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损害”相关结果1024

      来源:《法学评论》2021-06-18

      生态环境私益侵权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二元区分是解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之前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适用过错归责原则,采用“违反国家规定”的客观过错归责路径。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经对地表水、土壤中特征污染物的检测,并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标 总纲》生态环境损害判定依据,确认混合倾倒的固废已导致地表水、土壤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倾倒行为发生至清理完成的时间间隔短(1个多月)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该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江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心进行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通过部门联合,该市生态环境局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适时启动追究9名被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市检察院支持起诉、市中院依法审判,实现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司法程序的有效衔接。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受法院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修复方案开展相关鉴定评估工作。...鉴定要点该污染物超标排放事件符合《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虚拟治理成本法中“对于环境污染行为所致生态环境损害无法通过恢复工程完全恢复、恢复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或缺乏生态环境损害恢复评价指标的情形

      来源:司法部2021-06-17

      2019年10月,受当地生态环境局的委托,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对该农化公司排放废水造成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

      来源:法治日报2021-06-09

      各地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等专门审判机构1203个,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司法协作机制。通过发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各地办理相关案件40余件,赔偿资金超1.4亿元。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厅2021-06-02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正在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将进一步追究企业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时间响应,厅环境监察局会同怀化市生态环境局迅速开展溯源执法检查,发现洪江市某矿产开发公司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

      来源:红网2021-05-28

      同时生态环境部门正在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将进一步追究企业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5月27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衡阳常宁市非法倾倒高浓度废水污染环境案,以及怀化洪江市某企业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案。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2021-05-22

      2019年、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先后披露了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东至大历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损害问题。...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巢湖和东至大历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通报》,强调巢湖、东至大历山2个风景区生态环境损害问题,造成了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性质比较恶劣,教训十分深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05-21

      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党纪法规,经省委批准,决定对文山州违建小水电敷衍整改严重破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来源:昆明信息港2021-05-12

      建立了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衔接机制,形成生态环境公益保护的合力;加强鉴定评估管理和人才建设,成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来源:云南网2021-04-25

      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建设制度、保护制度、治理制度、管控制度、执法制度、责任制度、产权制度、补偿制度等8类制度130余项改革任务,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环境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来源:河源视界2021-04-22

      3月2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河源市人民政府指定承担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的负责单位,组织召开第一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将在总结本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让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成为社会共识,倒逼企业守法经营成为常态,切实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我国海洋<mark>生态</mark>修复政策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04-20

      ;蒋成竹等(2019)提出加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法律制度体系及技术标准与方法体系建设。...通过管理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来梳理国内关于海洋生态修复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标准、资金筹措等方面的政策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出发,探讨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2021-03-25

      保障等事项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落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改革举措,同时探索构建尽职免责和创新容错机制,确保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合法合理行使职权。...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由于环评报告编制时间较长,一些企业实际的生产工艺路线、原辅材料使用等已经发生改变,导致危废实际产生量与环评预估量相差较大,给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后续监管带来障碍。

      来源: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1-03-19

      明确督察组工作人员纪律,对督察权力予以规范和约束,同时做好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衔接,切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调查处理。

      来源:荔枝网2021-03-18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事实和相关评估标准,该案件涉环境污染损害费用等共计85.57万元,五家电镀加工点业主及房东等责任人将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来源:山东环境2021-03-06

      截至2020年底,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507件、涉及生态环境修复及赔偿金额29.74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全覆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已在全省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01

      “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或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政权运转体系,发挥党内法规和国家立法的相互支持作用,联合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来源:大众日报2021-02-26

      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和“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