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汇”相关结果4116

      来源:CT碳圈2021-06-27

      政府针对碳汇的生态价值进行一些补贴,或者放开地域限制,实现碳汇的跨地域发展以提高碳汇的竞争力。...02 碳汇市场不断完善,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林业碳汇相比其它ccer项目不仅可以减排而且还具有生态价值,但是由于碳市场主要关注碳排放权,因此市场无法对碳汇进行合理定价,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25

      、氢能等碳中和相关产业;加快研究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等技术;以氢能利用、太阳能利用和能源清洁低碳研究为主攻方向,谋划建设能源领域省实验室;加强能源清洁利用,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来源:浙江省发改委2021-06-25

      增加林业、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4%,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实现全覆盖,交通运输结构和交通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浙江:加快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积极布局储能、氢能等碳中和相关产业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25

      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有序推动规模化、全链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引进、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和行业开展试点示范。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6-25

      :一是“节能提效”,这是全球和中国降碳的首要措施,必须推进建筑、交通、工业、电力等行业的节能改造;二是在能源结构中,要降低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比例,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三是增加碳汇

      来源:新华网2021-06-24

      在论坛的高峰对话环节,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春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跃中、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樊燕、北京绿色交易所总裁梅德文...造纸业实现双碳目标,亟待解决五方面问题:如何预判纸张需求总量和产能达峰;如何科学合理控制新增产能的增速;如何寻找非化石能源替代能源并突破现有技术、装备的局限;如何确定新能耗标准并淘汰落后产能;如何新增碳汇和捕集沉淀碳源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24

      吉林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2019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亿元,森林碳汇总储量*亿吨,在全国居于前列。

      来源:中国网科技频道2021-06-24

      其中,负碳技术即碳汇碳捕捉具有事后处理性质,有关它们的技术还不成熟,成本高居不下,且实现碳中和的真实能力尚待研究。总体而言,企业低碳转型已成共识。

      “双碳”承诺掷地有声 各行各业涌现“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

      来源:亿欧2021-06-24

      纵观全球,以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为首的一些国际知名企业都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愿景和大力使用清洁能源、碳汇、碳捕集、发展低碳技术等实施举措。...1、顺丰控股发布了《碳目标白皮书2021》,计划通过调整用能结构;升级运输及业务模式;应用科技手段;发展林业碳汇和碳交易等途径实现于2030年实现自身效率提升55%和每个快件包裹的碳足迹降低70%的碳目标

      溯源碳交易本质 理解减排投资价值

      来源:中金点睛2021-06-24

      建议关注林业碳汇、填埋气发电、资源化、垃圾焚烧等相关受益领域。摘要碳市场建设的本质是为体现减排的合理生态价值。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由配额市场(强制市场)和ccer市场(自愿市场)组成。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来源:普益标准2021-06-24

      国领导人就更高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决定到2030年时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至少55%,并在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安全互联的交通、发展竞争性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发展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从总体上看,碳达峰主要在于减产减排,继续增产是背道而驰;对碳中和而言,减排减产仍然是主要的,增加碳汇是必要的辅助。”殷瑞钰认为。...“如果考虑全社会协同,如采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碳汇,开展行业间碳交易等措施,钢铁行业未来也许有可能趋近碳中和。”殷瑞钰认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发展碳汇,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约为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首先是发展森林碳汇,再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发展碳捕集、利用。9. 将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等,作为引导碳减排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6-23

      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来源:学习时报2021-06-23

      着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绿色电站,探索“绿电”“绿氢”“绿氧”与煤化工耦合产业新模式,落实“公转铁”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碳汇工程,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与项目示范,积极融入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

      来源:张掖日报2021-06-23

      年全市森林碳汇量的68%。...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全部运营期内预计产生地区生产总值约176亿元,税收合计约25亿元;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5万吨/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8.7万吨/年,也相当于全省322万亩森林的碳汇量,达到2020

      来源:张掖日报2021-06-23

      年全市森林碳汇量的68%。...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全部运营期内预计产生地区生产总值约176亿元,税收合计约25亿元;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5万吨/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8.7万吨/年,也相当于全省322万亩森林的碳汇量,达到202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发展碳汇,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约为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首先是发展森林碳汇,再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发展碳捕集、利用。9. 将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等,作为引导碳减排

      “双碳”目标下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需要这样做 --第七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出谋划策

      来源:第七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2021-06-22

      将双碳目标纳入已开展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工作,在年度履责报告中增加相关内容;四、按照系统工程的观念统筹考虑全产业链的降碳潜力,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五、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开展碳汇核算方法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2021-06-22

      同时,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通过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 进一步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强碳中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