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网数智化”相关结果349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0-20

      “e电通”智能运维平台是国网辽宁电力在大连开展的数智化工作探索。它是由“运维云平台+移动app+线下巡检”构建的全景智慧感知运维服务体系,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运维托管服务。...有了菱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2022年,东和新材料公司完成电熔镁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不仅实现了电熔镁的自动化稳定生产,降低电能消耗4%,还通过企业集控中心与平台对接,实时响应电网的功率调节指令。

      来源:深圳能源2023-10-12

      集团投资发展部、科技与数智化管理部、技术研究院,以及北控公司、智慧能源公司、湾区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他表示,在增强电网稳定性、维护电网安全和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方面,储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双方加强交流,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渠道,抓住数字能源产业发展的时间窗口,在新赛道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具有示范性意义的精品项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0-12

      在理论创新上重点开展电力系统稳定保护、电能质量、协同平衡等基础理论创新;在形态创新上着力打造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数智化能量及信息交互体系、市场价值创造体系;在技术创新上加快推动关键技术...三是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五大内涵,即电源构成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转变;电网形态向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网络转变;负荷特性向柔性、产消型转变;技术基础向支撑机电、半导体混合系统转变;运行特性向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转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0-11

      推动财务数智化,释放数据价值9月5日,绍兴上虞区供电公司财务部员工登录“国网保险管理信息系统”app后,收到了一条来自基层供电所的保险理赔申请:因雷击原因,我们供电所有一台智能开关烧毁,相关保险材料已在系统提交...随着供电所数字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国网浙江电力以数据共享为驱动,通过末端数据的融合治理,实现“站、线、变、户”基础数据同步维护,电网营配基础数据准确率已提升至92%。

      《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在京首发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9-27

      在理论创新上重点开展电力系统稳定保护、电能质量、协同平衡等基础理论创新;在形态创新上着力打造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数智化能量及信息交互体系、市场价值创造体系;在技术创新上加快推动关键技术...三是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五大内涵,即电源构成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转变;电网形态向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网络转变;负荷特性向柔性、产消型转变;技术基础向支撑机电、半导体混合系统转变;运行特性向源网荷储多元协同互动转变

      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2023-09-26

      2025年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积极推进“数智双碳”体系建设,提升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智化水平,推动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形成环境宜居宜业、建设集约高效、生活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能建2023-09-25

      聚焦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储能、氢能“两个支撑点”加快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一创三转”的探索实践“能知道”系列科普融媒体作品持续上新今天中国能建广东院工程师带你了解“东数西算”...未来,中国能建将持续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通过数能融合打造绿色低碳、协同共享的算网电网新模式,推进跨界融合、产业链融合、要素融合、区域融合,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9-25

      “我们运用电网数智化手段,为此次东博会组建了‘零碳’工程师团队,开发了智能测碳工具,在确保东博会供电安全可靠基础上,全力打造‘零碳’东博。”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张宁表示。...“我们充分发挥电网大平台作用,推动‘源网荷’全链降碳减碳,让‘绿色’成为此次东博会最亮的底色。”

      来源:中国能建2023-09-21

      他说,当前,中国能建正立足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面贯彻“十个三”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一创三转”,围绕交能融合、建能融合、数能融合、产能融合...中国能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进一步强化与辽宁深度对接交流,加强资源配置投入,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围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新型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

      来源:央广网2023-09-15

      8月,成都高新区印发《成都高新区弹性负荷管理工作专班工作方案(试行)》,进一步强化政府与电网在负荷管理中的工作协同。...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能源管理“可观、可测、可控”为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要求,持续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今年初,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了高新西区虚拟电厂试点建设工作。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9-01

      进入“十四五”,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大力加快电网数智化转型步伐,先后建成投运了全疆首个智慧示范台区、“天百网格”自愈电网项目,特别是通过接入各类配电自动化终端,实现配电网高低压全感知,加快数智化配电网的建设步伐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9-01

      贵州电网公司牵头负责的网级风控数智化平台建设,将聚焦“业务依法合规、资金资产人员安全、经营效率效益优秀”的内控目标,通过数据中台提供服务,在电网管理平台进行应用,自动识别并预警提醒违规行为,全面支持以流程为导向的风险分析

      来源:国能日新2023-08-31

      国能日新深耕数据技术多年,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以数智化产品与服务,实现储能系统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对储能系统的精细化管控、高收益运营。...然而,新能源配储要求在我国多地实施后,各地电网对储能调度缺乏统一规范,导致储能在源端的利用率不高、不能被电网调度,最终无法达到新能源配储的根本目的,更无法为业主带来效益。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8-30

      在此背景下,电网数智化发展在“不可能三角”中寻找平衡点,尽可能在不同的场景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那么,电网应如何适应数智化转型?...数智化是电网企业解决电网发展问题的可行路径,从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精准性、智能化水平,到释放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电网共建共创,数智化转型都蕴含着巨大的变革红利与增长动能。”

      来源:能源评论2023-08-29

      如果说,强大的网架结构、成熟的管理体系、完备的保障能力是电网的通用能力,数智化水平则体现了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刀锋竞争力”,在这方面的投资称得上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感知控制能力是基础建设方案因需而定数智化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08-17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上交所“我是股东”走进三一重能活动在北京昌平区南口园区举行。...据悉,三一重能目前也正在讨论调研第二增长曲线,实行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的战略,将数智化的优势延伸到海外,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研究部署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浙江嘉兴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能源互联网建设

      来源: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8-09

      价值创造方面,打造一体化办电、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提供跨区域优质、同质电力服务,构建“电力+算力”数智化电网新体系,确保示范区机制创新取得实效。原文如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8-02

      聚焦“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引领改变作为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模式的首创者,国家电投将数智化、户用储能、分布式新能源等创新集成,推出“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因地制宜为能源保供提供国家电投特色解决方案。...核电企业积极与电网沟通全力抢发,电量同比增长14%。以海阳核电为例,一期工程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持续满功率运行,迎峰度夏以来已累计发电4.7亿度,可满足约 20万个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02

      这是国内首创的激光雷达3d扫描的电缆数字化隧道无人巡检体系在国网北京电缆公司正式应用,形成了数智化运维管理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在此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推进电缆管网等资源纳入“电网一张图”管理,通过设备监控、智能诊断等成熟场景规模化应用,实现电网薄弱点、设备风险点全息总览。

      行业共创,产业共荣|2023华为智能光伏运维大会成功举办

      来源:华为2023-07-26

      数智化创新实践驱动,实现电站更高运维收益面对大型地面电站,上站难度大,长期值守难,缺乏数字化工具效率低下,大颗粒监控存在安全隐患等挑战,利用高可靠产品和智能化工具,构建高可用度、高效运维、高效发电和高安全性的...产业共创共荣,联合倡议构建运维高质量生态圈面对巨大的存量电站及新建电站高质量发展和运维需求,提质增效、电网适应性、智能化已经成为每个光伏人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