继浙江省2024年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价0.01元/千瓦时后,2025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降价力度。(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电价方面,通过建机制、降成本、优调度,2025年煤电年度交易价格降低至0.412元/千瓦时,较去年降低0.053分。截至5月底,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降至0.733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0.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上午,湖南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调度会在长沙召开。据了解,受连续高温天气与经济稳步增长双重驱动,全省用电负荷连续高位运行、预计将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增长8.4%,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预计将达到5200万千瓦、增长10.8%,电力保供面临严峻考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了,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延续分时电价底层逻辑的小专题,我们用几篇文章分析了在午间谷电成为常态、分时顺价成为必然的背景下,表后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储能还能挖掘出哪些应用场景。必须承认,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政策的频繁调整,确实影响了传统“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和“削峰填谷”工商业储能的收益。(来源:微信公众号“黄
最新消息!2025年1-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蹭蹭上涨的背后,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普通人如何在“绿电”大风口下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x2193;#x2193;#x2193;新能源汽车,秒变充电宝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除了正在建设的新能源储能站之外每辆新能源汽车都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认为,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电源电网投产等情况,以及气温等不确定性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总体平衡态势。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至6%。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为全面评估河南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体系、系统参数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持续检验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全面验证电力现货市场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扩大用户侧参与范围,探索新能源入市机制和电量比例,测算新能源大发时期市场发用结算偏差资金规模,分析发电侧、用户侧、新型经营主体
7月10日,东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8400万千瓦,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近日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上新”的跨省事故备用容量共享机制在保供中发挥了作用。“备用容量共享机制相当于为电网购买了一份‘备用保险’。”国网东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健男解释,过去,国网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2025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9%。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
这个超级周末,“苏超”第六轮迎来最“热”赛事。天气“炎热”,温度直逼40℃,频繁刷新历史记录。人气“火热”,南京队主场0:0战平苏州队,观赛人数60396人,创下“苏超”单场观众人数新高。战况一度焦灼,呈现“白热化”态势……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场江苏最“热”赛事背后的风采。38℃!10142.4千瓦
为提升电力市场交易透明度,帮助企业更精准管理用电成本,国网山西电力有限公司于6月23日在“e-交易”APP上线智能决策工具——“零售客户月度账单展示分析”功能。零售客户指的是从售电公司批量购买电量的工商业企业。这些企业与售电公司签订用电合同,电价、电量等条款通过市场协商确定。清晰了解自身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
6月26日,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建设的“以电折水”水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为水务部门加强水资源监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统筹管理提供电力数据支撑。张掖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大数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09.5亿元,同比下降7.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170.7亿元,下降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56.8亿元,增长0.3%;私
一、原煤生产情况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82.03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一般烟煤3968.25万吨,下降2.9%;炼焦烟煤185.58万吨,下降3.1%;无烟煤28.21万吨,下降15.7%。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销售量2082.22万吨,同比增长6.1%。截至5月末,全区原煤生产库存533.99万吨,库存周转
2025年5月,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72.5,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72.5%,同比增长15.9%;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63.9,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63.9%,同比增长28.2%。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及其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5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