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06-17
采用天然缓释碳源作为传统外加碳源的替代材料或污水深度处理单元(如反硝化生物滤池)的生物膜载体,既可补充碳源,又可提高微生物生物量,从而确保系统的反硝化效率。
来源:中国网2021-06-09
researchif:9.130发表时间:2021.3.17通讯作者:吴为中通讯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实验设计本研究在宁波南区污水处理厂,以phbv和phbv-锯末共混合物为生物膜载体和碳源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1-05-26
生物膜载体那他们究竟是怎样从零种菌的呢?秘密就在这位帅哥手持的烧杯里。这些圆片是塑料做的,密布的网格给厌氧氨氧化菌提供了停留和生长的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膜载体。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1-02-04
虽然同属生物膜法,但mabr和mbbr的生物膜生长位置也有所区别:前者长在高分子膜的外侧,mbbr则使用一些高分子的悬浮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1-01-12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并形成生物膜,当污水流经载体表面时,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内部扩散。
来源:TRACER72020-08-17
mbbr工艺兼具传统的硫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实用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搅拌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生物载体处于流动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空间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3-16
生物膜法缺点:①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的投资;②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处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③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
来源:《山东化工》2019-10-30
pandey 等使用含有聚乙烯醇( pva) 凝胶珠的反应器作为生物膜载体的两级填充床对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分阶段系统显示 cod 去除效率高达 89% 。...2.1 生物法生物法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主要分为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好氧处理法与利用厌氧微生物的厌氧处理法。
来源:环保小蜜蜂2019-07-26
来源:环保工程师2019-06-06
来源:《净水技术》2017-12-05
植物根须结构作为生物膜载体,不但使系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大幅提高(生物种类较活性污泥中多3-4倍),还创造出了一个高度稳定、适应污水负荷意外变动的处理系统,使得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大禹网2017-10-16
同时,活性炭作为生物膜载体,还能够形成生物活性炭,极大地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一种主要途径。...在二级生化降解处理工序中,活性炭多用作各种新型高负荷生化反应器的生物膜载体填料,可以富集有机物,提高生化降解速率和最终转化率,还能够提高反应器高负荷水质水量冲击。
来源:环保水圈微信2016-10-11
生物膜是指所有通过一定媒介附着、固定的生物活性体和物质。在生物膜附若、固定过程中都需要某种媒介来承担和完成固定,这种介质称为生物膜载体,也称为载体填料。
来源:科林佰德2016-09-30
3生物膜净化技术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优点: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
来源:中微环保2016-09-20
3生物膜净化技术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
来源: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016-09-12
显著低于现有开发的其它养殖池塘净水装置中的载体,通常的生物膜载体需要占池塘水体3-15%以上的体积,表明生物膜净水栅栏的净水处理效率更高。
来源:上上农林2016-07-29
3.生物膜净化技术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
来源:IWA微信2016-07-07
因为mbbr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其依靠塑料载体培养生物膜,所以对载体的设计是mbbr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第一代的生物膜载体例如kaldnesk1和最新的z-mbbr的材料都是高密度的聚乙烯(密度为0.95g/cm3),这样的选材便于其在反应器中得到均匀混合。
来源:园林之窗2016-05-19
3、超级生物基网微生物是处理水污染的一个典型,河底是一道道水草型的生态基,上面附着专吃污水的微生物,利用其在水中悬浮形成的生物膜载体,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结合沉水植物强有力的净化效果,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来源:河道治理500例2016-04-11
柔性生物膜载体技术在水体中水深较深区域(1.5m)布设柔性生物膜载体,吸收、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为各类微生物、藻类和微型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着生、附着或穴居条件,并在载体上形成具有很强去污净水活性功能的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