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动小堆、快堆及聚变能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积极重启或制定核电计划,多国大力强化本土核燃料供应链与安全监管体系,共同构建多元化、安全可控的全球核能生态。国际权威机构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呈现持续走高趋势,全球核能迎来大规模发展。
(来源:能源新媒 文/王茜 陈冰冰 王峥作者供职于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1全球核电发电量小幅增长,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7台,总装机容量377046MWe,分布在世界31个国家。2024年,全球有6台机组新并网发电,有4台机组永久关闭,日本2台核电机组暂停操作后又重新启动。在运反应堆中,三种主要堆型为压水堆(PWR)、重水堆(PHWR)和沸水堆(BWR),数量分别为307、45和43台,占在运反应堆总数的73.6%、10.8%和10.3%。
2023年,世界各国电力结构中,有21个国家核电占比大于10%,有13个国家大于25%,有2个国家大于50%。
2未来核电装机的主要增长来自亚洲和其他新兴国家市场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在建核电机组达到62台,分布在15个国家或地区,总装机容量已达到64461MWe,有9台核电机组新开工建设在建反应堆中压水堆占比最高,已达到87.1%。未来核电装机的主要增长来自亚洲和其他新兴国家市场。
3全球核电延寿已成主流,尤其是欧美国家
目前,全球在运核电机组运行年龄超过30年、35年、40年和45年的机组是284台、260台、191台和89台,占在运机组总数的68.11%、62.35%、45.8%和21.34%。随着新建核电站成本高、周期长,许多国家为了维持能源安全和减少碳排放,选择对现有反应堆进行延寿,尤其是欧美国家。
4世界权威核电组织预测核电持续走高,全球核能迎来大规模发展
在“双碳”目标下,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已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泛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重要国际组织积极推进核能合作,主要涉核国家持续加大核能发展支持力度,多国布局核能发展,大力推动本国核工业建设,在重启关停核电、新建核电规划、聚变和小堆等先进核技术研发部署、构建自主化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国际核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核能发展将在全球范围内向更深、更广的区域扩展。
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30余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或高级别代表及国际组织领导参会,共同讨论核能发展议题。此次会议是迄今专门讨论核能问题的最高级别会议,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凝聚发展核能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如何发展核能转变,会议呼吁全球为实现气候目标投资核能,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首届全球核能峰会的召开,不仅是对核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重要性的再次确认,而且是对未来核能发展方向的明确。
国际能源署(IEA)于2024年7月更新《2026年电力分析和预测报告》,预测核发电量未来三年以年均3%速度增长,并从2025年开始创历史新高。报告指出,受全球经济前景整体改善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电气化影响,至2026年全球电力预计以3.4%的速度增长。受全球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影响,全球水力发电负荷因子降至40%以下,创近30年最低水平,凸显能源结构多元化的重要性,核能稳定基荷能源作用更为凸显。
国际能源署(IEA)于2024年10月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中认为,全球能源转型正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转向“能源替代”阶段。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报告预计,2023年到2030年,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清洁能源的增量超出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20%。到2030年,全球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减少10%,石油消耗量减少50%。届时,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不再增长。核电在报告提及的三种情境中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全球核电的装机容量持续攀升。在“现行政策”情景中,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从2023年4.16亿千瓦增至6.47亿千瓦,增幅达56%;“已宣布承诺”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境中,这一数字将分别增至8.74亿千瓦和10.17亿千瓦,增幅分别达到110%和140%。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连续四年上调核电装机预测,在2024年版的《至2050年能源、电力和核电预测》中指出,2023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核能发电量为2.598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9.2%。预计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为5.1亿(低值)~9.5亿千瓦(高值),核能发电量为4.2万亿~7.7万亿千瓦时,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为6.9%~12.8%。2024年版报告关于核电装机容量的高值和低值,预测值相对于2023年版报告分别增加12%和7%。
