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荣声学2020-03-17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评价,中央空调风系统充当了传播途径的因素,同时使生活空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2:霉菌、真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并诱发眩晕症、过敏性鼻炎、偏头痛等病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0-03-12
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pm10)54微克/立方米,均达标。...与上年相比,12个盟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数比例上升0.2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上升4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下降3.6个百分点。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12
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pm10)54微克/立方米,均达标。...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pm10)6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为(so2)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no2)23微克/立方米,臭氧为(o3)137微克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11
二、工作目标2020年全市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完成省下目标,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省政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要求,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深化“三散”、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9
空气清新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3 个指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09
)、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与上年同比变化情况进行考核,视改善情况给予激励。...考核分为两部分:(一)对各市(州)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比例年度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视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激励或约束;(二)对各市(州)当年达标天数率、细颗粒物(pm2.5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20-03-06
大气污染的治理对象从煤烟尘污染到可吸入颗粒物,再到二次污染为主导的pm2.5,控制上,对颗粒物粒径的关注越来越“小”,也说明污染防治更加向对人体健康影响显著的“细颗粒物”倾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5
引发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20-03-05
粒径小于2.5微米)被纳入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治理对象经历了从煤烟尘污染到可吸入颗粒物,再到以二次污染为主的“pm2.5”。...,也包含由so2、nox等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0-03-05
);桂平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不高于55和34微克/立方米;平南县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2%,可吸入颗粒物(pm10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04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0-03-04
二、数据审核内容和方式审核全省省控监测网所监测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
来源: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0-02-28
(o 3 )和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全省二氧化硫(so 2 )、二氧化氮(no 2 )、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细颗粒物(pm 2.5 )月均浓度分别为 5、7、26、14微克/立方米,臭氧(o 3 ) 第 90
来源:世界环境2020-02-14
以北京为例,2019年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远远优于60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
来源:能源与环境2020-02-12
燃煤电厂是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1],产生的颗粒物特别是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危害巨大[2]。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2020-01-18
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臭氧(o3)、细颗粒物(pm2.5)达到二级标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1-10
受静稳天气影响,预计1月9日-1月11日48小时,我市将出现较大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将达到300,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来源:京环之声2020-01-03
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昆明日报2019-12-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力推46个大气重点减排项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认真组织实施《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2019年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持续解决以细颗粒物(pm2.5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12-24
“大气十条”所规定的各区域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指标已全面完成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伴随着“大气十条”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大气排放治理工作开始也转向“蓝天保卫战”。...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首次不降反升的情况出现在2016-2017年,2017年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