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5-06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和海洋环境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来源:中国活性炭网2015-05-05
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计划强调全面控制污染源,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
来源:干城环保2015-04-30
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4-28
其对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相关环保企业来说,则是显而易见的宏观利好。...根据相关测算,水十条涉及的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港口水环境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环境监管等方面,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要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其中近3
来源:21世纪网2015-04-27
倪明亮:国家提出的2020年将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这是一个总体目标,整体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目标。具体来说严不严格,这要看对哪个城市而言。...在水十条出台之后,黑臭水体的治理这项最难的任务受到产业界关注。在水十条中,黑臭水体的治理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事关人民大众的日常感受和体验,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民生工程。
来源:新金融观察2015-04-27
吴舜泽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前景也表示,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水十条要求地方政府要先摸清城市黑臭水体的现状,然后再提出治理方案。...国务院发布了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4-27
根据水十条提出的任务措施,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涉及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船舶港口污染控制、城镇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修复、清淤疏浚、节约保护水资源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5-04-24
另外,不再停留在减排量、排放标准等旧时代的手段上,而直接将河流等水体的改善程度作为考核标准,确定了包括七大水系的标准、地级市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的数量和发达区域的水体断面标准等刚性指标。
来源:中国商报2015-04-23
具体来说,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5-04-22
为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江湖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来15年治理目标。...显然,全面控制污水排放,需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与水污染防治的矛盾,重点解决好地方财政收入来源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水污染防治可能会陷入困局。
来源:安信证券2015-04-22
文件中,对江湖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来15年的治理目标。根据测算,按照水十条要求,完成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5万亿元,社会资本成为了很关键的寄托对象。...水十条中城市水环境领域排到很高的优先级,主要体现在:第一,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级别非常高,因为可量化、可追溯,这两个要素之下,会带来地方政府的投资驱动和购买驱动,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市场,是前面所说的除了工业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5-04-21
按照水十条提出的具体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
来源:新华网2015-04-20
水十条明文要求,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5-04-20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它涵盖了对工业水污染、城镇水污染、农业污染、港口水环境、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的治理,还以量化指标进行了细化要求,规定了截止时间,首次明确了各部委的职责清单...水十条将环评监测、联合防治、总量控制、区域限批、排污许可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落到实处,明确法律规定的环保高压线、开发利用的基线和限期完成的底线,也能助益于依法治水格局的形成。
来源:长江商报2015-04-20
吴舜泽说,截污是治理黑臭水体的关键,把污染源截住,把管网建设好,做好污水处理,这些工作很重要。但这必然涉及到规划、建设、市政等部门,工作内容涉及...以后,排污控制未达标流域或地区,新上项目的同时,必须要淘汰现有的其他落后产能,或者增加治理设施、削减污染物,与新增污染进行不等量的置换;对于已达标流域或地区,则可以进行等量置换。
来源:二十一世纪网2015-04-20
根据水十条,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2015年底摸清底数尽管水十条提出的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令人鼓舞,但对何为黑臭水体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黑臭水体的底数并不清楚。
来源:新华报业网2015-04-17
水十条强调,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5-04-17
其主要指标包括,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即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的比例总体超过70%,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比例总体高于
来源:新华社2015-04-17
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来源:水进展微信2015-04-17
严格围填海管理,推进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实施限期达标的工作方案,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第八条,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