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业烟气脱硝”相关结果536
      烧结烟气氨法联合活性炭协同脱硫脱硝研究

      来源:《柳钢科技》2018-05-05

      但该工艺脱硝过程中需要氨的参与,并要求限制烟气温度不超过120℃,并且需要两级吸附才能确保80%以上的烟气脱硝率,因而整体投资偏高,制约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但是,我国钢铁工业至今仍是高污染工业。钢铁行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9.8%左右,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全国的10%左右。氨法脱硫工艺在我国钢铁企业烧结烟气脱硫中应用较广泛,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脱硫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4-26

      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64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2%,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1.7%。截止2016年12月,全国燃煤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4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47%。...非电行业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贺克斌院士也表示,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是下一步减排重点。随着近十年治理进程的推进,煤电减排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未来的减排大头在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

      来源:京运通节能环保事业部2018-04-26

      早在2015年,京运通节能环保事业部在火电脱硝工作的基础上,提前布局非电力烟气脱硝的研究工作,开展了玻璃、焦化、钢铁烧结、水泥等行业scr低温脱硝的研究,开发了适用于非电力行业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在170...2017年6月13日环保部征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意见,非电力行业烟气污染物治理提上了日程。

      2018年中国<mark>工业</mark>环保行业分析

      来源:中国报告网2018-04-25

      据环保部数据,2016年,全国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48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的80.5%,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0.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64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2%...环保部2017年6月以发布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对《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改。

      来源:《电力设备》2018-04-23

      sncr烟气脱硝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的优点在于其能够促使煤碳充分燃烧,并且使锅炉内部的压力提高。...随着相关标准的细化及落地实施,工业锅炉脱硫除尘技术发展迅速,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处于逐步成长和成熟的阶段,而我国逐步实行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减排政策,也为脱硫除尘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

      来源:《电力设备》2018-04-22

      sncr烟气脱硝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的优点在于其能够促使煤碳充分燃烧,并且使锅炉内部的压力提高。...随着相关标准的细化及落地实施,工业锅炉脱硫除尘技术发展迅速,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处于逐步成长和成熟的阶段,而我国逐步实行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减排政策,也为脱硫除尘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

      来源:武安君2018-04-17

      由于排烟温度低,烟气量大,烟气成分复杂、烟尘量大、受原有脱硫工艺影响等众多因素,烧结机烟气脱硝一直是环保治理的难点。...之后,为了完善和促进低温scr催化剂的工业应用,何洪教授团队和北京方信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又进行了低温scr工业脱硝工程技术的开发,并积极拓展催化剂的行业应用领域。

      来源:《现代化工》2018-04-03

      因此,随着农牧业氨排放量趋于稳定,工业排氨的贡献可能会有所提升,这将成为氨气污染减排的新重点。...1 氨逃逸对燃煤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现阶段,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商用v2o5-wo3/tio2类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入nh3还原剂将nox还原成n2,实现nox的无害化处理。

      非电行业烟气治理:触手可及的蛋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3-26

      贺克斌院士也表示,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是下一步减排重点。随着近十年治理进程的推进,煤电减排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未来的减排大头在非电工业和民用散煤。...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4,800万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0.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6,400万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8-03-21

      ,新增了炼铁、炼钢、水泥、平板玻璃等工业需采取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的要求。...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2017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规范》(gb/t35209-2017)和《再生烟气脱硝催化剂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8-03-20

      ,新增了炼铁、炼钢、水泥、平板玻璃等工业需采取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的要求。...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氨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2017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规范》(gb/t35209-2017)和《再生烟气脱硝催化剂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首钢京唐烟气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宝钢学术年会2018-03-20

      国家十二五要求电厂实施烟气脱硝,钢铁行业的烟气治理与减排压力正日益增大。在我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2、nox、二噁英和重金属,已成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当前,《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已于2015年1月1日执行;同时,河北省也于2015年3月1日颁布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如表2所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03-16

      二、项目建设地点:綦江区石壕镇羊叉村,逢春煤矿+670工业广场。...同步建设瓦斯储存、预处理,及烟气脱硝等辅助系统。项目总投资为24385万元。

      烧结烟气中污染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来源:《环境工程》2018-03-09

      目前,烧结烟气脱硝主要以活性炭/焦吸附为主。 1.5二恶英烧结过程中的二恶英主要由从头合成途径生成。...gb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并新增了多污染物排放限值,对烧结烟气污染物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烧结过程烟气量大,污染物种类多,含量波动大,烟气温度低。

      水泥窑炉SNCR烟气脱硝工艺设计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2018-02-28

      3水泥窑炉烟气脱硝工艺流程及组成3.1sncr烟气脱硝工艺流程...生产线上每台窑炉的耗煤量为27.6t/h,所燃烧的煤种是产自福建清流县的无烟煤(掺加30%的烟煤),其工业分析见表2所示。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18-02-27

      根据烧结烟气的特点,建议把中高温scr脱硝和活性炭脱硝作为烧结烟气脱硝的可行技术。氧化法脱硝原理是利用臭氧、双氧水等氧化剂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no2等物质后,再进入脱硫塔用碱性吸收剂进行吸收。...2017年8月环境保护部《关于征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提出烧结机头烟气特别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16%的条件下,颗粒物小于20mg

      烧结烟气脱硝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1-18

      根据环境保护部最新发布的《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由300mg/m3调整至100mg/m3。...三是燃烧后控制,即末端控制,通过采用烟气脱硝技术手段,以减少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工信部征集1084项行业标准意见 涉及多项环保标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1-15

      其中涉及烟气脱硝、干法脱硫、废水处理多项环保标准。...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标准处邮编:100846联系电话:010-68205241公示时间:2018年1月12日-2018年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2018年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环保企业注意!2017修订版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免税目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1-08

      《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17年修订)》包括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十七类,涉及烟气脱硝成套设备、湿式电除尘器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废水治理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详情如下: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12-29

      其中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涉及烟气脱硝、湿法脱硫等,水污染防治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等。...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公告2017年第61号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