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楼宇”相关结果151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5-30

      制定城市更新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推广“物联网+节能降碳”新模式,分批分类有序推进城区建筑楼宇开展轻量化、数智化节能改造。深化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近零(含超低、零)能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开展近零碳(零碳)区域试点。推进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区高星级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建设。

      杭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设虚拟电厂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5-29

      同时,全面挖掘工业生产、商业楼宇、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领域的柔性可调节资源,试点建设虚拟电厂。...加快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近零(含超低、零)能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开展近零碳(零碳)区域试点。推进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等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区高星级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建设。

      来源:中国能建2024-05-23

      展示中心主要依靠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地源热泵及空气源热泵系统打造,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同时,充分融合被动式能源设计、高效节能设备系统等创新成果,并通过智慧低碳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楼宇设备自控、建筑能源管理...展示中心项目围绕“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采用“被动式优先+主动式优化+可再生能源替代+场景化示范+碳抵消”的零碳技术体系,实现年综合减碳率100%,达到零碳建筑等级要求,被列为2023年度雄安新区首批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近两年,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公司办公用能绿电消费,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本部办公用能全量使用绿电,创建了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家省级“零碳本部”。...通过节能改造升级+智能精准监控+能源管理平台一揽子能效提升措施,实现公共建筑能源管理的集约化、智慧化、低碳化,这是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探索绿色楼宇能效提升的一个缩影。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率先在南方区域各省交易机构中实现<mark>零碳</mark>办公

      来源:贵州电力交易中心2024-05-08

      接下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将继续发挥零碳办公示范效应,建立健全贵州电力市场新能源交易机制,推动更多的办公楼宇实现零碳办公,持续扩大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更好服务贵州绿色低碳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贵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24-04-29

      有序推动区内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楼宇自主开展节能诊断。(四)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强化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完成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节能改造不少于8万平方米(以市级下达目标为准)。...探索打造零碳(近零)公园。(九)倡导全民共同参与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挥公共机构示范效应,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调适工作。推进学校、商场等各类绿色创建。

      上海静安区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4-28

      有序推动区内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楼宇自主开展节能诊断。(四)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强化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完成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节能改造不少于8万平方米(以市级下达目标为准)。...探索打造零碳(近零)公园。(九)倡导全民共同参与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挥公共机构示范效应,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调适工作。推进学校、商场等各类绿色创建。

      2024上海气候周期间,两大科技巨头达成可持续战略合作

      来源:远景智能2024-04-24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aiot技术,面向可再生能源、储能与电池、智慧零碳平台、智慧零售与楼宇、智慧港口与交通等场景打造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世界各地政府和公司实现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经验与优势,通过零碳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数字化生态圈。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通过分楼层、分区域监测楼宇用能情况,可为制定节能管控措施和相关督办工作提供依据。”邓世聪说。...在全市首个零碳公园——龙岗零碳公园,深圳龙岗供电局针对项目“光储直柔”技术特点,提供电力图纸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公园建成能源监控系统。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26

      铜梁区推出“零碳”美丽乡村、园区企业、办公楼宇光储充一体化等多个储能示范场景,实现清洁能源存储及就地消纳。丰都县打造“光伏+储能”新型养猪场,发展低碳养殖。加强安全监管,统一标准规范。

      国网上海综能张春雁: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1

      特别是大型区域交通枢纽、工商业园区楼宇、多功能场馆等多类型基础设施多源互动融合统一协调困难。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坚强可靠性和安全韧性需需要进一步增强。...会议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有实践经验的头部企业,解读行业发展现状、分享综合能源服务案例及优秀技术方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构建零碳能源服务生态圈,赋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3-13

      依托平台功能,国网河北电力成立雄安新区综合能源调度中心,建成容东“三化”楼宇零碳示范、商务服务中心园区级示范等典型应用场景,实现对新区片区级、园区级、建筑级、站点级四级能源数据监测,形成城市“能碳一体化...江苏苏州耐克物流中心低碳转型实践耐克中国物流中心是耐克集团在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该中心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建成6兆瓦风电、4兆瓦光伏发电、地深90米的地源热泵系统和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1400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政府2024-03-12

      2.推进楼宇单位自愿减排。...在环瑞虹区域推进光伏路灯改造;研究“智慧路灯”项目,增配新配led照明灯、环境传感器等设备设施;推进沙泾港沿河等区域“零碳步道”综合改造。3.建筑交通低碳改造、配套建设。

      来源:人民网2024-02-01

      在新建110千伏大营变电站中应用环保设备建设多站融合的零碳变电站,打造与区域环境和谐共生的绿建融合零碳变电站样板。...打造副中心虚拟电厂平台,聚合楼宇负荷、电动汽车等优质可调资源参与电网调节。此外,全市首个区级虚拟电厂政策已在城市副中心落地。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12-27

      16个验收项目涵盖生产办公类、经营展示类、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社会服务类等,涉及变电站、供电所、数据中心、办公楼宇、工业园区、村镇等公司生产经营多场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推进,着力打造了一批有典型引领作用的近零碳示范区,探索具有南网特色的“近零碳”实施路径,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零碳”发展,目前已有8个示范区取得碳中和认证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路径与评价研究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12-19

      在信息、物理融合方面,按细分粒度不同实现对整个园区、片区、楼宇、设备用能情况的分级分类统计,并基于统计信息能够全息感知园区能耗与碳排放情况。...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化发展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商业园区按照近期“近零碳”远期“净零碳”的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实施,通过构建以光伏、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的绿色智慧能源系统,以及信息全面感知、分析与评价的零碳智慧评价体系

      来源:中国电能2023-12-15

      并与园区32kw光伏车棚,68kw屋顶光伏构成了楼宇型电动汽车充放电交直流微网系统。...座谈会上,调研人员听取了中国电能关于综合智慧零碳电厂车网互动(v2g) 绿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践、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关于车网互动平台、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关于落实《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16

      据了解,国网江苏电力将扩大虚拟电厂资源池,进一步挖掘通信基站、楼宇空调、冷链物流等灵活负荷资源,并探索更加成熟规范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投苏州零碳电厂作为接入江苏电网虚拟电厂的客户之一,根据调度指令聚合63.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容量参与电网调节,并由此获得补贴414.58万元。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11-14

      商业和公共建筑负荷中,可调节负荷主要是楼宇的空调、照明、动力负荷。居民负荷的可调节负荷,主要包括分散式空调、电热水器、电冰箱、充...荷侧主要有大工业用户、商业楼宇、公共建筑、居民用户、绿电制氢、充电桩/换电站等负荷(含有助提升顶峰能力的可调节负荷)。工业负荷的可调节潜力,主要来源于非生产性负荷和辅助生产负荷。

      来源:国家电投2023-11-14

      商业和公共建筑负荷中,可调节负荷主要是楼宇的空调、照明、动力负荷。居民负荷的可调节负荷,主要包括分散式空调、电热水器、电冰箱、充电桩等,具有...荷侧主要有大工业用户、商业楼宇、公共建筑、居民用户、绿电制氢、充电桩/换电站等负荷(含有助提升顶峰能力的可调节负荷)。工业负荷的可调节潜力,主要来源于非生产性负荷和辅助生产负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