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80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1-02-25

      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但会面临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果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后果,还有可能引发环境公益诉讼。...生活污水直接排海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但会面临海洋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果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后果,还有可能引发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法制日报2021-02-13

      6年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案件类型趋于多元,法规制度逐渐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取得长足发展。...6年来,由检察机关以及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逐年增多,基本实现环境公益诉讼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的全覆盖。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02-11

      我国民法典直面这一问题,首次把绿色原则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并在侵权责任编第七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如果仅损害了生态和环境本身,造成公益的损害,而没有侵害具体的民事权益,则仍然难以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11

      该法律规定更多体现的是强调管理目标和执行效率的行政管理要求,与强调全面保护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公益诉讼的修复责任不同。因此,土壤修复的行政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还需要进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1-02-09

      随着2017年7月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修订实施,以及2018年3月“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颁布实施,相关公益诉讼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上海法院受理19起,2020年受理52起,同比上升174%

      来源:绍兴市政府2021-02-07

      造成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符合公益诉讼情形的,鼓励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或者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第八条 【公益诉讼】司法机关在办理大气污染刑事案件时,应当告知责任人、嫌疑人、被告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相关规定,引导、督促责任人、嫌疑人、被告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

      《民法典》视角下的生态环保之道

      来源:河北新闻网2021-02-07

      其次是参照公益诉讼的模式,创制公共诉讼模式。我是建议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追诉这种自然人的个人法律责任,具体方法可在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就是要创制一个新的诉讼模式。

      来源:法治日报2021-02-03

      对失职失责问题,责成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精准、有效问责;对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低2020年9月,督察组对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督察。...“昌平区园林绿化、北京市十三陵林场等部门及属地政府对企业违法行为未予重视,昌平区玉盛祥石材公司非法采石长达15年,破坏国家级公益林45亩。”

      来源:汇业法律观察2021-01-30

      同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3个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至今,由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逐年增多,已达到20万余件,且仍处于增长趋势。...不仅来自《民法典》实施的影响,《环境保护法》实施已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于环境执法进行补充,鼓励社会组织作为多元共治中的一类主体,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2021-01-27

      因此,按照科斯定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帮助纠正这种利益失衡现象,这包括公益诉讼与环境保护预防机制。公共财政作为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全球环境治理资金和污染物治理的单一来源方。

      来源:大江网2021-01-21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江西省还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政策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在省高院和具备条件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调整设立专门的环境审判机构,完善全省生态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二合一”“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

      来源:江西省政府2021-01-20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9.强化社会团体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共同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1-18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探索设立生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支持鼓励环保组织在宣传教育、公众参与、调研实践等方面实施公益项目。大力发挥环保志愿者作

      来源:四川省政府2021-01-14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探索设立生态环保公益小额资助项目,支持鼓励环保组织在宣传教育、公众参与、调研实践等方面实施公益项目。大力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

      来源:法治日报2021-01-13

      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公益诉讼起诉人浮梁县人民检察院与被告浙江海蓝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蓝公司)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并当庭宣判,判决被告海蓝公司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13

      早在2018年,山东省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风电项目就曾遭遇公益诉讼,经过环保部门督查后,长岛县相关部门最终向开发商下达拆除通知,随后对该地区进行了生态修复。

      来源:正义网2021-01-12

      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王红蕾介绍。2020年4月23日,该院立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随后通过正义网两次发出民事公益诉讼公告,均未收到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况反馈。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01-11

      我国民法典直面这一问题,首次把绿色原则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并在侵权责任编第七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如果仅损害了生态和环境本身,造成公益的损害,而没有侵害具体的民事权益,则仍然难以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1-06

      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已经为治理环境污染,有效惩治犯罪,开展生态环境类公益诉讼,特别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为行政执法和司法提供了基本遵循。...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法院公开审理一起跨省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决被告赔偿生态环境修复、环境功能损失、应急处置及检测、鉴定等费用共计285万余元,另承担环境污染惩罚性赔偿17万余元,同时判令就其污染环境的行为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发布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12-03

      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依照公益诉讼有关规定对有关机关和组织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给予支持。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为水污染损害诉讼中的受害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