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氢能制氢电解水制氢政策正文

山西: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

2025-05-27 09:55来源:山西省科技厅关键词:氢能源氢能产业氢能科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晋科办函〔2025〕29号

樊小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这一提案提得很好,对改进政府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围绕我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您在提案中提出了系统布局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输和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在重大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立项、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向氢能产业基础研究倾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氢能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氢能研究机构落户山西等建议,这些建议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正如您提案中提到的,通过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实施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氢能产业“技术研发之港”意义重大。

我省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引领我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把氢能产业链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加以培育,初步形成了涵盖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并在太原、大同、吕梁、临汾、长治等地开展示范和应用。

省科技厅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加大氢能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许多工作与您的建议不谋而合。

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

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为导向,支持我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围绕氢能制取、储运、燃料电池和应用等主要环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业化能力。

在制氢方面,(1)持续攻关电解水制氢技术,提升MW级电解水制氢装备研发能力,依托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大型低能耗强波动适应性电解制氢装备及性能评价研究”;(2)加快煤制氢耦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示范论证及技术研发,探索氢气获取的新路径,依托山西大学开展“CO2低能耗捕集与高效合成含氢燃料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在氢储运方面,(1)加快高压氢气储运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开发70MPa大容量储氢瓶,推进储氢技术材料工艺创新,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IV型树脂内衬高压储氢容器的研制与开发”,依托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高压气态、低温液态氢储存容器用不锈钢制备关键技术”;(2)探索固态材料储氢,缓解氢气在储运方面的困难,凝练了“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固态储氢关键技术研发”。

在氢燃料电池方面,推进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发

和批量化制备,提高产品的性能、寿命和国产化率,依托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高精密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池堆关键技术与示范”、依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实施“氢燃料电池用先进催化剂及载体批量化制备技术与示范”。

在氢气应用方面,(1)加快氢燃料在交通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依托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开展“氢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研究及机车研制”、依托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实施“低温冷启动氢燃料电池客车关键技术与示范”、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开展“长航时氢能源混合动力无人机先进布局与结构设计”;(2)开展以氢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探索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化降碳路径,依托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立项实施“高炉富氢低碳冶炼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工业示范”。

二、高质量建设氢能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氢能产业发展需求,我厅持续优化重组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建设制氢能领域各类创新平台,逐步完善从研发到中试转化的创新平台体系。为提升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质量,省财政对新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对符合条件开放运行且绩效考核优良的省技术创新中心,根据经费情况给予支持,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省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北大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院,建设“高效储制氢技术与应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系统、高效在线水解制氢、固态储氢等研究。

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山西省钢焦联产与氢冶金技术创新中心”,主要从事基于氢能冶炼的高炉喷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研究。

中试基地。认定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中试基地”,可为国内外氢能制、储、运、装备制造相关的研发项目提供中试平台,协同推进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聚焦能源革命“五大基地”建设,我厅起草了《煤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并将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列为重要内容。依托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山西省氢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开展规模化氢源制备与纯化、氢气运储材料、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集成等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

三、推动氢能科研团队建设

以氢能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通过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我省在氢能制备、储存、应用全产业领域均有专业科研团队。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学校现有李晋平、王晓敏、梁建国、张瑞亮等多支团队围绕氢能开展科研工作。李晋平团队创制了温和条件下光电水解制氢的系列高效的阳极析氧/析氢催化剂,提出点源限域分布式灰氢利用方案、构建风/光电制绿氢,储氢变储能,输氢变输电氢能新体系等。团队成员赵强、王孝广、杜建平、刘光等在金属储氢材料、多孔材料储氢、有机物储氢、光电制氢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梁建国团队长期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先进成形工艺与装备开发相关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IV型树脂内衬高压储氢容器的研制与开发。王晓敏团队主要开展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低铂、非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新型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器件及规范测试技术研究,搭建完成了燃料电池电堆应用的小型示范线等,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开展低成本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张瑞亮团队主要从事重卡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整车集成技术、中型氢燃料载货车平台以及氢燃料电池机车技术研究等相关项目和产品开发工作。

此外,中北大学的郭丽、胡托平,山西大学的李亚伟,太原科技大学的雍辉、赵富强,中科院煤化所的张永奇、李南文、吕晓轩等,以及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的制氢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等也都从事氢能相关技术研发,夯实了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肩负着转型发展与能源革命两大历史使命,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对完成两大使命将起到重要作用。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自身职能,对您的提案建议认真采纳落实,全方位推动氢能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改革完善项目凝练和实施机制,聚焦产业一线的创新需求,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氢能产业链“链主”、“链核”等链上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答题者”、“阅卷人”作用。

二是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以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山西)项目为牵引,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导向作用,围绕我省氢能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其中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创新,吸引集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支持我省基础研究。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设区的市针对氢能领域基础研究需求,采用协议约定、联合出资模式,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三是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以“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推动氢能相关中试基地、氢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走深走实,聚焦氢能领域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电解槽等核心零部件,吸引国内外相关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晋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此致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5月12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源查看更多>氢能产业查看更多>氢能科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