5第三代核电技术为当前核电产业发展的主流选择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目前可大规模商业部署的先进核电技术。根据堆型划分,第三代核电技术有压水堆和沸水堆两种堆型设计,机型有数十种。
目前,已经实现商业部署的第三代技术主要来源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5个国家。实现商业部署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有9个型号,分别是中国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CAP1000,美国的AP1000、ABWR,法国的EPR,俄罗斯的VVER-1200、VVER-Toi,韩国的APR1400。除ABWR是沸水堆技术外,其他技术均为压水堆。
截至2024年底,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5573.1万千瓦,分别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容量的79.0%和86.5%。
6全球核电技术发展呈现新旧交替、多元探索的格局
三代核电技术凭借商业化成熟度支撑低碳转型主力需求,已成为中美俄韩等国的核心选择;四代核电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程示范,其固有的安全性、燃料高效利用及多场景应用展现出颠覆性潜力,有望重塑未来能源格局;小型模块化堆通过灵活部署填补分布式能源空白。新旧技术并非简单替代,而是形成互补,最终推动核能成为零碳能源体系的多元支柱。
俄罗斯完成BN-1200钠冷快堆设计,获得自然资源监管局建设批准,计划2026年在别洛亚尔斯克核电厂开工建设,2032年建成并网发电。俄罗斯热功率15万千瓦的多用途钠冷实验快堆(MBIR)试点燃料元件通过验收测试。MBIR使用“振动装填的混合氧化物”燃料,设计寿期为50年,拥有多个回路,能够测试铅、铅铋和气体冷却剂。英国国家核实验室加大与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发高温气冷堆,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提供3100万英镑资金。亚马逊作为主要投资方,参与X能源公司5亿美元融资,推进8万千瓦Xe-100小型高温气冷堆设计和行政许可,以及橡树岭TRISO-X燃料生产线一期建设。美国卡伊洛斯(KairosPower)电力公司正在推进14万千瓦氟化盐冷却高温堆(KP-FHR)研发,将在橡树岭东田纳西科技园建设3台KP-FHR低功率示范堆,即热功率为3.5万千瓦的赫尔墨斯(Hermes)。美国核管会已为3台KP-FHR颁发建造许可证。首堆用于供热,后两堆用于发电。首堆工程获得美国能源部3.03亿美元资助,正在进行厂址平整工作,最快2026年建成。
IAEA与海南核电签署全球首个小堆能力建设执行协议,标志着该协议落户海南核电。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发布《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小堆》的白皮书。谷歌、亚马逊、瑞士DeepAtomic企业等大数据公司计划使用小堆进行供电。美国西屋公司与英国社区核电公司签署在英国北蒂赛德地区建设4台AP300小堆协议,AP300装机容量30万千瓦,每台机组造价10亿美元。欧盟组建欧洲小堆工业联盟,目标是21世纪30年代初在欧洲推动和加速小堆研发、验证和商业部署。英国核监管办公室、环境署和威尔士自然资源部完成BWRX-300第一阶段通用设计评审和47万千瓦罗罗小堆第二阶段通用设计评审。俄罗斯原子能工业公司将在雅库特地区建设5.5万千瓦的RITM-200N陆基小堆,作为陆基小堆旗舰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投运。俄罗斯拟在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地区建设6台RITM-200N小堆。俄罗斯计划在蒙古新哈拉和林地区建造小堆。韩国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批准SMART100小堆标准设计。韩国政府计划在庆州投资2.16亿美元建设小堆工业园,2030年前建成首座小堆。
7各国积极调整核电发展政策,大力推进核能发展
欧盟宣布组建小堆产业联盟,加速小堆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首批项目涉及铅冷快堆、压水堆、沸水堆、熔盐堆等多种堆型。同时,积极推进多元化和韧性能源系统建设,加强能源安全,在核材料和燃料循环服务方面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并酌情帮助欧盟成员国实现供应多元化。依法批准提供国家援助,大力推进核能发展。
美国持续加强本国核燃料供应链建设,加速脱俄,正式签署《禁止俄罗斯铀进口法案》。维也纳第68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召开期间,美、英、法、日、加五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更多国家加入联盟,建立不受俄罗斯影响、可靠透明的核燃料供应链。美国能源部签署贷款保障现有核电机组持续运行并资助重启已关闭核电厂,大力推进先进反应堆研发和首堆建设。与此同时,加速推进聚变能开发和商业化进程,发布《2024年聚变能战略》,为未来聚变能商业化描绘清晰路线图。系统部署推动核能产业持续发展,签署《加速先进核能法案》,助力美国核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俄罗斯持续推进先进核燃料制造,MNUP制造设施已成功启动试运行,使用贫铀氮化物成功制造首批模拟燃料组件。同时,积极推进小堆市场开拓,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首份小堆出口合同。首次利用商业核电机组焚烧次锕系元素。俄罗斯政府公布《至2042年电力设施总体规划草案》,将大力发展核电,持续提升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计划新建设一座年处理能力至少为400吨重金属的乏燃料后处理厂,将于2025年选定厂址,于2037~2038年投运。
