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放总量”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8-09

      河北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25%以上,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mark>排放</mark>权交易政策解读(配额篇)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09

      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免费分配,采用行业基准法核定,即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量跟机组单位供电(热)量的碳排放直接挂钩,不与碳排放总量直接挂钩,机组碳效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9

      石化行业碳排放总量尚无精确数据《通知》明确了“测算碳排放水平”的任务,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分析,识别碳排放节点,重点预测碳排放主要工序或节点排放水平。

      来源:河北综合广播2021-08-09

      河北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25%以上,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09

      尤其是《通知》要求除了计算项目的碳排放总量以外,还需从能源利用、原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可以预见的是,不断提高的门槛势必会倒逼低碳技术路线的加速推广。

      来源:华工量化投资2021-08-09

      碳泄漏是指当一个国家决定通过单方面制定相关法律以限制本国企业碳排放的时候,国内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导致了其他国家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的“碳”泄漏到了国外。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9

      虽然2021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但根据测算,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全建成后所管控的碳排放量仅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左右,难以承担起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有一半碳排放量的减排任务需要开征碳税才能完成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8-06

      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达102亿吨,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其中煤炭贡献的占比达70%以上。

      来源:税务研究2021-08-06

      但相关研究指出,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完全建成后所管控的碳排放量将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以上(张希良,2017)。...对我国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评价分析表明,地方碳市场存在着缺乏严格的总量控制、价格形成机制构建难度大、市场失灵等问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8)。

      上海:关于加强高耗能、高<mark>排放</mark>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8-06

      (三)项目应对标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四)积极探索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统筹开展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源项识别、源强核算

      评 | “破发”的全国碳市场

      来源:能源杂志2021-08-05

      总量控制不难,通过碳盘查只要排放数据相对准确,确定纳入范围,就能统计总量,刚开始搞排放强度划基准也是合理的。”对发电企业来说,市场设计与机制的完善是更加急迫的事情。

      “破发”的全国碳市场

      来源:能源杂志2021-08-05

      总量控制不难,通过碳盘查只要排放数据相对准确,确定纳入范围,就能统计总量,刚开始搞排放强度划基准也是合理的。”对发电企业来说,市场设计与机制的完善是更加急迫的事情。

      来源:中研顾问2021-08-05

      一是科学评估和预测碳排放现状。评估区域能源供需和消费现状,各分部门能耗发展和碳排放特点;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年度碳排放总量和各部门分解量,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地方碳市场试点运行以来,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截至目前,北京试点碳市场覆盖发电、石化、水泥、热力、其他工业、交通、服务业以及航空等八大行业,共有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年以上的859家重点碳排放单位纳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5

      煤炭生产消费的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70%—8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业内外不少人士纷纷唱衰煤炭。...二是节能带动现代化进程与能源消费脱钩,是支撑能源达峰、碳排放下降的最核心因素。近10年美国单位gdp能耗年均降速达3.6%,节能相当于增加美国能源供应41.5%,且不增加碳排放

      来源:能源杂志2021-08-05

      能源部门排放了大部分人类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能源减排是能动性的、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解决方案。大体上,能源活动,也就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 加油站何去何从

      来源:能链研究院2021-08-05

      其中炼油与化工板块碳排放最多,占总量的84.4%,销售板块碳排放最少,仅占总量的1.3%。...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数据显示,从碳排放来源看,中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领域(包括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耗),2020年,能源领域的碳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合计不到

      来源:董战峰2021-08-04

      应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达峰行动。加强现代气候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推进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会议提出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味着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推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04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企业等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固碳及负碳技术应用等形式,抵消自身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意味着,要想实现相对‘零排放’,就需要通过‘人为努力’减排和消除二氧化碳,这背后离不开各类能源技术的合力支撑。”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8-04

      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达102亿吨,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其中煤炭贡献的占比达70%以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