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企业正文

燕山深处走出的“山楂国家队”

2025-05-27 16:14来源:国网冀北电力公司作者:詹瞻 李彬关键词:国网冀北电力绿色希冀电网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在承德市兴隆县,成片的山楂树褪去嫩绿新衣,一簇簇洁白的山楂花在风中轻颤,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甜香。

“山里红静悄悄地红着,红成了雾灵山最温柔的牵挂”。这是从兴隆大山里走出来的著名诗人刘章赞美山楂的一句诗。如今漫山遍野的红,不仅仅是山楂的颜色,也是兴隆富民风景的底色,山楂已然成为兴隆乡村振兴的产业名片。

被誉为“中国山楂之乡”的兴隆县,地处燕山南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山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年来,兴隆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山楂种植产业,如今山楂种植面积已达22.58万亩,年产量高达25万吨,稳居全国县级首位。

▲山楂丰收(詹瞻摄)

在2023年公布的“国家地理标志山楂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全国5个省份共14种山楂上榜。其中,兴隆山楂品牌价值73.24亿元排名第一位。去年,兴隆山楂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这支从燕山深处走出的“山楂国家队”,正以农业品牌作为市场的敲门砖,重新定义山楂的价值坐标。

在兴隆县瑞泰山楂园,纵横交错的电气化喷灌管道分布有序,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喷头定时开启,细密的水雾均匀地洒落在山楂树根系周围。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根据数据反馈,自动调节喷灌的时长与水量,确保山楂树生长湿度适宜。这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正是传统山楂产业拥抱电气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以前给果园浇水,要四五个工人轮班干,从早浇到晚,要整整忙活三天。现在只要按下自动喷灌开关,十几个小时就把园区浇透了,电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种植大户赵东看着长势喜人的山楂树,满脸笑意。

▲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员工主动上门帮助果农采摘并检查园区线路设备运行、冷库供电线路情况 (李相岍摄)

过去人工浇灌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果树均匀灌溉。遇到极端天气时,由于缺乏精准的控温控湿手段,果实减产且品质也容易参差不齐。如今智能控制系统将土壤湿度稳定控制在60%-80%黄金区间,恒温冷库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将库内温度锁定在零下2-5℃,使鲜果损耗大大减少。这套智能控制系统让瑞泰山楂园实现年增收8万余元。

随着电气化设施的助力,山楂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定增长,为打造山楂品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但要实现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深加工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走进兴隆县北区工业园区山楂加工车间,一片繁忙景象。全自动去核设备高效运转,一颗颗山楂在机械的精准操作下迅速完成去核工序。“这台设备每小时能处理上千斤山楂,效率是人工的数倍。”加工车间负责人张学军介绍。

▲工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分拣山楂制品(詹瞻摄)

▲工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分拣山楂制品(詹瞻摄)

▲工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包装山楂制品(詹瞻摄)

在兴隆县,目前有山楂加工企业90多家,产出果汁、果脯、蜜饯等山楂加工品200余种,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十余国,其中“怡达山楂”等品牌享誉全国。

依托“中国山楂之乡”优势,全县形成集种植、研发、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产值突破7.1亿元。如今,各类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将山楂深加工为富含活性成分的益生菌饮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让小小山楂从传统零食升级为健康功能食品,进一步提升了山楂产业的竞争力,让兴隆山楂从田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山楂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构建的全链条电力护航体系。针对山楂产业的发展规模,该公司科学规划供电线路和设备布局,累计新装变压器82台,新增容量10.4兆伏安,铺设灌溉线路3800多米,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10余公里,让充足电能贯穿从田间到车间的每个环节。

▲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山楂产区进行线路巡视(魏泓云摄)

由于山楂含水量高,富含果酸与多酚类物质,常温下容易氧化变质,采摘、加工、冷藏、运输整个生产环节既要保质量,又要争速度,电力保障至关重要。对此,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蓝星”共产党员服务队依托“村网共建”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采用电烘干技术替代传统晾晒方式,加速脱水过程并提升品质稳定性,以全电气化冷链系统替换老旧制冷设备,协助企业对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从采纳了供电公司的电能替代方案,我们全面升级了电气化设备,烘干、筛选、冷藏等环节全部自动化,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订单数量也不断增长。”溪格果加工厂负责人商贵龙表示。

除此之外,“蓝星”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服务,对果园、加工车间、冷库等场所的电力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排查潜在隐患,建立隐患台账并及时整改。并通过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果农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建立专属服务档案,及时解决用电难题,全力为果农和企业排纾解困。

如今,这片燕山深处的山楂林,在蓬勃电能的助力下,传统种植业与现代工业共振,“绿色希冀 点靓万家”为乡村振兴铺就崭新的富民之路。

原标题:燕山深处走出的“山楂国家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冀北电力查看更多>绿色希冀查看更多>电网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