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5-18
数字革命助力能源体制革命依托数字革命,依照“平台+生态”思路,建设互惠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机制,发展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数字革命助力能源技术革命数字革命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与能源电力系统的融合,原有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模式将向高度的智能化、精确化和标准化转变:一是边缘层的系统末梢信息数据采集,设备级乃至元件级的信息将能够被及时感知
数字革命助力能源体制革命依托数字革命,依照“平台+生态”思路,建设互惠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机制,发展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实现能源电力产业上下游及周边产业各类主体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2020-05-11
未来,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变,亟需充分挖掘各个环节的灵活性,提高系统优化运行能力。...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如何平衡?
来源:国网青海电力2020-05-11
国网青海电力将进一步加强智能调度平台支撑,深化电力系统多能互补协调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自律调控、调控云平台等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提高新能源调度管理精益化水平;发布《青海绿色电力发展评价分析报告》,完善
来源:电气新科技2020-05-08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以电压质量为目标的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利用单目标来验证优化前后的影响。
来源:中国电力2020-04-10
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0 引言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供需空间分布不匹配、新能源技术高、市场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中国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0-04-09
毛伟明一行首先参观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源网联合仿真与控制实验、柔性直流配电等领域研究进展的介绍,随后来到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设立的能源互联网学院,详细了解了新能源技术、综合能源服务
来源:中电新闻网2020-04-01
丛书梳理总结了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近十多年在新能源并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新能源资源评估与中长期电量预测》《新能源电力系统生产模拟》《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规划与运行技术》《风力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3-04
《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课题承担单位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公示时间为7天。如有异议,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国家能源局反映。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0-03-03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2020-01-16
光热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王伟胜认为,太阳能热发电是优质电源,其功率调节和电压支撑能力,对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至关重要,需要科学论证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来源:国家能源局2019-12-12
(四)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 在调查研究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基本情况、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需求趋势的基础上,研判其发展方向和趋势,进一步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形势,提出我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2-12
、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政策工信部:2018年新能源补贴超137亿元比亚迪获36.3亿元12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年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该文件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共计137.78
(四)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在调查研究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基本情况、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需求趋势的基础上,研判其发展方向和趋势,进一步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形势,提出我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12-12
即:(四)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在调查研究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基本情况、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需求趋势的基础上,研判其发展方向和趋势,进一步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形势,提出我国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12-12
来源:亨通集团2019-12-09
亨通顺应新能源产业变革,定位储能产业发展,期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需求服务,加速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综合发展。...储能技术能够对新能源功率的波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新能源发电的可靠性以及并网接入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来源:中国电力2019-11-26
新能源电力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0 引言随着环境污染与社会用能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是中国加快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 。