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发展中国家”相关结果5629

      来源:新浪网2015-12-01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行动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来源:煤长苏2015-12-01

      发达国家应该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有利的资金支持,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侯友好型技术。...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究务实有效,应该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应对气侯变化不应该妨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

      来源:新华网2015-12-01

      获取资金技术支持、提高应对能力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前提。发达国家应该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5-11-30

      ;分享中国在生态治理、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经验;推广中国库布其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模式,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防治沙漠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的能力建设,并使之成为重要的试验、示范基地和外事参观基地

      来源:中国水泥备件网2015-11-30

      一般情况下,他们对欧美人士常采取前者,对发展中国家人士则采取后者。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证明这一点。当我身处丹麦史密斯公司代表团时,就听到过若干教训之谈;而在另外场合我身处中国代表团时就听到不少创新之说。

      来源:青春国电微信2015-11-30

      自此碳排放不再free,发达国家需求大,发展中国家供应能力也大,碳交易在国际间开展形成国际市场。 看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碳交易产业迎黄金十年。...集团公司已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怎能不尝鲜碳交易。看自己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成熟谁说不会出现全员炒碳那一幕呢!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11-30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多年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经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付出积极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国际社会树起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5-11-30

      据新浪科技11月29日消息,盖茨将与一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启动清洁科技项目,通过该项目,相关国家将在2020年将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预算扩大一倍,而私有投资者也将增加各自在该领域的投资金额。

      来源:中国电力知库2015-11-30

      预计到2025年,全球能源消耗量比2001增长54%,工业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量将比目前增长一倍,占全球能量需求增长量的40%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量的

      来源:欧洲时报2015-11-30

      《京都议定书》只对55个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制,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属于条约控制框架外,不受协议限制。有近15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此次巴黎气候大会,其中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来源:观察者网2015-11-30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的原因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发展中国家质疑发达国家筹措资金的意愿,而发达国家则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奥朗德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的一次辩论上说:新兴国家在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1-30

      在受到帮助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会做出相应的转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在帮助中国推广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理念,如果没有当时的国际援助,中国目前的很多节能、新能源企业都难以发展起来

      来源:益盟操盘手2015-11-30

      非洲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正面临工业化的迫切要求,工业化进程中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中国对非的投资中,大型基建设施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比如电力等,在这些基建投资中,中国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来源:新华网2015-11-29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在臭氧层保护方面,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吨,占到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圆满完成《蒙特利尔议定书》各阶段规定的履约任务

      来源:新华网2015-11-29

      作为气候谈判的基石,《公约》明确指出,与有义务率先减排的发达国家不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为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因此发展中国家可根据各自国情,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自主采取力所能及的减缓和适应行动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5-11-29

      舆论对中国为何在联合国峰会上倡议全球能源互联网进行了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承受的减排压力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是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史超越和重大创新,彰显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强烈使命,开启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说。

      来源:中国网2015-11-28

      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2015-11-27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徐庆华说: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愿望强烈。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5-11-27

      另一方面,中国在新能源部分领域里面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中拉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为此,谌园庭建议,将加勒比地区中美洲地区纳入到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范围,技术方面,中国在低碳、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可以向有需要的国家推广,她建议中国和拉美国家应推出应对气侯变化的联合倡议。

      来源:能源圈2015-11-27

      例如,vanrenssen通过对1988~2008年100多个国家风能专利数据的统计研究发现,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对于风电技术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移并进行规模化应用具有重大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