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温室气体”相关结果592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在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充分发挥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优势,探索生态环境调查统计和监测核算支撑温室气体清单管理工作,推动将气候变化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推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平台,创新机制将温室气体纳入到现有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管考核体系中

      通威集团将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

      来源:通威股份2021-02-02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其通过节能减排减少的温室气体总量互相抵消,实现“零碳排放”。...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指出,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消耗。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2-01

      北京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细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2-01

      而2225家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也是被《管理办法》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条件之一。...其中,《管理办法》鼓励上述参与主体出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公益目的自愿注销所持有的碳排放配额。宾晖说:“碳交易市场不能没有投资机构,这事关市场的活跃度。”

      来源:快科技2021-02-01

      这与化石燃料形成鲜明对比,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haile预计,这项新技术可能会在交通运输领域带来特别大的变革。...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数据,2018年,汽车、卡车、火车、轮船、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的人员和货物运输占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28%,超过其他任何经济部门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2-01

      这是气候建模者和经济学家齐聚一堂的计算出结果:如果我们再排放一吨碳或者其他温室气体,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地球损害,比如农作物减产、极端天气灾难和生命的死亡?

      来源:智见能源2021-02-01

      碳中和并不是「绝对零排放」,如果植树造林和碳捕集(ccus)等技术能够将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移除,也可视为碳中和。...化石能源燃烧排放是造成温室气体循环失衡的根本原因,现在全球都在以低碳为名淘汰化石能源,中国无论是出于减排、环保还是能源安全,都将更快地淘汰煤电和天然气发电。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2-01

      在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看来,相对于二氧化碳,甲烷是更易治理的温室气体。“甲烷本身是一种经济气体,和其他温室气体相比,经济价值最大。...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不容小觑。

      金风售电实践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 ——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获北京绿色交易所认证

      来源:金风售电2021-01-29

      根据核查报告,在园区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 11937 吨二氧化碳当量,在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核销所排放全部温室气体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1-29

      通过部署4.8mw分散式风电、1.3mw分布式光伏和钒液流、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储能在内的智能微网,实现2020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50%;并通过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抵消园区内所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1-29

      但当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程度明显滞后于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仍处于初级阶段。...《报告》表示,我国已有5省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的管理文件,超20省市出现了典型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案例。

      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成立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1-29

      根据核查报告,在园区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11,937吨二氧化碳当量,在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核销所排放全部温室气体

      来源:北京日报2021-01-29

      根据核查报告,在园区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11937吨二氧化碳当量,整个园区实现碳中和。...此次碳中和认证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照iso14064-1:2006标准对园区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1-28

      根据核查报告,在园区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11937吨二氧化碳当量,整个园区实现碳中和。...此次碳中和认证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照iso14064-1:2006标准对园区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

      来源:亮报2021-01-28

      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从而危及地球生命系统安全。...碳中和与碳汇碳中和,也就是净零排放,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来源:科技金眼2021-01-27

      从直观含义来讲,“碳中和”就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这些含有碳元素的气体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元凶,为了减缓或者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变暖,有人呼吁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温室气体含碳量,要与通过绿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据了解,由于利用化石燃料生产“灰氢”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蓝氢”本质上仍然依靠化石燃料,为此,欧盟正在努力调整政策机制和财政补贴,以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道达尔和恩吉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开始酝酿

      来源:中国环境2021-01-26

      例如对国家和地区的碳核算,称为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其实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的年度排放总量。这种核算用于国际履约,或者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督查。国家碳中和目标也是基于总量而言的。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21-01-25

      据悉,气象部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持续观测、分析并逐步形成温室气体监测网。...1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启动暨碳中和科学问题研讨会”,启动运行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会议。

      来源:臭氧专委会2021-01-21

      编制省级碳排放清单报告,设立专项资金排放清单对于确认温室气体减排指标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地方决策的基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1%,已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