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CCUS”相关结果225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7

      再比如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现有技术条件下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示范项目的成本相对过高,还将增加一次能源消耗。受控核聚变为探索性、颠覆性的前期研究,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12-04

      而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也给ccus这一重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ccus技术不可或缺对于ccus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然而,虽然ccus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并初步形成ccus发展的技术体系,但在新目标下,ccus技术在不同领域的结合还将会产生新的技术组合。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2020-12-03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以节能与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降低钢材消费及提高利用率、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及ccs/ccus为深度脱碳主要路径,并以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作为支撑,系统构建钢铁低碳发展全面支撑体系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2-02

      河钢集团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推进全流程超低排放的深度治理和推动世界钢铁进入氢时代,并围绕ccus技术进行规划,引领行业低碳发展;沙钢未来的绿...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介绍,2016年起,河钢依托河钢-昆士兰大学可持续钢铁创新中心开展钢铁工业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致力于形成高效、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2

      预计到2030年该公司ccus容量至少能增加5倍,这将为阿联酋“蓝氢”发展奠定基础。...鉴于阿联酋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将通过化石燃料制氢配合碳捕捉、封存和利用(ccus)技术来发展氢能事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2

      另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部主任朱吉茂称,考虑到能源安全、ccus减碳等因素,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仍需一定规模的煤炭。但作为碳排放最大贡献者,煤炭又必须承担减排重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1

      国网能源院近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也显示,随着2030年后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并成为发电能源主体,煤电加装ccus,电力系统碳排放量快速下降,2060年电力有望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1

      国网能源院近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也显示,随着2030年后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并成为发电能源主体,煤电加装ccus,电力系统碳排放量快速下降,2060年电力有望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0-12-01

      因为发电装置的寿命差不多是30-40年之间,实际上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建高排放的设施,如果要建,就要考虑在后期采取末端治理的措施,比如采用ccus(碳捕获),不然就有可能成为搁置资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2-01

      随着2030年后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并成为发电能源主体,煤电应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电力系统碳排放量快速下降,2060年电力有望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2-01

      随着2030年后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并成为发电能源主体,煤电应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电力系统碳排放量快速下降,2060年电力有望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中创碳投2020-11-30

      钢铁行业要实现碳中和必须依赖众多创新技术,如ccus、生物质能源、电解氢与可负担的清洁电力等。目前许多促进减排的技术还未商业化,大规模转向近零排放技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23

      “如果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到2050年,没有加装ccus设备的煤电机组可能已失去市场空间。

      碳中和下节能服务的多维解构——日本经验与启示

      来源:奇点能源2020-11-19

      其次则分别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燃料转换、核能利用、碳捕集与封存(ccus)等途径的贡献。能效提升对于我国30、60目标的实现同样至关重要。

      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初步探讨

      来源:热力发电2020-11-18

      本文初步探讨了碳中和目标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近期ccus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重点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碳中和目标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近期ccus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重点任务。[关 键 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碳中和; 发展战略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8

      换言之,如果出现革命性技术(技术性和经济性同时具备),则即便煤电也可以通过经济性较好的ccs、地质海洋封存、具有固碳特性的材料生产替代工艺(ccus)等技术实现净零排放;即便风光再不稳定,也可以通过高能密

      来源:角马能源2020-11-13

      此次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碳中和有两个公式,一为碳排放,即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占比再乘以单位化石能源排放;二为碳汇(碳移除),包括林业等碳汇吸收(及ccus等碳移除);...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表示,要实现碳中和,主要依靠水电、风电、光电、核电和生物质能源;化石能源(煤、油、气)的需求量应尽可能最小,以降低对ccs或ccus的压力;实现全面电力化

      来源:角马能源2020-11-13

      此次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碳中和有两个公式,一为碳排放,即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占比再乘以单位化石能源排放;二为碳汇(碳移除),包括林业等碳汇吸收(及ccus等碳移除);...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表示,要实现碳中和,主要依靠水电、风电、光电、核电和生物质能源;化石能源(煤、油、气)的需求量应尽可能最小,以降低对ccs或ccus的压力;实现全面电力化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11-10

      1ccus的技术特点和应用1.1ccus的技术特点ccus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有可能实现近零排放,是全球气候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ccus的技术特点与其他减排技术进行了比较,介绍了 ccus 的应用范围和情况,对我国ccus项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面临的经济、技术、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总结出ccus

      来源:第一元素网2020-11-09

      这一计划涉及储能、模块化核电、氢能、ccus等;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无碳氢气,成本比页岩氢气更低;设立高级研究机构arpa-c,未来10年内对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风电+光伏)进行4000 亿美元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