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相关结果约11000+
      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协鑫集成碳链发布会获颁碳中和证书

      来源:协鑫集成昨天

      绿金科技集团首席战略官李想博士在发言中提到:“碳诺科技根据协鑫提供的数据,对本次发布会活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核算,活动最终产生35.6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

      山东肥城100MW新型<mark>二氧化碳</mark>储能EPC中标候选人公示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昨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2日,山东肥城100mw新型二氧化碳储能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

      直击SNEC | 新质引领,数智驱动,正泰携全链方案助力“零碳未来”

      来源:正泰昨天

      截至目前,正泰在全球累计投资建设光伏电站超30gw,每年可提供绿电超34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000多万吨。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分布式光伏已成为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昨天

      作为西电东送重要的起点省份,云南“西电东送”电量已超过1.5万亿千瓦时,为东部地区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亿吨。

      来源:哈电集团昨天

      投运进入倒计时国能盘山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改造后两台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5万吨。大力发展非煤能源,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电、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等清洁能源。

      深耕垃圾焚烧烟气治理 戈尔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昨天

      同理,通过添加对应催化剂,戈尔脱硝催化滤袋也可以脱除烟气中的二噁英和呋喃,将二噁英和呋喃分子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分解效率达到99%以上。

      来源: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前天

      (四)提升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结合我市科研、产业和资源优势,着力提升负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加快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在能源产业转化、电力系统、工业领域的应用。

      来源:巴斯夫进行时前天

      根据谅解备忘录,巴斯夫与中海油化学将在各个领域合作开发可持续技术,包括二氧化碳制合成气技术、绿色甲醇与绿氨的制备与应用、绿色氢气的制备及提纯技术、绿色烯烃的合成以及绿色烯烃的低聚和加氢生产绿色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前天

      预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年,年综合节能3.7万吨标准煤。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前天

      ,重点行业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行业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来源:湖南省工信厅前天

      ,重点行业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省工业领域省市县清洁生产推行制度基本健全,清洁生产工作持续深化,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幅不低于12%,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

      协鑫再闯“无人区”,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12日亮相上海

      来源:协鑫科技2024-06-12

      ,每10万吨颗粒硅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数据显示,作为组件的上游硅材料,协鑫科技碳足迹表现优异,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其碳排放仅为37.0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较于西门子法棒状硅一直保持的55.000千克二氧化碳/公斤全球最低纪录,其碳排放减少近一半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4-06-12

      氢燃料分布式发电系统、加氢站成套装备、氢能轨道交通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兆瓦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技术、氢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规模化风光离网直流制氢技术、绿色醇氢燃料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航煤技术

      来源:内蒙古能源集团2024-06-12

      投产运营后,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是火电装机容量的3倍,年发绿电可达51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5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45万吨,相当于种植22亿棵树,为自治区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来源:新华网2024-06-12

      “泰州电厂ccus项目实现了规模化捕碳用碳,为未来实现煤电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提供了示范经验。...2023年6月2日,泰州电厂ccus项目正式投运,截止目前,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定,所有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发改委考核目标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二氧化碳产品通过质监部门认证并实现全量、本质盈利销售

      来源:《新安全》2024-06-12

      我们将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联营优势、规模优势,开发支撑性调节性大型先进煤电项目,加强智能工控系统、混氨掺烧、黑灯工厂、虚拟电厂、二氧化碳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等技术攻关,做好十个千万千瓦级、二十个百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开发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24-06-11

      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5.7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8%,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来源:中国电建2024-06-11

      该电站是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6.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38万吨,将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尤其是海上风电的消纳、加快广东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该电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是国家“十四五”规划能源建设重点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1.44亿千瓦时,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约1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同时能够极大优化安徽省电网电源结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6-11

      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推动全流程余能利用。...加快推广烧结、焦化等余热发电技术,支持开展冶金渣显热高效回收利用、轧钢加热炉煤气反吹、转炉底吹二氧化碳炼钢、高炉炉顶均压煤气、高温高压干熄焦、中低温余热余能利用等应用。

      来源:中国华能2024-06-11

      发展战略,面向公司发展重大需求抓好科技创新,立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大容量风电、先进光伏等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技术研发、试验开发、工程示范、推广应用协同贯通,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技术市场化商业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