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毒地”相关结果34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6-06-02

      近年来,从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到接连出现的毒地事件,土壤污染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来源:中国水网2016-05-31

      备受关注的常外毒地镉大米铬废渣倾倒致污事件等暴露了土壤环境及土壤安全的伤痕累累。如何防治污染、如何管控风险,谁来为污染土壤买单等问题我们也许能从中找到些许答案。而由此开启的千亿市场也等企业的深入挖掘。

      来源:环保在线2016-05-31

      此外,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出现毒地、毒大米事件;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ts(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有毒化学品污染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高发、还有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不断等等。

      来源:OFweek节能环保网2016-05-28

      目前常外毒地事件调查尚未结束,已经有社会环保组织对该事件提出了公益诉讼,法院已受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十分严重,生态受损大,特别是4月底常州毒地事件爆发后, 社会对土壤污染治理情况保持高度关注,下面我们透过六组数据看看土壤污染与修复市场的情况。

      来源:搜狐焦点武汉站2016-05-26

      毒地集中区的漫长净化路作为武汉传统工业区,硚口古田片曾是落后工业厂房密集地。...土地污染对1135片这4宗土地的供地、入市或有影响,但回顾武汉三大毒地之一的光谷长动地块,修复入市后高价成交,成为光谷新地王。

      来源:中地集团2016-05-26

      导读:2016年4月,常州外国语学校因选址紧邻毒地,导致学生频繁出现淋巴结肿大、血液指标异常等异常症状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因土壤污染导致产生镉大米这一事件同样引发热议,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亟须提上日程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6-05-25

      直到最近常州毒地事件引发舆论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对土壤修复治理问题的关注。

      来源:OFweek2016-05-23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地被污染事件又有新进展。5月20日,环保社会组织自然之友收到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受理案件通知书,通知称,自然之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诉常州市常隆地块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纠纷一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21

      此外还有一种类型的环保题材电影则多数从反面来警示大家环境保护是我们全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类型就是环境污染类,那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推荐四部关于环境污染类的电影,希望也能借此来为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毒地敲响警钟

      来源:点绿科技2016-05-18

      常州毒地事件被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016年4月29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就常州毒地事件正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5-18

      环境问题如今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毒地等吸引人眼球的词汇也频繁见诸报端。如果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区定为毒地,有根有据。但目前网络和一些媒体所说的毒地很多属于用词不准确,存在泛毒地化倾向。

      来源:中国中投证券2016-05-17

      毒地事件爆发引关注,倒逼政府加快治理进程常州毒地标志性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土壤污染爆发性事件越来越多最近常州毒地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来源:夏青说绿2016-05-16

      法制日报提出政府应摸底毒地公之于众,新京报提出毒地信息公开别再靠倒逼了,由于用了这个毒字,就有了一块土地之所以被称为毒地,就是因为它存在太多无人知晓的内幕,而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这样的评论。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6-05-16

      近日,一则昔日毒地上建起万达广场的文章在网上流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6-05-13

      然而如今,它却因常外事件被媒体描述为一片毒地而静静地躺在那里。实际上,在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中,旧工业区逐渐被迁出城市,也留下过大量的工厂旧址。...这一被赋予色彩的概念显然比毒地的说法更形象且客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即开始致力于棕地的修复。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全美划分为10大区域,对各区域的棕地再利用成功案例进行统计。

      来源:可道2016-05-12

      像常州毒地事件这样,由于土地开挖等行为,短时间从污染土壤中释放大量污染物,从而对人们健康产生急性危害的情况,虽然只是少数,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土壤污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来源:北京建工修复2016-05-12

      在常外毒地事件激起民众毒地焦虑的当下,地方对毒地信息应主动公开,而非被动回应。...时下正处在毒地曝光密集期,对各地而言,公开毒地信息别再靠倒逼和挤牙膏了,尽快变公众追问为政府主动公开,是毒地治理的前提所在。

      来源:普奥瑞能2016-05-11

      今年以来,校园空气污染问题频发,从常外毒地事件,到江苏海安化工厂毒气污染事件,再到现在,一系列的校园空气污染事件不断的给人们敲着警钟。

      来源:腾讯房产2016-05-10

      有报道称中国的毒地治理还处于发现一块治理一块的落后阶段。更多的毒地甚至在政府都毫不知情之下,仍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毒地对人体的危害,往往需要十年、数十年才会显现。

      来源:前瞻网2016-05-10

      近期,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和广州广钢新城两块毒地引发了业界对土壤修复行业的极大重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