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给水排水2017-11-30
(5)冬季低温到来之前,在秋季提前逐步提高整个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总量,增加实际运行泥龄,系统中累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总量,以改进和保障冬季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可采取的主要工艺控制及改进措施为:(1)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采用15d以上的设计泥龄,考虑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动和运行操作的调节能力限制,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在12~20d的范围内,以保障冬季低水温(例如10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11-30
当前,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北美,污水生物处理在某些地区已经达到了极限水平(tn3mg/l、tp0.1mg/l),传统的水质要求已经不再是工艺发展的方向,而在紧凑性方面、资源能源回收方面污水处理工艺正掀开新的篇章
来源:化工7072017-11-24
什么是m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ce bioreactor reactor,简称mbr)是一种由膜分离与生物处理技术组合而成的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在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中,二次沉淀池中的泥水分离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离效率依赖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离效率越高。而污泥的沉降性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
来源:水博网2017-11-22
图片来源于网络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消耗低、
来源:治污者说2017-11-20
,也只有明确的排放规律,才能保证一个污水厂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健康运行。...一个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一般有三个处理区域,为预处理段,二级处理段,深度处理段,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污泥,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预处理段的初沉池会产生初沉污泥,在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的生物处理系统
来源:给水排水2017-11-20
1990年起开始参与给水生物预处理的试验研究,先后在武汉东湖、安徽蚌埠、合肥开展了蜂窝直管、各种弹性填料的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掌握了不同水源、温度、气水比条件下的系统运行特点,去除氨氮、cod等污染物的能力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11-14
施汉昌教授长期从事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废水生物处理的反应器、反应动力学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积累...一是能够在本地测量生态系统的状态;二是在饮用水中能够实现在线测量微生物学指标及微量污染物指标。
来源:水博网2017-11-13
1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常规净水工艺之前增加生物处理单元,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以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
来源:水处理新视野2017-11-09
7.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污水平均浓度/(mg/l)10mg/l3mg/l7mg/l在粪便、洗涤剂、肥料中含有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和聚磷酸等无机磷盐和磷脂等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2017-11-03
目前典型农村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单位电耗数倍于城市污水处理,如若全部处理,年耗电达到数百亿度!...在接触氧化池中,进行强制性曝气充氧,同时加强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起到搅拌与混合的作用。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兼具两者的优点,在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2017-11-02
(出口处为准)(参考文献: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亚新编 2007年第一版,摘自第87页)23、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转化包括氧化、同化、硝化、反硝化作用。...(参考文献:污水处理问答,国防工业出版社,王又蓉,2007年第一版,摘自第13页)12、剩余污泥是指生物处理系统每天排放的多余污泥。
来源:IWA国际水协会2017-10-31
它将会打破现阶段的僵局,为污水处理能源消耗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革新。而avn技术正是污水生物处理机制研究所孕育的产物。...通常,污水处理厂多选择通过物理方式解决曝气问题(如通过改进曝气阀、曝气口的设计来提高曝气池的曝气效率),而在实际操作时会十分受限。因此,深刻认识污水生物处理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来源:三秦网2017-10-26
项目负责人程刚介绍,立体生态处理技术是在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中引入生态工程的理念,在好氧反应器内植入根系庞大的水生植物,用水生植物与活性污泥共同完成污染物的吸附降解作用。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17-10-25
工程实践证明,对于这类污染物,综合成本最低、应用范围最广、且最为成熟可靠、可稳定达标的处理工艺,只能是以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为核心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工艺原理是人工调控污水净化系统中的生物保有量和能量的输入量(曝气充氧),既师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属环境自净过程的加强版,其净化深度与能量的输入直接相关。
来源:环保水圈2017-10-03
;10、与污水生物处理有关的微生物知识。...、用途及相互关系,各种阀门的启闭要求及对工艺的影响;7、污水一级处理的原理及污水二级生物处理的基本知识。
来源:化工7072017-09-29
废水生物处理借助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的手段和方法,以微生物作用为主体开发出了种种用于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治理的新方法。代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生物脱氮、除磷等工艺技术。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2017-09-27
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在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泥水分离是在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离效率依赖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离效率越高。...mbr法流程mbr 工艺通过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不仅省去了二沉池的建设,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 ( 特别是优势菌群
来源:环保水圈2017-09-19
6、泥龄一般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要控制在3.5~7d。污水生物除磷工艺除磷工艺流程可分为主流程除磷工艺和侧流程除磷工艺两类。...污水生物除磷机理污水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超量磷吸收现象。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会释放出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进入好氧区后,聚磷菌可将积贮的phb好氧分解,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可供聚磷菌生长繁殖。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17-08-11
四、磁场强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磁场强化可通过磁场能作用实现,磁能可造成污水的局部紊流,降低污水do,从而保证厌氧微生物处理的缺氧环境。...磁场强化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机理主要从磁场的生物学效应来解释,即磁场强化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及相关酶活性。而磁场也具有生态学效应,磁场作为一种外在的选择压力,也会影响生物处理工艺中的菌群演替。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17-07-24
作者简介:郝晓地(1960-),男,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