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三里岛事故”相关结果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3-15

      消息称,1979年,美国里岛核电站因为冷却水丧失而导致核燃料棒堆芯溶解,触发了核电站事故

      来源:文汇报2011-03-15

      据相关机构评估,福岛核电站被认为是继1979年美国里岛核泄露事故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全球第三大核安全事故。 “只有核反应堆芯爆炸,才会产生大范围核辐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03-15

      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对比日本核泄漏以下就是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十大恐怖核事故:1.1979年3月28日里岛核电站事故1979年3月28日里岛核电站事故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来源:银河证券2011-03-15

      美国因为里岛事件,在30 年时间内没有新建一座核电站。...虽然此次福岛核电事故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与“美国里岛核电事故”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起因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事故最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较大灾害,则关于核电安全性问题的讨论将不可避免。

      来源:银河证券2011-03-14

      美国因为里岛事件,在30 年时间内没有新建一座核电站。...虽然此次福岛核电事故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与“美国里岛核电事故”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起因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事故最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较大灾害,则关于核电安全性问题的讨论将不可避免。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3-14

      曾深入调研中国核电产业的范必是ap1000的坚定支持者,今年初,他曾撰文称,“二代机型缺乏预防类似切尔诺贝利和里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安全措施。...而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也在微博称:“福岛核电站事故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柴油机启动这种主动安全模式是靠不住的。”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1-02-25

      197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里岛核电站,以及1986年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反应堆事故,曾令许多国家对核能发展心存担忧。

      来源: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2011-01-11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为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警示了核电的潜在危机。核电事故引发的公众接受问题,已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最大障碍。提升安全性成为核电发展的主要趋势。

      来源:互联网2010-07-28

      但是美国的里岛、俄国的切尔诺贝利曾经发生过核能事故,原因在哪里?...我们以里岛为例,控制棒插进去之后融化掉了,融化掉之后温度就控制不住,就随时有核爆炸的危机,所以这个控制棒本身就是前三代技术的一个根本。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0-06-23

      1979年3月28日清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利斯堡附近的里岛核电站2号压水堆发生堆芯严重损坏事故。这次事故中,核电厂职工无一人死亡。只有3人受到略高于职业照射的季度限值。

      来源:国金证券2010-06-17

      我们认为短期内有可能会对核电相关股票形成一定心理层面的影响;对长期核电战略影响不大:从历史角度来看,只有在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核事故情况下才会改变一个国家核电发展战略,比如美国里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核电建设陷入停顿

      来源:雅虎资讯2004-09-05

      里岛压水堆核电厂介绍:    美国里岛压水堆核电厂二号堆于1979年3月28日发生的堆芯失水而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外逸的重大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来源:互联网2010-05-24

      但上个世纪7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泄露事故使美国的核电发展遭受重创,美国核工业发展就此遭遇了20多年的“萧条期”。...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美国的主要核电建设项目在上世纪60年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在近20多年中基本停滞不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里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露事故

      来源:新闻晨报2009-12-21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在北美大陆上掀起建核电站的热潮,直到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里岛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中国充分吸取了外国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没有使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采用的那种反应堆,并且有大量工程人员研究里岛核事故的成因,进行相应培训。

      来源:新闻晨报2009-12-18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在北美大陆上掀起建核电站的热潮,直到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里岛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中国充分吸取了外国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没有使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采用的那种反应堆,并且有大量工程人员研究里岛核事故的成因,进行相应培训。

      来源:市场报  2009-04-07

      当被问及1979年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的里岛核电站事故,8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核电站要比当年安全;46%的美国人认为三十年间核电站已经“越来越安全了”。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9-01-20

      1979年3月28日,美国里岛核电站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这起事故也使得远在菲律宾的巴丹核电厂工程被迫停止。在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后发现,巴丹核电厂存在4000多处缺陷。

      来源:时代周报  2009-01-16

      1979年3月28日,美国里岛核电站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这起事故也使得远在菲律宾的巴丹核电厂工程被迫停止。在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后发现,巴丹核电厂存在4000多处缺陷。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8-10-29

      最重要的是,1979年的美国里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使核电变成了一种滞销品。人们开发了廉价的涡轮机来燃烧天然气发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04-24

      比如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里岛事故,曾导致了一个反应堆核芯的部分熔化。要在这样一个事故中控制放射能的泄漏,最关键的是核燃料棒与其外围的锆合金包壳在应急制冷系统下插入冷水时要保持完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