法国稳步推进闭式核燃料循环能力建设,重启克律亚斯核电厂2号机组,成为全球首台全堆芯装填堆后铀燃料的核电机组。同时,大力推进先进反应堆研发,为三家先进反应堆技术开发商提供总计2780万欧元资助。立法推进核安全机构改革,实现监管与技术一体化运作。公布新版《国家低碳战略》和《多年期能源规划》草案,计划到2035年,电力在法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39%,并到2050年进一步提升至54%。
英国计划大规模扩张核能,宣布《民用核能:2050年路线图》,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588万千瓦提升至2400万千瓦,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从当前的15%提高到25%。提供费用资助持续支持塞兹韦尔C核电建设项目。大力推动建立高丰度低浓铀供应能力。持续推进聚变能技术研及商业化应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核领域的安全有序应用,发布《核应用中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考量》报告,为在核能领域部署人工智能制定了总体原则。发布《英国放射性物质管理和核退役政策框架》文件,修改堆放废物的处置方式并建设近地表处置库。
日本将铀纳入关键矿物清单,降低对俄依赖,保障核燃料供应安全。首次重启沸水堆,核电复苏进入新阶段。正式启动聚变示范电厂建设项目,计划于2025年完成聚变示范电厂初步设计,21世纪30年代末在日本建成聚变示范电厂,实现示范发电。
韩国宣布核电发展支持措施,将核能作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部署推进模块化小型压水堆SMART、熔盐堆、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新型核反应堆技术研发。积极提升海上核能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宣布将参与创建成立核能海事组织(NEMO)。同时,大力推进小堆技术研发和商业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6日,中核(浙江)科创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元帅庙后88号336室,法定代表人为赵欣。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该公司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核(北京)科创有限公司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数量为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一、按业务类型统计注:1.传统能源业务包括火电、水电、输变电、核电等业务。2.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包括风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核建公告披露2025年6月主要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新签合同871.49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1.84亿元。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一、电力生产情况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5.4亿千瓦时。1—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2025年7月14日,最后一批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电法兰从伊莱特顺利发出。此次交付的产品,将被应用于中船海装25MW海上风机,这也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之一。中船海装25MW风电法兰从伊莱特发出作为专门为深远海区域量身定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该机型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罗马尼亚能源监管机构已免除储能资源从电网充电的相关费用。这一举措由负责监管该国能源行业的国家能源监管局(ANRE)于本周早些时候(7月8日)宣布。根据《方法规范令》(OrderontheMethodologicalNorms),从电网充电并回馈至电网的储能资源,可豁免支付部分规制电价。此外文件明确,此举主要目标是
历经20年激荡岁月的蜕变,中国光伏已经从“三头在外”成长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奇迹,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此中国光伏发展20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光伏行业大型纪录片#x2014;#x2014;《逐光》,共同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卢东亮举行会谈。山西省副省长赵红严参加会谈。卢东亮感谢国家电网公司长期以来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当前,全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光伏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纳从研发到运维的全方位人才。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在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驱动下,清洁能源劳动力的需求将达到约3,000万,企业、学校、政府须加快合作以满足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需求。天合光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的领先者,并始终走在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30年,“三北”地区将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和区域发展协同并进,奏响生态修复与能源转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