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网头条2021-06-02
大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发展,强化需求侧响应。二是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此前5月26日,辛保安董事长还以视频方式出席了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gsep)年度峰会,围绕“电气化助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主题,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26
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挑战“过去电压等级从高到低,1000千伏到500千伏再到220千伏等,一级一级下降,这种属于垂直型电网。...“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系统特性变化,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灵活的调节能力,确保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实现发用平衡,为用户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保障。”
来源:《中国电力》2021-05-18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对各类型电源的协调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能源渗透率较低的火电系统中,随机生产模拟技术一般即可满足系统运行情况的模拟。由于电力系统的季节特性较为明显,为了更加合理的描述系统状态,基于典型日的生产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模拟中。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04-26
一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推进新型储能等调节型能源建设,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水平。
来源:国新办2021-03-31
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的发展核电,同时要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电源建设,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31
智能电网之后的新机遇一方面是电源侧碎片化电源增多,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不足;另一方面是负荷侧从单纯用能方变为发用一体,这导致电网抗扰动能力下降,系统稳定形态更加复杂。
来源:国新网2021-03-30
要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加快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推动电力系统全面数字化,构建高效、智慧的调度运行体系。...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要通过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储能侧等方方面面来推动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升,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的要求。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21-03-30
来源:国新办2021-03-3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与会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目前公认最安全、最稳定、最成熟、最经济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抽水蓄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未来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23
在电力供应结构性矛盾和电力供需矛盾愈发凸显的情况下,电力行业正加速推进需求侧资源广泛参与电网运行能量互动,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3-17
他同时强调,要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高水平消纳利用。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3-17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3-12
解决价格疏导矛盾,保障电站正常运营;针对抽水蓄能特有的功能作用,科学制订运行考核评价指标,合理核定运维成本,适当提高投资回报,强化价格引导,为抽水蓄能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助力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和储能的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11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双高”形态、“双新”特征和“双峰”考验日益凸显,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电量平衡面临极大考验,未来灵活调节和储能需求突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1-03-10
,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水平。...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表示围绕能源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制定能源领域落实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出台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