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4-10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贫困县为主体,整合转移支付、横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等渠道资金,结合当地生态保护实际需求建立生态综合补偿制度,并健全有效的监测评估考核体系,把生态补偿资金支付与生态保护成效紧密结合起来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4-09
2018年12月,《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印发,提出在生态功能重要、生态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稳妥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化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生态补偿措施落实好生态扶贫工作,对保护国家生态屏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发展复合式生态产业。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4-07
完善流域贫困区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方式让贫困户在参与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中获得收益,同步实现黄河流域脱贫与生态环境改善。夯实政策保障强支撑。
来源:北控水务2020-03-25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除全国性、重点区域流域、跨区域、国际合作等环境治理重大事务外,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环境治理支出责任”,可以预计地方在环境治理领域的财权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结合生态补偿制度、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完善
来源:云南网2020-03-24
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形成以生态功能区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为重点补充的省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摸清我省自然资源家底
来源:国海证券2020-03-18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支出将纳入财政保障清单,所需经费力争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各地积极拓展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资渠道,争取生态补偿、 污染防治等专项经费支持。
来源:每日甘肃2020-03-17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通过移民搬迁、生态补偿等办法让贫困人口得到新的发展机遇,解决因贫困而导致的开山毁林、竭泽而渔等环境破坏问题。三是形成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根据黄河上游地区不同生态地位和功能定位确定相应的补偿途径和模式,实现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有机结合,让甘肃、青海黄河源区为黄河中下游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形成上游“中华水塔
来源:招商银行研究2020-03-12
本次《意见》所涉及到的行业范围,包括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建设管理、生态补偿等领域,均为水环境治理行业中流域治理方面的内容。...据目前官方披露,本次新冠疫情初见病例是由武汉海鲜市场传染而来,最初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可能是中华菊头蝠,归根结底反映的问题仍然在于我国在生态建设工作上的漏洞。
来源:大经贸2020-03-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系统保护,形成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中国投资参考2020-03-10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形式,主要包含央地政府间的“纵向补偿”和流域上下游间的“横向补偿”等。...近年来,为打通流域治理项目财务平衡缺口与经济效应盈余的鸿沟,解决流域治理资金平衡难题,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开始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即由流域治理正外部性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向其贡献者实施补偿,旨在建立流域内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3-05
、文化保护传承等规划;关键环节专项政策,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等。
来源:咸阳生态环境局2020-03-04
3建立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根据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改善的程度和排名奖优罚劣,4同时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制度,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要求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市发展和改革、生态环境、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煤炭工业等主管部门提出本市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计划。
来源:矿山地质环境网2020-02-28
主要有以下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指出要合理界定资源开发边界和总量。市场化方面国家具体有哪些政策?
来源:中国土地2020-02-27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有力推动了新安江、东江、九州江、赤水河等一批试点工作,为完善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0-02-24
积极推动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增加到2019年的818个县域,支付资金提高至811亿元。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1-21
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规划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探索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补偿方式;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战略研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进水环境、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
来源:天眼新闻2020-01-17
近年来赤水河流域水质持续良好原因固然有许多,但该流域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坚持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重要原因之一。...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把上下游护水的利益绑在了一起:若跨界水质不达标,上游要给下游补偿,反之,上游则享受到下游的补偿。现在,从共饮到共护,赤水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1-13
正确区分市场与政府在生态补偿工作中的责任边界,市场行为着重解决有明确生态受益与生态受损的群体,政府行为着重承担生态受益群体不明确时的生态补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